编者按:今年A股市场不诚信不道德的乱象层出不穷,承销商自产自销、神秘人突击入股、为早套现高管去职、造假公司前仆后继、手握巨款还伸手要钱……,难怪良多投资者感伤,A股炒不起,赚钱真太难! 记者 彭浩 乱象一 承销商自产自销 据报道,在国信证券、招商证券(600999,股吧)(600999)及安然证券这三个IPO保荐年夜户的死后,都有着以“印鱼模式”(经由过程其亲戚伴侣及其设立的公司等体例参股拟上市公司)保留的创投公司。这一模式的典型做法是:券商投行部门承揽IPO项目,充任保荐人的布景下,这些“印鱼创投”当即采用突击入股的形式,以低廉的价钱获取股权。借此模式,某个“印鱼创投”最终获得多家上市公司原始股,而这些上市公司的保荐人都是统一家券商。 此外,承销商还自销保荐项目,如安然证券玩着摆布手的游戏,下半年举荐的10只金股中7家公司无一破例都是安然近两年保荐上市的项目。 不外不快:这两年,券商直投发了年夜财,原因无他,只因为IPO过程中,券商直投、上市教育、保荐承销一肩挑,形成了一条上市流水线。这样子运作,不出PE失利那才是怪事。 乱象二 神秘人突击入股 IPO缔造的暴利神话,吸引着各路逐利资金,在公司上市前以低价购入公司股权成为全国人平易近的胡想。于是市场便涌现出一批神秘人士(或机构),他们总能在上市公司挂牌前突击完成复杂的股权让渡流程,如愿以偿地成为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然后静待暴利降临。 突击入股者年夜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的高级打点人员。财富成本许可他们入股多半是为了股权激励。另一类则是形形色色的关系户。 好比,信维通信(300136,股吧)(300136)董事长让三位“伴侣”以等同于每股净资产——3元/股的价钱突击入股,经由摊薄,董事长的三位伴侣在上市前的持股成本仅为0.44元/股。2010年年报显示,信维通信“10送10股,派3元”,三位伴侣的持股成本已为负,获利颇丰。 不外不快:一批自然人股东的突击入股被指是所行无忌地进行益处输送,是成本市场的吸血鬼! 乱象三 为早套现高管去职 几回上演的上市公司高管去职套现热潮已经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稀有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22日,沪深两市今年内共有538家公司的1238名高管进行减彻笕酥,累计套现金额达到167亿元,平均每名股东套现1349万元。 同时,时近年尾,上市公司高管告退的现象正愈演愈烈。仅仅11月份,沪深两市共有94家公司105位高管接踵告退。 按摄影关划定,上市公司高管在分开董监高职位后,无论是否在联系关系子公司任职,6个月后均可自由生意公司股票。显然,为了规避相关法令律例的限制,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很有可能采纳“以退为进”的体例,以告退的体例为未来减彻笕酥做筹备。 不外不快:只要告退,就可以尽快卖出手中的股份,将账面财富酿成现实,难怪上市公司高管赚薪水不如卖股票!卖完后,只剩下小股东们为公司未来的成长前景担忧。 乱象四 造假公司前仆后继 恰是因为违规之后受到的赏罚过轻,A股市场上的造假现象可谓“前仆后继”。除去投资者熟知的“蓝田神话”破灭、银广夏(000557)案、绿年夜地(002200)造假案之外,紫鑫药业(002118,股吧)(002118)、安妮股份(002235,股吧)(002235)等公司都曾因造假被中国证监会稽察或者查处。 经由过程虚增营业收入高达2.96亿元而上市的绿年夜地,当其造假手段被揭穿并终于迎来法令判决时,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所受的赏罚被市场质疑过分于轻。 比来,紫鑫药业曝出业绩造假内幕。停牌两月有余的紫鑫药业终于带着一纸自查通知布告复牌,尽管其已认可了部门备受质疑的联系关系生意,但依然难消市场的疑虑,“一”字跌停也就毫无悬念了。 不外不快:回首回头回忆A股的监管现状,与国外成熟股市的监管案例对比,国内监管层对已经呈现的造假、内幕生意等多种违规现象的赏罚似乎显得眇乎小哉。 乱象五 手握巨款还伸手要钱 众多上市公司因将超募资金用于买房、买车、买土地等备受投资者责难时,部门超募公司依旧厚着脸皮到A股市场伸手要钱。 去年2月9日上市的兴平易近钢圈(002355,股吧)(002355),现实募资7.627亿元,超募141.13%。但今年4月底公司发布的再融资预案显示,将增发不跨越7000万股新股,经由过程此次增发最高可取得10.5亿元的再融资。值得注重的是,兴平易近钢圈的再融资打算是在IPO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且公司尚有年夜量募集资金尚未使用的情形下推出的。按照其2010年年报,公司IPO募集资金专户琅缦沔还有2.07亿元的资金尚未现实使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已有23家上市不足两年的次新股抛出了再融资方案。 不外不快:在前面的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无法磨练募投效不美观的前提下,轰轰烈烈地圈钱继续投资新项目,这琅缦沔事实包含了若干好多盲目性?暗藏着若干好多完全可以避免的风险?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