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农田水利培植的10%的土地出让收益全国统筹备法至今仍无具体法子出台。 而因为近期国家持续实施对房地产市场的峻厉调控,导致处所政府的土地财政与往年对频年夜幅锐减,土地出让收益这笔被称为在2011年中心一号文件中最具有含金量的资金,其成色也年夜打折扣。 所幸,今年中心财政资金在水利培植的投入方面比往年有年夜幅晋升,且水利部门在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方面又有不少新的打破和进展。 举荐阅读![]()
信贷难成融资主渠道 记者年夜国家水利部获悉,日前,水利部与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连系出台关于增强对水利培植金融撑持的定见,明晰提出,农行将水利作为重点撑持行业,按照水利项目性质和区域特点,进一步增添水利培植信贷资金规模,切实扩洪流利项目金融撑持典型围和力度。 这份定见提出,农行将信贷投放重点放在事关国计平易近生和国家粮食平安的水利基本行动措施培植等方面。同时,农行也将扩年夜对承担防洪、排涝等使命的纯公益性项目金融撑持规模。 定见暗示,农行对水利行业的信贷将以中持久固定资产贷款为主,而在贷款利率、刻日等方面向水利倾斜。在国家法令律例、监管划定和信贷政策许可典型围内,对举荐的融资项目优先受理、优先评审、优先批贷。 然而,这些定见也只是初步的意向,在现实的水利培植项目中,要想获得银行的青睐却颇为坚苦。 中国人平易近年夜学农发院副院长郑风田暗示,水利项目年夜都具有培植周期长、资金额度小、项目分手性强、成本收受接管周期长的性质,尤其是农田水利培植,根基上近似于公益性项目,商业银行一是感受无钱可赚,二是感受项目太小,做起来成本太年夜,所以一般不会介入。此次水利部和农行的合作初衷很好,但更多的浮现的是国家的意志,现实上落实若何,还有待不雅察看。 湖南水利厅一位处长也暗示,水利项目的资金以往凡是是中心财政资金的下拨和处所的配套来解决,银行信贷也会有一部门介入,但必定不是年夜头,而且银行愿意投放的项目往往是商业性强的年夜型水利项目,如水电站、水利开发这些有利可图的项目,像农田水利培植的项目,除非国家有贴息政策,银行一般不会介入。不外他暗示,也不解除银行出于企业社会责任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原因,做一些公益性的项目,但这只是少数,必定不能做出融资的首要渠道。 记者年夜河南、黑龙江、宁夏等多省的处所水利厅获悉,各地在拟定落实中心一号文件和中心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法子中城市浓墨厚酬地在“加速试探水利培植的投融资渠道多元化”上写上一章,但若何落实,却依然是摆在水利部门面前的一浩劫题。 黑龙江省水利厅曾考试考试将城市水道裁弯取直节约下来的培植用地拍卖所得的资金部门用于当地水政培植,然而,该厅副厅长胥信平称,这笔资金为数甚少,且全省卖地卖得出好价钱的也就是哈尔滨等少数城市,这一法子不合用于其他地域。 而在取得银行融资方面,囿于水利培植自己的特点,各地一向没有试探出一套行之有用的法子。 中心财政须成投资主力 郑风田暗示,水利培植不能把宝押在银行信贷方面,首要的投资渠道仍是得国家投资。“粮食平安说到底是中心的工作,处所政府的起点是增添当地的GDP,农颐魅占GDP总量的百分比很小,如没有政绩查核和必然的奖惩机制,处所政府未必会花多年夜资金和心力在农田水利培植膳缦沔。” 而按照2011年一号文件的规划,此后10年水利投资的总量将达4万亿,也就是每年投资量达4000亿。 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在10月份的水利十二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曾暗示,截至十月上旬,已落实中心水利投资1139亿元。如按照中心和处所资金一比一的平均配套比率来算,再加上土地出让收益、其他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等,估量今年4000亿摆布的水利培植投资打算将能如期完成。 水利清早长陈雷在本月初的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培植会议上暗示,自去年同期以来,农田水利培植一项,已累计完成投资2163亿元。 虽然今年的水利投资打算已年夜致不盘问题,但跟着处所土地财政的日益萎缩,一些贫困县的处所债日益复杂,未来水利投资的融资渠道或将逐渐收窄,其融资使命将不得不更多由中心政府来承担。 11月28日,水利部在京召开县级水利培植座谈会,据一位参会的处所水利厅人员称,会上纺暌钩最多的问题仍是融资难的老问题,“资金问题解决了,当然还有后续的问题”,例如水利工程的管护问题、将“政出短晖繁的水利资金统筹整盒?罾υ?题。 而在土地出让金的全国统筹方面,记者年夜接近水利部的一位人士处获悉,今朝仍没有打破性的进展。 事实上,自去岁暮中心一号文件出台以来,资金统筹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也为学界和水利界人士所关注,然而迟至今年下半年,省级统筹备法才出台,而全国的统筹备法,仍是难产。 郑风田暗示,这浮现的是中心益处和处所益处之间的冲突,“处所为什么要把收入拿给中心然后转移支出给其他省份?转移支出本滥暌功该是中心财政的工作,此刻这么搞,等于变相地把这部门职责转移到东清早门敷裕省份身上,当然会有阻力”。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