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为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沃土

2013-7-1 16: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9| 评论: 0

摘要: 《火·木棉》荣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一等奖 广工学子打造华南第一辆电动赛车,并出征全国FSAE大赛 一键起飞,按线巡航,悬停,升降,进退,避障,充电,返回,全自动化完成,无需人为干预 ...

《火·木棉》荣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一等奖

广工学子打造华南第一辆电动赛车,并出征全国FSAE大赛

一键起飞,按线巡航,悬停,升降,进退,避障,充电,返回,全自动化完成,无需人为干预——广东工业大学获得今年“挑战杯”广东省赛特等奖作品的“自动巡逻多轴系列无人机”,在现场演示中赢得阵阵喝彩。本届赛事该校特等奖作品共获8件,其总数和学校总分均居广东省第二。

这只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典型成效。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把培养创新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引育高层次人才,构建高水平实践平台,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构建让学生在创新氛围中成长成才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文艺展演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屡获国内国际大奖,产生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大学的责任就是要营造一种崇尚创新的浓郁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自觉爱上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当前,学校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2011”计划的双重机遇,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加强与工业界深度融合,提升教育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创新体制机制,着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理念创新:推进多模式人才培养

邱黎明是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2009级电气2班学生,今年被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项目录取,将作为公费留学生在奥克兰大学攻读博士。他是该校首个获取此资格的本科生。据介绍,这种情况在非“211”、“985”高校比较少见。

邱黎明的成功,得益于学校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和创新。广工大提出并实践“重基础、强能力、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新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不搞填鸭式的教育,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创造力激发出来。

学校“强基础”与“重能力”并举,在本科一二年级注重数理基础培养,继续推进英语分级教学,同时注重对专业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到了三年级,开始进入各类平台、项目和团队进行分类培养,一边上课一边进行严谨的专业训练,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还探索和实践多种模式培养人才。一是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设创新班。目前设6个创新班,采用“研究型教学、创新性实验和灵活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突出个性化培养和多样化自主学习,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此外,学校还在电子设计、机器人、大学物理、机械创新设计等多个方面开设了实践能力提高班,从全校学生中选拔进行培养。

二是探索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开设校企联合班。这类班主要针对高年级开设,目前有18个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每位学生都有研究课题和固定的导师指导,一边上课一边参与创新实践。这些合作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学生开展实践实训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技术,并且直接了解和接触到企业的文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上手快,实践能力强,很多学生一毕业就留在企业工作,深受企业的青睐。

学校还开设了6个卓越工程师班,采取“3 1”的模式,大学阶段最后一年在知名企业进行实践实训,培养学生强烈的工程意识和现场解决工程技术的能力。学校还通过特色化实践培养、国际化交流培养、主辅修制和创业教育等途径,不断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机制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与管理机制

“PBL教学模式是国际比较先进的,强调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比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也很欢迎。”该校一位参与过PBL培训的老师说。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项目或问题的教学模式。学校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国际贸易实务”及“专业英语”等多门课程探索采用,并逐步扩大推广这种教学模式,让更多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项目中学习。

面对学校4万余本科生规模,推进教学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学校以人才培养新理念为指导,探索大规模本科教学的做法与路径,推行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个能成为创新人才。

学校启动实施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全校大部分本科专业都设置了多套培养方案,解决本科生培养千人一面的困局。比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8个班,培养方案多达7套。在教学上除了开展PBL教学之外,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双语教学、多种形式组合设计教学。

学习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校不搞“一刀切”,推进考核方式多样化、个性化。主要打破传统课程考核模式,将开卷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论文)、口头答辩、小组作业及基于项目(问题)等考核形式相结合,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学校还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开放性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教学管理自主化和个性化。在质量保障方面,完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健全教学质量信息与评估系统,保证多样化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创新:“百人计划”引育高端人才

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刘冠峰是从美国回来的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他改变按“课堂、老师、教材”为中心的老套路,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让同学们在企业、在工厂、在工作室一边开展科研训练一边上课学习。这种以产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带动学生学习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兴趣和潜力。同学们说,这样学习一周得到的知识比传统方式上一学期的课还要多,效果还要好。

学校2011年启动实施“百人计划”,每年投入5000万元,通过全职引进、柔性引进等多种方式,从海内外延揽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像刘冠峰教授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广工大在最近两年内就引进了54名,包括诺基亚快速成长期的首席设计师汉诺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Conney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莫涅教授、亚洲精密制造协会主席李荣彬教授等等。这些人才的到来,大大改变了学校师资的结构和质量,加快了一流师资的建设步伐。

根据协议,这些高端人才必须给本科生上课,而讲课的重点并不局限于某门课程,而是广涉某个行业的历史、方向和前景等。通过这些“大腕”来展示专业的魅力和未来,以及国际前沿动态,让学生真正发现专业的美,进而喜爱,主动学习。有同学说:“这样的一节课可能比传授十节课的专业知识作用还大。”

据了解,学校在“百人计划”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近期又启动推出了“青年百人计划”,从海内外招聘高层次的青年英才来校工作。

学校还启动了“培英育才计划”,加强一流师资建设。目前,首批16名“培英育才”培养对象已经进入培养实施阶段。经过几年的培养,这些老师将能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可以成为重点学科、重大平台建设的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或者能够承担重点课程建设,成为推进教学改革并形成教学成果的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

同时,学校实施“优秀博士后培养计划”,为教师出国深造或与工业界联合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引进来的高层次人才的教学科研活动中,锻炼成长为推动产业发展和提升教学科研质量的高层次人才。

协同创新:高水平科技平台助推人才培养

“国际化、开放式、高水平!”许多专家学者来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简称“IC基地”)考察后这样赞赏道。

IC基地是广东工业大学创新机制,与广州市番禺区政府部门及工业界投入启动资金8000万元,联合组建而成的,是全国仅有的10个国家级IC基地之一。这也是学校近年来实施“2011计划”的“大手笔”。建立IC基地,绝不是心血来潮的应景之作,要通过建设,使之成为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培养学生自然少不了载体和平台。基于校内资源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广工大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以实施“2011计划”为战略机遇,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具有鲜明区域性行业性的协同创新平台。

目前已经建成以IC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为代表性的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汇聚了相关行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技术和信息等等。另外,与广东省内全部16个高新区、70多个专业镇、20多个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这些不仅是学校的科研重地或平台,而且是培养人才的教学实践平台。学校利用这些平台,着力推行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每年成批量地派送师生到这些平台开展项目研究和科技训练。以“IC基地”为例,学校成立了广工大IC基地学生科技协会、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学生创业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等,开展“走进IC基地”创新创业活动周系列活动。据介绍,教育部高教司相关领导来学校调研时,非常肯定学校的做法,希望学校总结IC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与做法,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示范效应。

学校紧密结合产业需求与实际,利用高端人才和重大科技平台,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知识和技术,掌握国际领先的思维与方法,培养国际视野。同时,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让学生了解产业的政策、规则、规程和环境,让学生在高端人才的指导下,经过平台和项目的磨炼,既掌握行业领先技术,又提高良好的动手能力。

行动创新:“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点燃学生创新激情

最近,广工大学生在国际性大赛上捷报频传。在素有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的2013德国IF设计奖上,Qoso Design创新设计团队的作品Static-Space(静音空间),获得IF概念设计大奖,并受邀参加今年5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颁奖典礼;在素有亚太室内建筑设计业界“奥斯卡”美称的“金指环iC@- ward全球设计大奖”上,作品《Traveling 空间》获得学生组银奖;研究生吕琼设计的卡通作品“沐沐”,在面向全球征集的一千多幅作品中,勇夺广州市垃圾分类卡通形象设计大赛金奖,将走进千家万户代言广州市垃圾分类。

近年来,学校启动“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和“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助推加力。学校还创新机制,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建立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及创业竞赛的测评体系,探索学生科技创新与课程学分互换的激励机制。二是规定各科研团队与科研平台必须将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大了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体系,设立了学生创业基金,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据了解,该校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经费2011年达到400万元,是2010年的10倍,连同社会募集的资金达到1000万,用于支持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

学校支持学院实施一院一品牌的科技精品项目培育工程,在全校范围形成了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开展科技创新宣讲会、科技沙龙,举办各类学科竞赛,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表彰学生科技文化节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人人热衷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蔚然形成。

2011年,郑汉忠同学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校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获得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总分在500多所参赛高校中排28名;其中1件作品作为广东仅有的一件参赛作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对接签约仪式。2012年,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挑战杯”中再夺1金2银,首次问鼎“挑战杯”竞赛最高奖。2011年度,我校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国家奖项46项153人次,省级奖项283项506人次。学生在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方面积极性很高。近两年,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66篇,其中被EI收录5篇,SCI收录4篇,共申请专利45项。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学生自主设计并纯手工打造了一辆燃油驱动方程式赛车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2012年学生又自主设计并纯手工打造了华南地区第一辆,同时也是全国第二辆电动方程式赛车,和改良式的第二代燃油驱动方程式赛车成功出征该赛,并获得多项大奖,引起了国内外参赛高校的关注。

(龚 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3 , Processed in 0.06577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