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都市新都区教育部门按学校性质和地域将区内各中小学、幼儿园(包括民办学校)组建为16个教育集团,每个教育集团确定一所优质学校作为龙头学校,负责协调集团内各项工作的开展,以此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尽管集团内各学校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属于松散型的协作组织,但“抱团发展”的形式使得各学校之间的交流骤然增多。这就为教师们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集体研究、讨论提供了平台。3年来,“集团教研”成为新都区整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新都教育继续保持高位均衡发展也由此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集团教研打破原有教研活动的局限 2011年,新都区教育部门组织区内外专家对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结果让人有些意外:教师对已有教研活动的认同度不高,尤其是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对参加教研活动尤为缺乏热情。 “我们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教师参与的教研活动在组织上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有着二十多年教研经历的老教师、新都区教育学会副会长鲁家勋认为,目前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主要有校内的学科组(年级组)教研和区县及以上相关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校内的教研在教研内容上主要关注课堂教学行为的具体方法和对教材的分析,参加的人员一般局限于校内,彼此熟悉,长期以来,就事论事、泛泛而谈的现象比较普遍,缺少有深度的交流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教研水平始终在原地踏步;而区县及以上的教研活动在形式上多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缺少对教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参加人员也多限于学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他们也缺少深度参与的机会。“许多教师没有机会参与具有一定水平和实效性的研修活动,这是全员培训的一个严重缺失。” 针对原有教研活动的缺陷,新都区教育部门借助“教育集团”的优势,开始探索在全区建立一种新的教研制度——集团教研制度,并将“建立集团教研制度的实践研究”申报为四川省基础教育资助金项目课题。 新都区集团教研的核心理念是“利用教育集团优质资源,加大交流力度,促进教师全员参与、主动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因此,新都区的集团教研活动始终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促进城乡教师主动参与、平等交流、高度协作、自我反思,为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区域构建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搭建平台。 经过3年的实践,相对于原有的教研活动,集团教研呈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一是集团教研根植于校内教研,为真正实现学校教师的全员参与、反思性教学提供了可能;二是集团教研的学校互助性质,为城乡教师平等自主参与研究提供了可能;三是集团教研自主确立研究主题,为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能;四是集团教研依托于教育集团资源,为名校、名师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提供了可能;五是集团教研的外在规范、控制较小,为教师和学校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提供了可能。”主管教学的副局长马清谏说。 政策和机制促进集团教研良性运转 在推进集团教研活动中,新都区教育部门和教研部门通力协作,给予各学校以专项的政策支持和专业支撑。 2012年,新都区教育部门先后颁发《新都区教育局关于建立集团教研制度的意见》和《新都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集团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了集团教研的指导思想,指出要构建集团教研平台,营造区域教研文化,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明确各校校长为集团教研第一责任人,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协调集团教研相关事宜;新都区研培中心对集团教研承担咨询、指导、检查责任;教师参加集团教研活动纳入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学分。新都区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在教育局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出台《新都区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关于集团教研制度建立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集团教研的具体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切入点、实施建议和保障措施。 2013年,各教育集团开展集团教研的情况还被纳入《新都区2013年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成为新都区政府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集团教研行政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为了保障集团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新都区研培中心组建了集团教研工作组,深度参与集团教研的活动过程。“初始阶段,我们协助各教育集团组织集团教研活动,对在集团教研过程中出现的创新做法、优秀经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及时的梳理、总结和推广。同时将各教育集团的集团教研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成为集团教研活动的有力支持中枢。”教研培训中心负责人余戈说。 随着集团教研活动的深入,新都区教育部门决定把集团教研作为制度加以规范,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都区研培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集团教研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制度建立的规划蓝图,引领各教育集团学校从组织层面、过程层面、评价层面来系统构建集团教研的相应制度,推动集团教研活动走向规范。各教育集团则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补充、修订、完善自身的制度体系,从而使集团教研活动逐步走向正规。 如今,新都区各教育集团基本完成了制度的建设,具体包括:集团教研组织机构工作职责、集团教研活动组织流程、集团教研评价制度、教师参加集团教研考评制度、集团教研资料备案制度、集团内优秀教研组评选制度、集团教研优秀教师评选制度、集团优质资源共享制度、集团课题研修制度、集团名优骨干教师专业引领制度等。 新都区教育部门还出台了《优秀教育集团评选办法》,每年度对各教育集团进行考核,集团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制度建设情况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其结果作为划拨教育集团经费的重要参照标准,以此激励学校组织和参与集团教研活动的主动性。“集团教研优秀成果(论文)评选”、《新都教育》杂志开辟的集团教研专栏,也成为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和展示集团教研优秀成果的重要平台。 集团教研让大批学校面貌为之一变 实践中,新都区各教育集团结合各自特点、拥有的教育资源、教师等特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如主题年会、网络沙龙、个体跟踪、名师引领等。而最让广大教师接纳认可的教研模式就是案例研讨。 “首先确定一个主题,一般由集团内某所学校承担,这所学校就组织教师设计方案,研讨现场展示的各个环节。到案例呈现当天,集团内所有成员学校的教师都到场观摩,现场点评、评估反思、总结提升。”教育科长钟超福介绍,案例研讨最大好处就是能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从中获得成长。 实实在在、覆盖全员的集团教研,让新都区学校教师从中受益良多,各学校的面貌也为之一变。 桂林小学是新都城关近郊的一所普通小学。由于历史原因,教师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教师研修的内驱力被岁月消磨殆尽;占少数的年轻教师苦于缺乏氛围和引领,校本教研几乎变成了一种形式、一个聊天的场所。集团教研的渗入,使校本研修有了新的标杆和新的话题,触发了中老年教师教学反思与研究的热情,青年教师也有了教学研讨与争论的话题。一位中年教师深有体会地说:“参加集团教研后,有一种将新的理念,新的手段付诸课堂实践的冲动。” “每一次案例研讨,学校都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做。组织教师反复讨论、设计方案,多次现场磨课,到最后公开展示,差不多要花一个多月时间。”新新路小学教育集团龙头学校副校长史良静说,这个过程中,包括城市和农村的成员学校教师都发动起来,积极参与,也促进了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在多种形式的研讨中,敬业、奉献、好学的新农村教师风采,给城区教师带来的感动,不亚于一堂堂生动的师德教育课。”她感慨道,集团教研并不只是龙头学校引领式的发展,而且是集团内各校间的交流共进。 在集团教研中,一些老牌名校的优秀成果得以被许多农村薄弱学校共享,一些教学名师的教学风采也为广大青年教师所领略。 初中的教研和质量是让人担忧的一个问题。被评为成都市优秀教育集团的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便把“生态课堂”的理念和操作方法毫无保留地与兄弟学校共享,使集团内各校校本教研呈现出勃勃生机,教学质量也获得明显的提升。 香城小学教育集团在特级教师骆志菊的主持下,开展了“走进名优教师课堂,聆听名优教师讲座”、“语文教研现场培训”、“读写结合专题研讨”、“语文小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集团教研活动,成员学校的老师把自己的经验、困惑及收获在这些活动中进行介绍、交流,真正做到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想氛围。 受益于集团教研,新都区一大批薄弱学校因此有了突发猛进的发展。地处新都边缘丘陵地区的石板滩小学,原本优秀教师很难留下,办学水平不高。在集团龙头学校谕亭小学的指导下,学校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的提出”课题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教师和学生课堂行为的转变。学校还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形成了“做知书识礼的新客家人”的特色校园文化,被评为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成为基础薄弱学校迅速发展的一面旗帜。 新都区教育部门主要领导黄兴文说,教研集团的出现与发展,是新都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之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创新之举,也是新都这个“四川省基础教育先进县”走内涵发展,努力建设优质教育聚集区和职业教育示范区的成功之举。他相信,集团教研的深入开展,必将为实现“教有高标、校有优品、育有良法、管有特效、学有良教、生有广途”的新都教育梦,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刘小磊)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3 , Processed in 0.04783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