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质量·品牌·创新”为“名校梦”注入新活力

2013-7-3 16: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5| 评论: 0

摘要: 学院与通用电气GE智能平台签署校企双方合作协议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科力达”杯测绘测量赛项开幕式 面对所谓的史上“最难就业季”,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河南工院”)2013届毕业生却都已早早走上 ...

学院与通用电气GE智能平台签署校企双方合作协议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科力达”杯测绘测量赛项开幕式

面对所谓的史上“最难就业季”,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河南工院”)2013届毕业生却都已早早走上了就业岗位,很多和学院长期合作的企业只好从2014届学生中挑选学生去顶岗实习。2012年7月,学院被国家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11月21日,学院党委书记唐伯武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做交流发言。这是该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建设全国高职名校中走出创新发展之路。

突出内涵建设

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从规模扩张到提高质量的转型升级阶段。今后一个时期,高职院校必须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发展战略的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做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院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学院决策者们这样认为。

2006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之后,及时把发展的重点转向了内涵发展、提升质量的道路上来,明确提出了“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创新引领、内涵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国家、省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一是专业对接产业,以市场需求建设特色专业。学院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军工,服务社会”,主动服务军工行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面向军工行业、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建设一批市场需求旺盛、办学条件好、工学结合紧密、就业质量高的精品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专业为主体,以机、电、土木类专业为重点,以军工专业为特色,工、管、经、文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现开设的48个高职专业中,有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军工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两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4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

二是课程对接岗位,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间,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一主线、五对接、一贯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并完善了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分段实施、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校企合作组织完成了81种特色教材的编写,结合专业特点,实施灵活、动态的学期安排制度,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在55门课程中推行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实践先导”、“工作室培养”、“导师制培养”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建设了《建筑装饰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装饰材料与实务》、《单片机技术应用》4门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制造基础》、《建筑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供配电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商务英语函电》、《机械设计与应用》7门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54门。

三是实施名师工程,提升“双师”素质。名师出高徒。学院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办学优势,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形成专业教师到企业相关岗位挂职锻炼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校挂职任教的“双挂”机制。通过学院教师进企业锻炼,企业技术骨干进学院教学,行业技术标准进专业课程的“三进”途径,鼓励教师参加硕士和博士学位学习,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学习教学法和教学组织等,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现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管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河南省教学名师4人,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1人。国家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四是实训对接车间,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管,校内基地强化生产性、校外基地强化教学性”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思路,3年建设期内,新建校内实训基地12个,改扩建校内实训基地2个,其中校企合作建成5个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累计达到36个。新建、改扩建校内实验实训室7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累计达到169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达到80%以上。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8个,累计达220个。建成了河南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两个,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两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个,河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两个,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是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确定的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国家国防科工局还投资400万元建立了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先进的设备、仿真的实践操作、真实的文化氛围,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锻炼了职业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校企合作增活力

“双主体”育人开新篇

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批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以后,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

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构建政产学紧密结合机制。2006年,在全省成立了首家高职教育集团——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简称“河南军工职教团”),该集团以主管单位——河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为主导,以自愿加入集团企业为主体,以学院为依托,以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服务、文化交流为纽带,成立了集团理事会和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科技合作工作委员会、文化交流合作工作委员会四个工作委员会及秘书处,目前有集团企业40余家,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集团化办学格局。建立学院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课程建设委员会11个;与集团成员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专业40多个,订单培养学生2000多人。

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实施“双主体”合作育人。学院先后与河南前进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北方星光机电有限公司、河南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了3个二级学院——前进化工学院、北方星光机电学院、中光学光电学院。校企共同组建学院理事会,企业以主体身份直接参与学院管理和人才培养。学院充分利用单招政策,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和企业实施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合作就业的校企“双主体”育人,为企业提供具有工作经历、良好的职业素质、清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掌握企业相关技术标准、具有符合岗位任职要求的技术应用能力或技能、认同企业文化的毕业生。

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中厂”。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合作SMT“校中厂”式实验室建设,组建了“富士康SMT专班”,引进先进企业的理念、技术标准对我院学生进行培训。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建GE智能实验室,把世界五百强企业先进的控制系统理念、标准、技术引进了学院。与世界领先的机床制造商德马吉合作,设立“DMG数控应用培训教室”,开辟了我校与国外企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及专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全程化指导

军工特质促就业

学院发扬军工办学传统,把军工特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军工精神、军工标准、军工质量”为主要内涵的军工特色职业素质:坚持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培养具有“忠”、“毅”品性的人;牢固树立军工标准意识,培养具有“严”、“细”作风的人;高度重视军工质量文化建设,培养具有“精”、“优”质量观念的人。

学院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和“体验式”的就业创业教育。2008年以来,学院将就业指导课细化为《专业导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3门理论课程和1门职业规划实践课。每15名学生配备一名职业发展导师,指导学生每学期进行“体验式”学习和考核。学院主持的《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获得了“201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学院投资130多万元建成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中心拥有一个就业服务大厅、二个面试洽谈室、一个招聘室、一个信息查询和测评室、一个网络远程面试室、一个档案室、一个资料室、一个咨询室、一个教研室、一个多功能厅,一个学生事务大厅,为全院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查询、网络远程面试、就业手续办理、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高效率、高质量的“一站式”服务。学院还注重广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始终坚持把校园招聘作为推介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每年都举办“毕业生招聘月”活动和“校友回校揽才招聘周”活动,以分散的小型现场招聘为主旋律,邀请用人单位到学院开展招聘活动。

学院通过实施素质拓展教育课程化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在2010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把素质拓展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关于对高职学生实施素质拓展教育的意见》,分别设置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素质养成教育与行为规范、文体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学科与职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等五方面内容,总学分20分,分别由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和科研外事处负责管理,各系组织实施。使素质拓展教育内容课程化,考核评价学分化,毕业生素质明显提升,学院连续两年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科力达杯”测绘测量大赛,连续获得该赛项团体一等奖,单项竞赛3个一等奖。2010年以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教育部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测绘类、外语类等教指委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3年获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组织奖、优秀组织奖,学生个人参加国家、省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奖40余项,参加省级以上文体等各类比赛获奖共计8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98%以上。

通过3年建设,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和“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骨干带动效应初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促进学院全面发展,以校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以军工精神、军工标准、军工质量彰显办学特色,以内涵的全面提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努力办好军工特色显著、教育教学水平高、社会竞争力强、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而努力奋斗!

(马小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3 , Processed in 0.06111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