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山里孩子的筑梦人

2013-7-3 16: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7| 评论: 0

摘要: 马笑冰在峪耳崖小学的教室里与学生一起交流数学知识。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周红松 在燕山深处的河北承德宽城,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提起他,人们都会伸出大拇指。 为了山区教育,他甘于面对贫穷与落后,以校为家、 ...
马笑冰在峪耳崖小学的教室里与学生一起交流数学知识。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周红松

在燕山深处的河北承德宽城,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提起他,人们都会伸出大拇指。

为了山区教育,他甘于面对贫穷与落后,以校为家、以家当校,视学生如同己出。

为了山区孩子的明天,他矢志不渝,三十五载如一日,扎根深山。

他把落后的山村小学建成了河北名校,让数千名山里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得以走出大山,奔上美好前程。

他就是承德宽城峪耳崖小学校长马笑冰。

“每个孩子都是他的宝贝”

1978年,还是年轻小伙子的马笑冰成了宽城大庙沟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

当时的大庙沟小学由大队库房改建,教室设施简陋,破烂不堪,每到阴雨夏季,露出的土木架子上蹿出一簇簇的蘑菇是常事儿。

春夏还好说,一到冬季,“针眼大的缝儿,牛犊大的风”,凛凛山风透过门窗刮进来,就算教室里生着火炉,孩子们也是“暖前胸冷后背”,冻得发抖。

当时他接手的是毕业班。

此情此景,马笑冰跟妻子一商量,便决定把孩子们暂时带到自己家里上课。

没有黑板,他就用家里的面板来代替;借来邻居的凳子还是不够,他就让孩子坐到炕头上。

每天,二十几个孩子围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听课。家里被折腾得翻了天,但看到孩子们个个有进步,马笑冰打心眼里高兴。

“他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宝。”妻子很理解他。

当年的马笑冰每月工资只有6块钱,但妻子没记得从他手里拿到多少钱,超过半数的工资都花到学生身上。

“看到孩子们铅笔用得只剩了一小截笔芯,还用旧报纸裹起来接着使,心里不忍啊。”马笑冰说。

那些年,马笑冰常常买一摞摞的白纸,再一张张折成作业本送给学生用。

学生刘小军父母离异,跟着父亲和奶奶生活,父亲又在一次车祸中丧生。

“孩儿就不上学了。”70多岁的奶奶流着泪找到马老师。

“小军挺聪明,学还得上。让他跟着我吧。”从此,马笑冰家里添了一个新成员。

马笑冰的心里,就把小军当成自己的儿子。后来,小军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县里高中。如今,他已成家立业,每年过年过节,他都会来看望他的马爸爸。

对教过的每个孩子,马笑冰都了如指掌。在大庙沟的10年间,马笑冰家访的足迹踏遍了当地的沟沟坎坎,近的走着去,远些的就骑车子,“路程算起来抵得上半个长征了。”

马笑冰年少时因一次事故失去了左手,可以想见,他弯腰在崎岖的山路上骑车该多么费力。

直到1989年调任峪耳崖小学当数学老师并成为学校校长,定期到学生家里家访,还是马笑冰一直坚持的“功课”。

十里八沟儿的老乡们都认识他,都称赞这个认真的马老师、马校长。

“要不是马校长一次次找到家里,冬兰早就不上学了。”后庄村的孔繁珍老人说。她的孙女李冬兰曾是峪耳崖小学学生,2006年因患病休学一年,去年在马校长关心激励下考到了北局子中学上初一。这样的事,在马笑冰的教学生涯中举不胜举。

整整35年,马笑冰的学生没有一个辍学,所有他任教的毕业班学生的合格率和升学率都达到100%。

“马笑冰就是我们山沟教师里一个传奇式典范!”时任宽城主管教育的副县长王文山如此评价马笑冰。

“马校长这人针儿针儿(当地方言,非常的意思)好,把孩子交给他,我们心里踏实。”乡亲们说。

“在宽城,他是培养优秀师资的‘黄埔校长’”

1990年,马笑冰成为峪耳崖小学校长。刚一上任,他就遇上了头疼事。

峪耳崖小学因年久失修,上任第二个月,学校27间教室中有18间被鉴定为危房!

当时,峪耳崖是集体办学,前庄村、后庄村和峪耳崖金矿(一个国营企业)共同建校。

协调三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成了马笑冰的头等大事。找村长,追书记,寻经理,他们“打布郎”(当地方言,躲避不配合之意)也没用。

拉上县长、教育局局长、财政局局长,协调会前前后后开了14次。

几次三番地找,一趟趟地跑,马笑冰这个“化缘的方丈”终于达到了目的。

当年年底,投资20万元的第一栋教学楼竣工;1992年年底,集资25万元建起了第二栋教学楼;1994年,贷款40多万元,第三栋教学实验楼投入使用。

钱来得不容易,每一分钱都得用到刀刃上。直到现在,20年过去,经全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的排查鉴定,三栋教学楼还都符合抗震标准!

马笑冰最引以为自豪的还不是这些。

建名校,培名师,育名生,这才是他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

长期以来,在马笑冰眼里,学校要发展,软硬件都得好。就在记者拿到的峪耳崖小学(2012-1013年)工作计划中,“注重专业发展,打造优质教师队伍”依旧占了很大篇幅。

细化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过程精细化;开展课堂活动,推进教师队伍优质化;营造科研氛围,谋求课堂教学高效化;提倡互助学习,实现教研活动和谐化。这些计划,条块清晰,内容详实。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得想尽办法提高农村师资水平。”马笑冰说,“没有好教师,说什么是都是空话。”

就在这所山村学校,马笑冰要求所有教师都要能利用多媒体教学,“40岁以下的教师多媒体制作与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达标率达到100%”被列入该校十年规划。

已经51岁的老教师刘瑞斌,两年内从不会计算机到熟练操作,他说自己很有成就感。

就在这所山村学校,校领导走进课堂听评课,教师间相互听评课、集体教研,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每年选派教师走出去考察学习,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请省内外名师来校讲学,都已成为一种常态。

“每天推门进教室听课至少3节,每学期听课200节,已成为马校长的规定动作。”青年教师杨海英说。

有一年承德市搞教育教学评估,当时学校22名教师,19人被听课,硬是得到全部100分的评价。

一个又一个市级名师从这所村小走出,不少人被选调到县一小、二小。学校现有的29名教师中,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8人。

“马校长就是我们宽城培养优秀师资的‘黄埔校长’。”如今已调任山家湾子小学校长的李大伟说,“我要把老校长当成我学习的榜样。”

“把更多山里娃带出大山是我的梦想”

23年的辛勤耕耘,峪耳崖小学已成为河北名校。

35年的砥砺奋进,马笑冰已成为当地教育的一张“名片”。

马笑冰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

“你都成了大名人了,为什么还守在这个穷山沟里?”有人这样问他。

“不是唱高调,把更多的山里娃儿带出大山,是我始终追求的梦想。”马笑冰说。

“有一年县教育局调我到局里当办公室主任,干了两天我就回来了,不习惯。”他并不避讳曾经的经历。

还有不少南方学校要高薪聘他到学校任教,也被马笑冰一一回绝。

“人生在世,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儿不容易。看到越来越多的山区孩子通过自己的教育走出大山,受到乡亲们的称赞,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事吗?”

年近60,鬓染雪霜,老马越来越淡然。

“老骥伏枥,尤思前行。”老马把这个词儿当成了自己现在的座右铭。

这不,《峪耳崖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又摆上了他的案头。在马笑冰眼里,教育就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校园环境要整洁,行为习惯要养成,还要给孩子们创造自由飞翔的天空。

近十年来,峪耳崖小学学生的文艺节目年年获市、县奖励,2010年学校孩子们的舞蹈节目《祖国的歌》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学校体育队连续十年在县运动会取得好成绩,为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20多人。

……

走进峪耳崖小学,每个孩子目光澄澈,举止得体大方。

“我今后要成为一名作家,用手中的笔描绘人生。”六年级的刘新颖对未来充满希望。

“我闺女齐茗演讲在县里得了一等奖,我们全家都高兴。”唐家庄的苏敏利谈起女儿很是骄傲。

四月的山里,树木已然吐绿,阳光依旧明媚。我们有理由相信,老马一定会实现他的梦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3 , Processed in 0.05705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