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注重内涵提升 强化特色发展

2013-7-8 16: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5| 评论: 0

摘要: 下沙新校门 根据教发函〔2013〕58号和浙政发函〔2013〕4号文件,浙江财经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同时撤销学院建制。这对学校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升格大学之后,学校的整体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未 ...

下沙新校门

根据教发函〔2013〕58号和浙政发函〔2013〕4号文件,浙江财经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同时撤销学院建制。这对学校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升格大学之后,学校的整体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未来走向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大学建设呢?浙江财经大学校长王俊豪表示,将以学科特色为抓手,通过学科、专业、科研一体化建设,引领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特色品牌塑造,走上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浙江财经大学未来还将继续坚持和完善“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的办学理念,通过动态地制定与实施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实现“财大梦”,力争到2020年建成经济管理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

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以社会科学、管理学、人文科学三大学科为主干,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力争使学科综合实力跻身国内财经类高校前列;不断丰富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力争使学校成为高层次财经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推进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力争使学校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面向区域和特定行业的经济、管理学科学术研究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本科教学的基础性地位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他们主要看中的是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将坚持本科教学在学校办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让家长放心的学生,办一所让社会满意的财经大学。自2004年以来,浙财大已成为极受浙江考生欢迎的省属高校,第一志愿录取率为全部,本科招生投档线已连续9年位居浙江省属高校之冠。

通过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和“人才兴校”战略,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计划”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训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化计划”、“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计划”、“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团队培育计划”等。

例如,通过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培养环节,强化培养特色;推进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示范推广优秀课堂教学方法和经验;开设“实验班”,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二课堂中推行以创新项目或创业成果抵免相关选修课学分、以创新项目或科研成果或专利作品等替代毕业论文的新机制;强化专业特色,在原有4个国家特色和11个省重点专业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两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优势专业建设及若干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案例库;大力推动各层次的精品课程和一类课程建设,等等。

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一直很重视的工作,学校在这方面的总体思路是,以更高的眼界、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更宽的胸怀,不拘一格引进、用好、留住人才。

目前学校已经修订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相关规定,加大对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年轻博士,特别是高端人才与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规模与质量上力求能有新突破;进一步推进人才引进工作的二级管理,将人才引进的质量和数量作为二级单位任期目标考核指标之一,建立二级单位人才引进工作的激励机制,制定实施二级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经费核拨及奖励办法;提高新进年轻博士的生活待遇,等等。

与此同时,学校正在全面推进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博士化、国际化、名师化、职业化”工作,主要包括继续深化“博士化建设工程”,“外引内培”,双管齐下,不断提升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大力实施“国际化人才队伍培养工程”,每年选拔50名左右优秀教学、科研与管理骨干赴海外高校学习研究,通过有计划成规模海外培养,较大幅度提高学校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深入开展“名师培育工程”,在2012年《浙江财经学院杰出中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基础上,继续制定为学校做出重大贡献的《浙江财经大学资深教师奖励计划》和针对40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的《浙江财经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让更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努力打造和培育10名左右国家名师、70名左右省部级名师、300名左右校级名师后备人员;等等。

落实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措施作保障。学科水平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科建设是大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一定要落实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才能提高学校的层次和水平。

浙江财经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始终紧密结合浙江经济大环境,其总体思路是“高水平建设、特色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强化经济管理学科的特色,实施“强优、扶特、培新”战略,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力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这两个高水平优势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若干个特色支撑学科在浙江省内有重要影响,使学校综合实力跻身国内财经类高校前列,成为浙江省内经济管理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基地。

今年是学校的“学科建设年”,将以“五大工程”为抓手,重建设、重特色、重评估、重管理、重考核,推进以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学科高地建设计划”、“高水平创新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促使学科建设上一个新台阶。这五大工程主要包括“学科体制重塑工程”、“学科机制创新工程”、“学科队伍汇聚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学科条件保障工程”,将修订出台许多新的举措。例如,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竞争与激励机制,提取一定比例的学科建设经费作为调节资金,奖励建设成效显著的学科;探索学科团队建设新机制,将引进单个人才与引进团队人才并重,形成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群星”效应,加强学科文化建设,增强团队归属感;鼓励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课程体系改革。

强化科学研究的特色优势

众所周知,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就是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而大学的专业建设水平、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模式探索、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增强等,都离不开科学研究。

对浙江财经大学来说,“科研强校”战略要贯彻一个整体性的理念,就是“十全”理念,以此来努力实现科研领域特色化、成果高端化、产出系列化、交流国际化、人才团队化、协作长效化。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全局思维,要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要求来推进“自觉科研战略”;全速前进,要有竞争与忧患意识,推行“竞争科研战略”,竞争的平台要立足全国乃至全球,绝对不可以仅仅立足本省;全员行动,发动全校上下的力量进行科研活动,为科研提供服务和支持;全面协作,要坚持协作研究,开展团队科研、集团科研;全方出击,主动争取各种资源和机会,包括中央、地方,甚至县域,不能只是“等”;全球引凤,人才是根本,吸引人才的制度必须紧跟形势,要放眼全球,放眼海外,招贤纳士;全力创新,创新科研管理制度、研究手段、评价体系,最关键的是研究成果要创新;全心全意,科研管理部门与各级科研管理人员要有全心全意的思想,相关职能部门也需要以服务教学科研为重要工作要求;全程服务,要建设有关项目申报、评奖平台等,为科学研究提供全方位便利服务;全面管理,包括科研成果的跟踪质量和过程的全面规范等等,做到公开公正。

提高社会服务的水平能力

一般来说,一所高校的科学研究做得好,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在做好科研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学术资源,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和整合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打造科研创新团队,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真正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产出更多标志性、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目前,学校正在计划实施“科研高端工程”,构建一批大平台、组建一批大团队、承接一批大项目,产生一批大成果;实施“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立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学校的“学术特区”、“人才高地”和“服务基地”;加强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系统组织和鼓励教师通过项目、专家委员会等形式深入参与决策过程,做好咨询和研究工作;鼓励和支持研究院、二级学院与校外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体,推动应用性成果转化,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展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渠道;等等。探索学校服务社会发展的科学模式,针对浙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接浙江四大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学科—产业链”,实现多赢。

学校还将重点建好“优势学科”、“优秀成果”、“优质服务”三大联动工程,探索建立校政、校校、校所、校企及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培育“2011协同创新中心”。力争建成1个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争取新增2-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以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为主导、多层次横向合作项目为支撑的研究格局,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提炼“浙财”育人的特色经验

2014年是学校40年校庆。学校从1974年建校到现在,39年的时间从专科到本科,从学院到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结概括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就是我们接下来的重要工作之一。

学校的快速发展和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坚持的“浙财”育人模式,即贯彻以“学生为本,知行合一,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契合社会需求,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学校注重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和“守志笃行、诚信为怀、奋力拼搏”的浙商精神,将浙江精神、浙商精神与培养高素质财经人才有机结合。

具体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全面实施综合导师制,给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实现了对学生“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的全方位培养。二是建立自主学习机制,推行学科交叉、专业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立以课程实践、调查实习、科研训练和课外实践4个环节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不断强化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浙江财经大学建校39年来,已为浙江省输送6万余名毕业生,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成为浙江省财经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浙江财税系统的“黄埔军校”、会计师的摇篮、金融人才的沃土。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703名毕业生进入浙江省财税系统工作,大部分已成为业务骨干,其中有736人担任中层及以上领导;有112人担任银行分(支)行的行长;有大中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52人;培养了全省24%的高级会计师和18%的注册会计师。四大国有银行在浙机构将学校列为职员录用的3所重点来源高校之一。除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和专业外,其他的新兴学科和专业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 王俊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3 , Processed in 0.07204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