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开创“团队援疆”新模式

2013-7-15 16: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9| 评论: 0

摘要: 杜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蒋夫尔 摄 ■本报记者 蒋夫尔 见到杜祥,他刚刚从复旦大学“回”到新疆医科大学的办公室。作为援疆干部,杜祥称自己为“新疆人”。 杜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 ...
杜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蒋夫尔 摄

■本报记者 蒋夫尔

见到杜祥,他刚刚从复旦大学“回”到新疆医科大学的办公室。作为援疆干部,杜祥称自己为“新疆人”。

杜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8月25日,他被选派到新疆医科大学工作,担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病理科主任。然而,在到新疆医科大学上班之前,没有人相信这样一个大专家会到边疆来援疆,但杜祥真的来了。不仅来了,而且开创了“团队援疆”新模式。

从援疆策划者到亲自来援疆,没人相信他真的会来

2008年,杜祥所在的单位接到援疆任务。杜祥想,如果光派几位病理医师前去援疆,或许在一段时期内、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对口单位提高病理诊断的水平,加强对口支援单位临床科研的综合实力。但是援疆工作毕竟是有时限的,当援疆工作结束,当地病理事业又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前期充分的讨论和调研之后,杜祥摒弃了“个人援疆”的单一模式,转而提出“团队援疆”的新概念。这是一条异于过往医疗援疆的传统做法。

杜祥告诉记者,科室通过派遣一支轮班制的病理医师团队入疆,并在新疆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全面的病理临床科研工作,力争在多年努力之后,建立起一个能够辐射全疆的、集病理临床诊断、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学科高地,实现当初援疆工作的设计构想。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报名了!”杜祥始终感动于当时在医院援疆动员会上大家踊跃报名的场景。

5年来,11位政治素养高、临床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牢记历史使命,先后奔赴新疆传接援疆工作的“接力棒”。他们在5年的工作中,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的工作经验和新疆现实的医疗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朝着杜祥教授预先制定的“团队援疆”、“学科援疆”规划,打造足以辐射全疆病理的学科高地。“派出这样一个强大的团队,这在过去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杜祥说。

前3年杜祥是援疆工作的策划者,2011年,作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他亲自援疆。

下力气打造病理软硬件,旧貌换新颜服务力更强

“这是过去的病理科,在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里。”杜祥带着记者一边参观一边说,“不仅空间小,而且很多方面也不够规范。”

“来到新医大一附院后,发现临床对病理科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信任度也较弱。通过分析个中原因,发现既有流程的问题,也有布局规划等问题。”杜祥说,鉴于初期的调研结果,一批批援疆专家根据病理诊断的操作规范化,对制度和流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优化。

杜祥说,在起初的援疆工作中,一批又一批的援疆专家加紧制订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逐步建立了每周一次的早读会制度和疑难病例读片制度,建立完善技术、诊断和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管理体系,进而从制度层面保证了病理诊断有“金标准”。

在一系列流程优化和硬件配套设备的启用之后,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集病理形态学诊断、免疫组化、分子病理检测于一体的现代化病理综合诊治平台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这也是新疆目前为止建成的首个病理综合诊断平台,填补了空白。”杜祥说。

看着硬件设施一流的病理科,杜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宽敞的空间好似一张设计图,他作为“总设计师”,则要根据当地情况,加紧进行“软件”方面的优化和建设。

“如果说硬件建设只需大笔钱款的投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杜祥坦言,“先进诊断理念的灌输和后备梯队人才的培养,则是一个潜移默化、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意味着我们援疆干部必须投入更加多的精力去进行‘软件’建设。”

病理亚专科建设是当下病理诊断“精细化”分类的一个趋势和要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亚专科病理的诊断模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综合病理诊断平台。

在杜祥带领下,援疆专家始终将病理平台建设和学科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亚专科划分、免疫组化项目已经陆续在疆启动。就分子病理项目的开展而言,它的检测结果对肿瘤个体化的靶向治疗具有颇为重要的作用,将极大地造福于各族患者。

“作为新疆目前为止建成的首个病理综合诊断平台,它已经具有建设规范化、运行标准化特点的全疆区域性病理检测中心的雏形。”杜祥说,“对于未来,我们希望今后通过受援单位远程会诊系统将本学科辐射到全疆各地州县160多家医院,让那里的病人足不出疆就可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

发挥自身影响力聚集人才,抓科研实现“零的突破”

“空间改善和先进设备可以花钱来买,先进理念可以慢慢学习,而培养一批新疆当地精于业务且善于科研的人才队伍,则是援疆工作是否成功的标志。”杜祥说,“自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双方医院通过加强合作、联合申报课题、为招收新疆博士研究生搭建绿色通道等方法,实现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自治区科研项目立项和SCI收录论文发表零的突破。”

援疆第二个周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新医大一附院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两名,发表论文14篇,SCI收录3篇,科研立项3项,资助金额达到125万元。

这期间,杜祥教授率先拿到了自治区科技厅的一个重大科研立项——科技支撑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把当地这支病理科的团队带起来,让新疆的病理人能够有机会共同参与到项目研究中去,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的研究思维,为未来申报课题积累宝贵的经验。

不仅新医大一附院的病理医生得到了专业知识的提升,全疆的病理人都因这支援疆团队的到来而受益。5年里,杜祥带来援疆专家先后赴和田、阿勒泰等地开展巡回医疗、学术讲座、病例分析等活动,力争辐射整个新疆地区的病理医师。

杜祥教授不满足于此,他想着把更高规格的国家级学习班带到新疆。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国内著名的病理学家来疆授课,将他们在病理学术中的最强项分享给新疆的病理人,将病理学的发展方向、临床诊断的运用、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知识倾囊而出。2012年,国家级的继续教育项目“病理诊断新进展”学习班在新疆首次成功举办。有了这一机会,全疆的病理医师才得以与全国一流的病理专家面对面地学习交流。

现在,全国各地的专家会陆续接到杜祥教授的邀请函,打着单程五六个小时的“飞的”到新疆,为来自全疆的病理医师传道授业解惑。

在即将结束采访时,杜祥充满深情地对记者说:“援疆工作只是搭起了一座桥,新疆病理学科的身后站着的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整个团队。6年援疆计划项目完成后,我们希望留下的是一支强大的医学人才队伍,开垦出一块辐射全疆的病理学‘高地’,为新疆未来50年的医学事业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2 , Processed in 0.04947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