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结 绘 当今社会,财富是人们躲不开、绕不过,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谁不渴望财富?谁不想拥有更多的财富?但怎样获得财富、怎样看待财富以及怎样使用财富,却常常困扰着人们,并考问着人们的灵魂。本栏目从今天起,邀请学者谈谈与财富密切相关的财富伦理问题,以帮助人们解疑释惑。——编者 ■向玉乔 改革开放30多年,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智慧和能力得到充分展现,物质财富的积累也因此而达到空前丰盈的程度。然而,由于缺乏财富伦理的引导,许多与物质财富相关的现实问题日益呈现出来,并且让许多人深陷困惑。为什么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充斥着毒牛奶、假羊肉、地沟油等让人望而生畏的东西?为什么贫富悬殊问题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啃老”被许多人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许多富裕的人并不热衷于慈善事业?为什么许多人在占有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时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不容置疑的是,人们希望物质财富给他们带来的是温饱、安全、健康和幸福,而不是毒素、疾病、痛苦和死亡;人们乐见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更乐见物质财富得到公正分配的事实;人们愿意用他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帮助他们的子女,但不愿意看到他们的子女因此而产生以“啃老”为荣的错误价值观念,更不愿意看到“啃老”造就的“富二代”成为道德败坏或道德沦丧的“代名词”;人们希望富裕的人能够把参与慈善事业当成一种美德,更希望物质财富能够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人生幸福。这些事实说明,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不仅是一种物质性或利益性的,而且是一种伦理追求。当社会上出现物质财富的创造、交换、分配和消费与人们的伦理价值观念有较大差距或不相吻合的状况时,他们既可能感到困惑,也可能对物质财富的本质、价值、用途等展开深入的伦理反思。 当今中国不缺少物质财富,缺少的是财富伦理的导航。 人类总是带着一定的伦理价值观念参与物质财富的创造、交换、分配、消费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展现的伦理思想、伦理观念和伦理精神就是财富伦理。财富伦理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对物质财富的本质、价值、用途等进行理性认识、领悟和理解所形成的伦理思想、伦理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总和。作为“伦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财富伦理是关于物质财富的内在道理,它与物质财富直接相关,但不等同于物质财富。物质财富是外在于人的“东西”或“物品”,因而是有形的,而财富伦理是内在于人的伦理思想、伦理观念和伦理精神,因而是无形的,它是一种能够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的规范性力量。当人类对其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交换物质财富的方式、分配物质财富的结果、消费物质财富的影响等进行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就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财富伦理的烙印。 财富伦理告诉我们: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是无比光荣的;物质财富的交换应该遵循“货真价实”的原则,反对交换者以假冒伪劣商品行骗欺诈;物质财富的分配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公正性;物质财富消费应该以“适度”为衡量标准,它反对过度消费物质财富的不合理行为。作为一种关于物质财富的“道理”,财富伦理要求人类看待和对待物质财富的眼光、观念、态度和行为,充分反映他们自身的伦理思想、伦理观念和伦理精神。 人类创造、交换、分配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行为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因为它们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观念支配下展开的。在经济思想和经济观念支配下,人类往往希望他们创造、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物质财富能够在数量上达到“最大化”,这样能够给人类带来经济成就感和经济安全感,但这种“最大化”并不一定能够使人类经济生活具有伦理合理性。人类对物质财富的创造、交换、分配和消费都必须有一个合理性边界或价值边界。这个“边界”不是由人类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观念划定的,而是由人类的财富伦理思想、财富伦理观念和财富伦理精神划定的。只有在财富伦理的引导下,人类才会明白他们应该创造什么样的物质财富,也才会明白他们创造多少物质财富才是合理的;只有在财富伦理的引导下,人类才会明白他们需要交换什么样的物质财富,也才会明白他们如何交换物质财富才是可取的;只有在财富伦理的引导下,人类才会明白他们应该分配什么样的物质财富,也才会明白如何分配物质财富才是公正的;只有在财富伦理的引导下,人类才会明白他们应该消费什么样的物质财富,也才会明白他们如何消费物质财富才是有意义的。 财富伦理对人类创造、交换、分配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行为发挥着强有力的伦理引导作用,它能够使人类创造、交换、分配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行为具有崇高的伦理价值。 在当下,由于贫富悬殊、物质财富与人生幸福相脱离等财富伦理问题日益尖锐地表现出来,如何用正确的财富伦理思想、财富伦理观念和财富伦理精神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物质财富的本质、价值和用途就变得特别重要。财富伦理理应成为引导当代中国人创造、交换、分配和消费物质财富的价值航标。 向玉乔: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经济伦理学、政治伦理学和西方伦理学,著有《生态经济伦理研究》等5部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60余篇学术文章。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1 , Processed in 0.05161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