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近年来,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淮北师范大学以师范教育办学优势为基础,突出教师教育办学特色;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先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支撑、提高专业技能与实践智慧;以实施“卓越教师计划”为突破,打造精品教师教育工程;以“国培计划”为抓手,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多举措、多层面、全方位推进教师教育建设与发展。 加强教师养成教育 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工作发陷入了发展困境。一是多元就业机会影响了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心态;二是严峻的教师就业形势影响了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动力;三是受传统学历教育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师范生把进入更高学历层次教育纳入自己的人生规划,致使他们在专业学习上心有旁骛。如何激发师范生对教师教育专业的兴趣,稳固他们的专业思想,是培养未来长期从教教师的一个关键问题。 淮北师范大学增设《教师职业发展入门》课程,邀请校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学名师开设系列讲座。他们从自身成长、教学体会等方面对师范生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们感受名师的人生追求和教师的职业精神。与此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教师教育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学校自1998年开启了“三字一话”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工作。15年来,坚持面向师范生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工作。同时,为适应社会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新要求,以及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进展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新变化,学校全面修订《淮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考核管理办法》,增加了新考核项目,如汉字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教师教学语言、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与板书、教学设计、模拟授课等,且对每个考核环节制定了考核标准。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教学的生命力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教育实践智慧,是丰富教育教学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淮北师范大学采取了如下措施—— 学校在原来教育实习10周的基础上,增加到18周。从大二开始三年不断线,安排为教育见习,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与了解基础教育实际。教育实习,给学生提供专业实践与训练平台,从理论走向实践。教育研习在于使学生深入理解基础教育丰富的实践内涵与内在发展规律。 完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坚持以“实践为导向”,重视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学中做”为原则,以“学是为了做”为理念。即以学为主,以做为辅,学引领做,做促进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示范性、引领性、实践性与操作性,增加实训课程、实践课程和提高课程,为学生更好地“做”树观念、立榜样、教方法。在学的同时,为“做”储备知识和积累经验。 此外,采取校内外联合、双导师指导,搭建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交流平台。与优秀中小学校、幼儿园合作办学,增加教育实践时间,强化实践教学。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呈区域化、合作化方向发展,突出教师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及其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强调高校校际间、高校与中小学合作等。2010年安徽省成立了由6所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参与教师教育的高校自愿缔结形成的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合作委员会(简称“高师联盟”)。联盟现有成员高校19所,共同承担着安徽省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学校依托“高师联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究报告有“安徽省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调查”、“安徽省教师教育专业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主要教师教育类课程标准等,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借鉴兄弟院校成功办学经验,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坚持以“坚持科技引领,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协同创新,促进区域发展”为宗旨,即加强与地方政府协同合作,以“问题导向,按需培育,深度融合,研教共进”为原则,加强与中小学校深度合作,实现学校人才、学科、科研的同步提升和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地方和基础教育学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理实交融、好学力行为引领,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安徽省2010年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高举师范旗帜,坚定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荣获安徽省2012年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系淮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1 , Processed in 0.04875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