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缪志聪 通讯员 张继华 景荣 近日,扬州市四望亭社区清洁工李阿姨身后,多了一位戴眼镜的黑黑壮壮的阳光男孩。无论太阳多毒辣、温度多高,男孩总是跟随着李阿姨,从早到晚,从社区内到垃圾分转站,一同清扫、分类和运送垃圾。这个男孩就是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于海浪,社区的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他为大学生“环卫哥”。 扬州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垃圾站气味异常难闻。社区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晨练时总会看到于海浪在垃圾站周围忙得满头大汗,他还以为这个大男孩是李阿姨的儿子。 “放暑假前学院给每个学生都布置了暑期作业,要求大家利用所学理论知识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于海浪说,当一个月的“环卫哥”,就是他为自己选定的暑期实践工作。 今年5月,他读到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日本、英国、瑞典等国严格的垃圾分类方式和国内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状况。小于深受启发,那时就萌发了暑期当环卫工,深入了解垃圾处理方式的念头。 在学院团委的帮助下,他和扬州市四望亭社区环卫小组的李阿姨建立了结对关系。7月6日,学校一放假,小于就上岗了。每天早晨五点半,于海浪的身影便会准时出现在社区的垃圾集中站,和李阿姨她们一起忙碌起来。 一段时间下来,在于海浪的带动下,他的几位同学也一起加入了“环卫哥”的队伍。在工作中,大学生们一改阿姨以往的垃圾处理方式,将垃圾进行细致分类处理,分为可回收纸质垃圾、饮料瓶、玻璃器具、有害垃圾等15种。为防止阿姨们记不清这些种类,同学们还很贴心地写在白纸上贴在集中站附近的墙上,各项分类所包含的垃圾一目了然。 从事清洁工作多年的社区环卫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垃圾汇集后运走,自从学生们加入到我们的工作中,便坚持要将垃圾分类。这样一来,虽然我们的工作量加大了许多,但却更便于垃圾的后期处理,也更科学。”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1 , Processed in 0.06635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