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汉字,你用对了吗?

2013-8-28 16: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6| 评论: 0

摘要: ■新华社记者 吴晶 孙铁翔 给孩子上户口,发现姓名在计算机中查不到;使用药品、化妆品,发现有些字不认识;各地中小学生使用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本,跨地区的识字标准不一样……这些大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都关系到规 ...

■新华社记者 吴晶 孙铁翔

给孩子上户口,发现姓名在计算机中查不到;使用药品、化妆品,发现有些字不认识;各地中小学生使用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本,跨地区的识字标准不一样……这些大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都关系到规范汉字的使用。

27日,国家语委、教育部邀请权威专家,就近日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进行解读,指导百姓生活中的规范用字。

异体字“转正”:姓氏用字尽量收全

“我的姓名终于转正,以后登机牌不用盖章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后,很多姓名中带有“昇、喆、堃、淼、皙”等字的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

近年来,人名用字比较混乱,出现很多字典查不到、电脑打不出的异体字。有些姓名用字在7万余字的国际编码字符集中都难以找到,致使第二代身份证的制作产生很大困难。

《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闫”等226个类推简化字和“昇、喆、堃、淼、皙”等45个异体字被收录其中。

字表研制组组长王宁说,此次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尽量将姓氏用字收全,并在已有的人名用字中选择一些适合于起名的汉字进行规范,可以保证个人姓名有效地在社会上流通。

据了解,《通用规范汉字表》收纳的姓氏人名用字主要来源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18省市抽样统计姓氏人名用字、公安部提供的姓氏用字及部分人名用字、群众提供的姓氏人名用字、一些古代姓氏用字和有影响的古代人名用字。

王宁强调,能够收进去的姓氏用字至少要沿用三代,目前的姓氏人名用字的字料和字集选用适应一般的需要已足够,但难以囊括每个人每个领域和时间的应用。没有被收入规范汉字表的字包括不规范字和未规范字,有些姓氏人名使用的字已经不到1%的覆盖率,如果可以持续使用,字表再进行修改时还可以收进来。

据悉,一些旧的姓名用字虽然不在规范汉字表内,但仍可以使用,将由公安部作出进一步规定。

自造字“被拒”:网络字生僻字有取有舍

近年来网上大热的“囧”字,没有被收录进《通用规范汉字表》。王宁表示,现在网络用字十分混乱,类似“囧”字这样的字没有固定意义,不是传承字,并且可以由其他字词来取代,因此我们不赞成将其收录。

“网络盛行不可能去制止,但仍然建议大家用规范字,不建议大家用怪字和自造字,如果到了一定时候,有明确的写法和明确意义,在将来也许会上升为规范字。”王宁说。

与此相反,一些地名中的生僻字被收录进表,如广西某地地名中的“ 氵万”字。

“此次中国地图上出现的乡级名称用字已全部收录,网络上的地图都可以找到每个乡的对应名称。”王宁说,在收录和筛选过程中,民政部相关机构和《现代汉语词典》编纂机构都协助展开调查,通过电话联系乡镇,询问相应地名,今后民众寄送包裹快递,或者使用网络搜索都会更加通畅。

此外,很多记录化学元素符号的科学技术用语的用字也被收录。

王宁说,目前人们在药品、化妆品、农药、化肥、室内装修、饮食健康讲解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化学元素符号多达114个,涉及100多个专业,这些字必须到特殊领域去收集。

常用字集3500字:小学初中生识字有标准

“中国”这个词语的“中”和“国”字,在成人的日常用语中广泛出现,而在儿童用语中却并不如此。针对类似情况,《通用规范汉字表》考虑了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相关用字要求,在一级字表的常用字集中收字3500个,发布后将替代《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标准,也可以给各地区差异化的识字写字教学提供评估依据。

通过比对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有“芍”、“焙”、“膳”等103个字未被列入《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未收录的“弘”、“丫”、“汝”等103个字被新增入《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说,一级字表的筛选是在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总字次达到7亿的媒体语料库基础上进行的。针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有关专家也遴选了一些古今书籍和文章进行汉字覆盖率比较,如十三经共覆盖6544个汉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134个,老舍的《骆驼祥子》2423个,《毛泽东选集》(1-5卷)3136个等。

此外,《通用规范汉字表》在三级字表中收录357个字用于文言文用字。

李宇明指出,我国在国家语料库基础上建立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和普及性文言文语料库,收录了1949年到2008年各种教育版本里的文言文,从中筛选出357个文言文用字,我们还参考香港、台湾等地的教材情况,统计过四库全书等古籍的用字情况,这357个字应该能满足中小学文言文的用字情况。

据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相关链接

汉字规范的历史回顾

汉字规范总是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秦统一后有“书同文”之举,用小篆统一天下的文字。唐初出现了“字样书”,把不同字形的字分门别类,概括为俗、通、正三类,用于不同的场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汉字简化及其他配套的规范。

汉字的规范工作要符合历史社会的发展需要,要听取大众的意见,要充分认识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处理好规范和应用的关系,要处理好人机界面和人际界面的关系,但是不可忽视人们应用上的需要和便利。

(曹先擢,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辞书学会名誉会长)

古今汉字的演变

汉字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以秦国篆隶为分水岭,可以划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大的阶段,其间有几个明显的演变规律:简化、声化、规范化。

汉字笔画繁与简的关系是辩证的,在制定汉字政策、汉字规范等工作时要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在便于书写和便于使用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而在各种结构类型的汉字中,形声字的能产性以及与汉语的适应性最强,因而发展也最快。它占全部汉字的比例从甲骨文(所识字)的20%多,到金文的50%,到小篆的80%,再到今天的90%以上,声化的趋势极为明显,这也标志着汉字构形系统的逐步成熟。

汉字的演变趋势虽然很明朗,但具体的演变过程却是极为复杂的。异体众多,讹变不断,这些都不利于有效发挥汉字的社会交际作用,因此历代学者和政府都很重视文字的规范和统一工作。整理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每隔一定时间就要重新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

(陈双新,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教授;李娜,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0 , Processed in 0.05165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