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开栏的话 目前,大多数2013届大学毕业生已经落实了工作岗位,但仍有相当部分人在奔波寻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本刊自今日起开辟“透视大学生就业难”专栏,从国家产业布局和人才供需关系、单位用人标准、大学生择业观、大学生家长职业观、大学生涯教育、大学创业就业教育、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及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歧视等多个角度,剖析形成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建设性建议。欢迎各界人士,尤其是大学、教育科研机构的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来稿来信,共同探讨和推进这一问题的解决。来稿来信请寄yujk@edumail.com.cn。 ■李长安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就业领域中突出的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人才结构不能有效对接产业结构、两者的变化和调整步伐不同步,导致人才的供给与需求脱节,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开始,我国的人才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大学生从过去百里挑一的“天之骄子”,迅速演变成普通劳动者。在2000年,我国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大学学历的人仅占4%,到了2012年,有大学学历的人已经超过了12%。而在这十余年增长的约1亿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年龄人口就增加了大约8000万。可见大学扩招在改变我国劳动力队伍的学历结构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产业结构变化中的问题制约大学生就业 在人才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在持续发生。但是,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人才结构的变动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偏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发展方式长期转而不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速度太慢,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停留在粗放型阶段,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收效却并不明显。其主要特征就是依靠大规模的投资而非依靠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大多数年份都要远超消费的贡献率。而我国投资的主要方向,则集中到了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铁(路)、公(路)、机(场)”等方面。这些产业虽然对高端劳动力也有一定的需求,但绝大多数需求都是以不需要太高学历和技能的劳动力为主。仅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房地产业为例,2000年,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数量为47518万家,从业人员为1994.3万人。到2011年,房地产企业的数量上升到72280家,而吸纳就业人数也跃升到3852.5万人,十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其结果,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就出现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用工荒”、但高校毕业生却“就业难”的奇怪现象。 其次,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阻碍了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一般来说,第三产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最多的产业。大学生不仅集中在传统第三产业的部门就业,即使在工业企业就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也从事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管理等工作,也即在生产服务业领域就业,实质是在第三产业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也绝大多数是在农村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运输、管理等农村的三产就业。 虽然我国的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而言,依然相对滞后,目前仅占GDP的45%左右。和国际水平相比,差距更为明显。目前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均降到5%以下,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均已达到65%以上。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使得劳动力大量滞留在第一、第二产业。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近些年来,尽管各种产业振兴和鼓励性政策层出不穷,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出现了相对滞后甚至倒退的势头。从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年至2012年的35年间,第二产业有18年即超过一半的时间里增速要超过第三产业。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2.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要比第二产业慢0.2个百分点。特别是2008年年底开始实行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来,第二产业的增速就一直快于第三产业的增速,其中2009年快0.6个百分点,2010年扩大到2.7个百分点,2011年为1.7个百分点。2012年,第三产业增速有所回升,但也仅仅是取得了和第二产业一样的增速,并未呈现出超速发展的势头。 再其次,在产业地区结构方面,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不平衡限制了大学生就业的范围。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这些地区虽然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强,就业机会较多,但普遍面临着人口压力过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西部、农村、基层等产业虽不发达但对大学生有强烈需求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却远远不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产业较为发达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劳动力队伍中大学生的数量也依然偏低。大学生的过度集中导致在局部地区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另一些地区和部门却无法招到所需有的大学生。 最后,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不相匹配。国内许多高校只顾追求建设研究型大学或综合型大学,并未根据自身实力和社会需求设置学科,反而纷纷增设诸如法律、金融等热门专业,加之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致使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反而成了“冷门毕业生”。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突出,导致某些专业人才严重过剩。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高校新增或调整的本科专业为1850个。但相比于旺盛的增设专业需求,同年全国范围内撤销的本科专业数量仅为32个,而在2006年至2011年,每年撤销的专业数量都低于这个数字。另据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即就业率低、薪资低,且供大于求的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等。而且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专业连续三年(2011-2013)都是就业红牌专业。 与此同时,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滞后,致使我国产业发展急需的专门型人才普遍缺乏,技工短缺现象严重。据统计,当前我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仅占所有城镇从业人员的33%,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则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1%,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50%以上和30%。 四大举措调整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还在于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错位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也要在调整教育结构上面下功夫。换句话说,要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着手,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使国民经济增长尽快从投资驱动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变。我国目前的以投资驱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使得经济增长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要大大高于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之下,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创新、服务和质量,是信息化、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及低碳发展的新型道路,以满足居民更高层次上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毫无疑问,这将大大扩展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尽快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涵盖了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所有行业,包括交通运输、金融、教育、旅游等多个产业部门。近些年来,第三产业一直充当了吸纳大学生主力军的角色,特别是随着新兴服务业、网络服务业这些新兴业态的发展,对于拉动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产业也是吸引大学生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当前,应借助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促进第三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研究显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将增加600余万人;而且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率会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第三,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更注重地区布局的合理性,分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从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看,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到企业效益好、工资待遇高、职位稳定的企业去。但我国竞争力强、待遇好的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和东部地区,致使大学生就业区域过于集中。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却由于产业经济不发达,即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的政策,也难以吸引到更多的大学生加盟。因此,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更重视产业的区域发展平衡性。 第四,大力调整教育结构,使高等教育更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高等院校应该主动面向劳动力市场,认真调研劳动力市场现状,科学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层次结构,不断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增强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改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防止高校“千校一面”的雷同化趋势,突出特色和优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将职业教育放到特殊重要的位置,对综合类院校、专业院校、高职院校等进行细分。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高校,应该面向社会需求,紧紧抓住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0 , Processed in 0.05323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