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在何处着力

2013-9-6 16: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0| 评论: 0

摘要: ■杨晓峰 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及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文件,把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推到了教育发展前沿 ...

■杨晓峰

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及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文件,把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推到了教育发展前沿。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的变量是比较多的。单从个体教师角度看,深入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需要抓住下面三个着力点。

改革起点基于教师对课程价值的判断

在当前的教师教育中,很多教师以课程规划的目标为价值取向,把教学改革焦点置于课程设定目标的有效与高效实现之上。这种取向符合课程与教学的学理与现实要求,也是教育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和期望达到的目标。

人们一般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层面上理解课程的价值。几乎每一门课程都被设定了上述价值,教师需要做的是设法落实这些价值。这在客观上起着统一思想与规范教师行为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改革的趋同效应。一些教师在经历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之后,发现了这些取向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却陷入这种传统的、规约性的、束缚性的价值框架之中难以突破。

教学改革重大突破的路径之一在于课程价值观的深化或者转型。比如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工具性”价值,花费大量精力解释字、词、句子的意义与结构,引导学生领会“中心思想”。这容易导致语文教学成为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学等学科的综合性教学,也常常造成语文课堂的枯燥无味,失去了生活、成长与美学的意蕴。新课程改革之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价值同时受到重视,既要求学生能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与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促进学生自身精神的成长,教学的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随之得到强化。语文课程价值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课程规划者关注到语文课程本身的丰富性。

基于规约的课程价值认识会把教改导引到大致相同的模式,而基于课程属性与特点的价值认识能促进教改的多元化。一旦两种价值判断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路与策略就会大大拓展。

改革过程中贯穿教师的责任心与智慧

在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各种各样的改革理念与实践被提出来。仔细梳理与甄别就会发现,很多改革是同一种思路或方法在不同课程中的直接或者修改之后的应用,有些改革是将基础教育领域的经验移植到大学中去,有些改革是将西方教学理念与实践引入我国。总而言之,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创造力相对不足,重复尝试与投入过多,在教改立项名目下进行教学改革比较多,不求立项而默默埋头探索新方法的教师比较少,基础的、重大的、突破性的、持续较长的教学改革还不多见。

上述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浮躁与功利心理。只有始终如一地坚守教师的责任心,才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攻克难关,最终趟出一条卓有成效的教改之路。

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堡垒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表面上看来,教师教育的直接对象是大学生,但由于他们在毕业后要从事中小学或幼儿园教育工作,因此理想的教师教育应该是基于对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幼儿的分析而不仅仅是分析前者,从而提高教学的现实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反馈与调整的策略,不能寄托在所谓的理论之上,而必须建立在教师的智慧之上。很多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不约而同地发现,自己会经历学习理论、质疑理论、放弃理论的阶段,最后进入自由创生状态——不拘一格地运用各种方法,并随时调整先前应用的方法。在自由创生阶段,教师的智慧居于科学决策的核心,成为教改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改革结果注重学生思维提升与价值修正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两个非常明显的、对将来工作具有重大干扰的现象:其一是学生的思维水平不能令人满意;其二是学生价值倾向的变化。

我国目前的教育还没有解决高中与大学的“断层”问题,大学新生较长时间里甚至到毕业的时候,还带着浓郁的“学生气”——学生的思维、观点和立场。因此,大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增强他们越过表象解读本质的能力。

在当前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中,很多学校都高度关注学生的技能发展。教师的技能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提升,人文涵养却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与反思才能够实现境界飞跃。在教师技能提升成为多数学校的追求时,我们一定要避免从理论的极端走向技能的极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等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

虽然说我国大学生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倾向问题。表现之一是价值的个人本位取向。与我国传统知识分子“内圣外王”的人生目标以及解放后相当长时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相比,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在慢慢弱化,社会责任、承担意识在逐渐变弱。这或许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难题: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很多国家的大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与状态比关注自己的社会责任多,追求现世的舒适与享乐比追求未来的理想与奉献多。近些年,一些不良现象如比较随意的性行为、对金钱的追逐、挥霍与高消费、颓废与堕落、校园惨案,甚至师生对抗、厌学、翘课、漠视学业等,都和学生的价值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论把中小学教师视为崇高的职业,还是谋生的职业,都要求他们有正确的价值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一个价值倾向有问题的教师,影响的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可能是一群又一群的中小学生。帮助学生改变与修正价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价值的崇高品性,是当代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系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0 , Processed in 0.05409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