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亮 通讯员 马福运 屈会超)近年来,在学术、科技、文艺等竞技舞台上,频频可见河南师大学子的闪亮身影。由河南师大学生组成的帕瓦罗蒂艺术团一举囊括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和中国校园戏剧奖,一度传为佳话。 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是河南师大人才培养的缩影。“创新人才源于个性化培养。要想真正培养出创新人才,需要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有突破,树立和完善个性化培养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河南师大副校长徐存拴说。 据了解,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实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将学生分为师资型、学术性和应用型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所谓学术型,即有志于读硕读博,在专业和学术方面继续深造。有志于从教的学生可归为师资型,而有创业和应用意愿的学生,则为应用型。 两个“1 100”是分类培养的重要载体。河南师大联合省内外10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100家企业,建立了“1 100”省级示范性高中协作共同体和“1 100”校企联合协作共同体,前者为师资型人才培养搭建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协作共同体的建设则为应用型学生的培养提供平台。 “半年时间顶岗教学,真刀真枪地实习,和名师一起讲课、教研,不仅了解了基础教育的状况,而且也提高了教学的技能。”100所协作中学之一的郑州一中校长朱丹告诉记者,河南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量身定做”和“按需打造”。 去年,“河南师范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协作共同体”成立,该校与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新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家高新企业签订协议。根据协议,协作共同体双方将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合作进行产品研发。合作单位还将安排学生实习,接收教师到单位参加科研。“以前,我们带学生去企业实习,几乎是走马观花。现在分类培养之后,去企业实习的学生不再一窝蜂,企业能对学校提出课题,而老师带着学生,到企业真正去解决问题。”徐存拴告诉记者。 在个性化培养实施过程中,河南师大从增强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的兴趣入手,在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上做文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分国家级、校级重点、校级一般和院级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和老师指导。近年来,项目带动已成为该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驱动力。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李静雯从入校就进入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本科生创新团队,一开始只是参与资料的整理。但很快,她就发现科研创新的乐趣。“当时,我们小组对肝肿瘤很感兴趣,于是选择了‘从基因转录水平研究大鼠肝再生与肝肿瘤的细胞增殖差异机理’这个选题。”李静雯介绍说,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目前团队已经有了成果,项目小组共有3篇论文在SCI刊物上发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校学生参与创新性项目的人数已达60%以上,覆盖全校各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 创新必须有制度保障。河南师大充分发挥学科、设备和教师的作用,保障项目的推进。该校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0个省厅级重点科研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全部对所有本科生免费开放。学校遴选学术水平较高,熟悉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教师担任大学生学业导师。学业导师以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为平台依托,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同时指导的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不超过两项,并规定指导教师须保证时间参与创新训练各环节。 为了激励大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学校每年还设立不少于100万元的奖励基金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方案可申报教学成果奖,验收结果“优秀”的项目承担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激励了大学生的创新动力。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0 , Processed in 0.08220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