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千红 北京十一学校历史教师,兼任十一学校高中历史学科主任、北京市海淀区历史兼职教研员、区政协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师录像课比赛一等奖、海淀区基本功大赛全能奖、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贺千红的课堂表情。(资料图片) 在大多数学校,历史往往被视为“小学科”,理科生眼中课堂能休息走神的“副科”。 但在北京市十一学校(以下简称“十一”),贺千红老师却要让历史变“大”,让历史课堂直抵学生的心灵。 她是独战风车的“堂吉诃德”吗?她的历史课能超越世俗的浮躁吗? ■赖配根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中学历史就是枯燥的年代数字,苍白的事件经过。 让死的历史“活”起来 学生往往喜欢历史,却对历史课堂、历史教材敬而远之。 贺千红想改变这一切。“我努力让学生——不但文科生,更包括理科生——对历史有兴趣。” 这就要让风干的历史鲜活起来,丰盈起来。 她尝试“以小见大”。比如讲古代农业,她从早餐食品引入五谷。课前她特意到农贸市场买齐了五谷的成品,装在一个小瓶里,带到课堂逐一让学生认识。学生的兴趣高涨起来。他们不但知道了什么是“五谷”,还进一步思考:西周时期,就已具备后世的主要农作物,我们能贡献什么让子孙后代的物质生活更丰富、品质更高?“古代农业”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可触了。 学习“抗日战争”,她会引入民族英雄谢晋元的事迹,娓娓叙述“八百壮士”的英勇抗敌故事。比如引用“八百壮士之歌”:“……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快快赶上那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有了这样的细节,历史便有血有肉了。 这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让历史有“人”味。 贺千红带领学校历史教师,专门为高中理科生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外历史重大问题评说》,提炼出“中西文明的碰撞:鸦片战争”、“艰难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尊重传统、勇于创新:英国崛起之路”、“新国新梦:美国的成长”等16个话题。它们不但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而且促使学生体察历史深处的矛盾、痛苦、思想与人情人性。 “这些东西,是不会见诸考试的。”但如果没有了“人”,历史还能“活”起来吗?贺千红的历史课,大家都说见骨见髓,但最重要的,是见“人”。 历史背后站着“人”。 “百家争鸣”一课,“教材上就是简单讲有这个家那个家”,有些空洞乏味。但贺千红的教学,却把“百家”的生命精神揭示出来。 “我首先出示柏杨《中国人史纲》中的论述:‘大黄金时代是最活泼旺盛、朝气蓬勃的时代。百花怒放、百家争鸣……这些怒放的百花好像生长在火山灰上一样,火山爆发时的震撼固然惊天动地,甚至造成大量伤害,但它喷出的火山灰却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中华人的思想进入无涯的空间,充满了想像力,奔腾驰骋,彩虹四起,处处是活泼的灵性和丰富的生命。大黄金时代是中华人最兴奋的时代。’然后提问:为什么柏杨说‘大黄金时代是中华人最兴奋的时代,处处是活泼的灵性和丰富的生命’?”这一感性形象的材料及追问,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由此她再引导学生走进充满“活泼灵性和丰富生命”的“百家文化”世界。她补充了儒家的观点:“临之以庄,则敬”、“修己以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还有道家的名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品味冯友兰所说道家“游于逍遥,论以齐物,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的精髓。进而理解儒家思想是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道家思想则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超越;担当是我们的社会职责,超越是我们的生命境界。 “百家争鸣”就“争鸣”到了学生的心里。这样丰盈,这样充满生命气息的“活”的历史,怎能不令学生着迷? 仅让历史鲜活起来是不够的 课堂要有思想的“燃烧” 历史的力量,还在于点燃学生的思想:以历史思维洞察过去、思考现实、瞻望未来。 可现实的历史课堂,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贺千红做过一项调查:历史教学之“痛”有哪些?排在最前面的,是“课堂缺乏有吸引力和能引起讨论的问题”、“对教材内容不感兴趣”。一言以蔽之,缺乏思维的含量。 她带领团队打造“兼容兴趣与思维”的历史新课堂,并创建了“创设情境——呈现矛盾——解决问题——反思升华”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一般是提供大量的素材,让学生进入有血有肉的历史情境,为思想火花的迸发创造适宜的氛围;“呈现矛盾”是在提供“新”的立体式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一节课的核心问题,为学生的思维“火上浇油”;“解决矛盾”是带着问号去探秘历史细节、材料,去探讨问题的解决之道;“反思升华”是要从历史中获得启示和教益,每个环节都指向学生思维的激发。 但模式只是为点燃思想提供了可能,关键的是要找到思想的“火种”——“新”的历史材料。 所谓“新”材料,是指那些为学生所未见,并与他们原有印象、认识容易发生碰撞乃至冲突的“素材”。 例如关于宗教,“原来都批判宗教是愚昧的、迷信的。但现在的学生,去过国外的越来越多,他们发现,在欧美人的生活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美国总统从华盛顿到奥巴马,宣誓就职时都手抚《圣经》。这怎么解释?”贺千红没有回避,而是借着讲“欧洲宗教改革”,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深入。她引用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综合体,它还有着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其所呈现的特征处处和某种宗教上的伦理态度相互呼应:勤奋、忠诚,敬业、视获取财富为上帝使命的新教精神,是西方花了数百年时间才酝酿出来的资本主义生活秩序,形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气质和社会心态。让人们看到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精神力量。” 这样的视角、材料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他们的思维受到“刺激”,思想因此而活跃。 常常,贺千红向学生的思维投下的不是一枚“炸弹”而是“集束炸弹”。讲“19世纪的中日近代化比较”,为了让学生深入探讨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她出示了众多学者的不同观点。比如,罗兹·墨菲的《亚洲史》:“(中国)各次改革的尝试,包括‘自强’运动和百日维新,多半是对传统问题的传统式解答……它在过去太长时间里取得了太大的成功,以致无法理解改革的必要或向野蛮人学习的必要。”依田熹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中关于中日文化、社会、教育类型比较对照的观点。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糟。现在才看得明白,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日本并不像中国,没有形成极强大的、坚如磐石的帝国结构……因此,19世纪西方入侵时,与中国不同,日本能作出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反应。” 有了这样的“集束炸弹”,学生的思维能不“开花”吗? 但让学生思想之火熊熊燃烧的,是贺千红带领他们走进历史的深处。 在大多数人眼中,华盛顿是“圣人”,历史上对华盛顿也是“一边倒”的赞誉。但真实的华盛顿是怎样的呢?她给学生讲《独立宣言》开篇的“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宣言最终却删去了对英王乔治三世允许在殖民地保持奴隶制和奴隶买卖的有力谴责。她引用美国学者写的《教师的谎言》一书中的材料:华盛顿、杰斐逊等开国元勋都是“奴隶主”,家里蓄有黑人奴隶。他们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吗,怎么他们起草制定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没有取消奴隶制的条款呢?一个又一个问号在学生的脑海中出现。 她希望从自己课堂走出去的孩子,都能“理性地看待一个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走过的历程”,不偏激,不“愤青”。 讲“改革开放”时,她引领学生深入到历史的横切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置于世界历史的经纬中。“我和学生走进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那时英国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工业革命中心城市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社会问题重重,面临‘道德重建运动’。小说《屠场》描述100多年前,美国也有毒猪肉、独香肠……这不是为我们现在出现的问题开脱,而是要认识到,现代化都要经过这样艰辛的历程。” 历史是理性的,也是诗性的——历史课的最高境界,是要触动学生的心灵。 直抵心灵的力量 贺千红的理想,就是让历史拥有触及心灵的力量。 她说:“历史课要服务学生的人生,关注人事(做事)、人心(做人)、人文(生命品质),引领师生‘精神成长’。” 作为女性教师,除了理性的深度,她还努力追求课堂的情感温度,“对历史我们应怀有钱穆所说的那种情怀——温情与敬意。” 讲“中日甲午战争”,她不是从史料开始,而是从文学切入: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结束后,清华大学赠送他一件书法作品,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呈现谭嗣同的《有感一章》(“世间无物抵春愁”)、黄遵宪的《台湾行》(“城头蓬蓬擂大鼓”)、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等诗,然后发问:“上述诗中所言台湾与大陆分离,是在怎样背景下发生的?”由此引出甲午战争。 课堂于是有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贺千红没有止于营造氛围,而是希望课堂的“内里”也涌动着情感的热流,由此去丰富、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 上“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课,她把落脚点放在人类共同的诉求——和平上。这是极具感性的课的结尾:她出示美国越战纪念碑的图像,并配以语气沉缓的解说:“这是从空中俯瞰建于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好像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这不能愈合的伤痕。人们参观时,从两边缓缓而下,好像走进历史,触摸黑色花岗岩石上5.7万名美国阵亡军人的名字,又从中间缓缓而上,回到现实……纪念碑的华裔设计者林璎说:‘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稍作停顿,她道出本课的主题:“祈愿和平光明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诉求。”课戛然而止。 但学生们不平静了。“他们的情感很强烈,内心产生了共鸣。” 令人难忘的还有“圣雄甘地”一课。这不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关于“心灵方面的东西,高考肯定是不考的”,但贺千红想把仁爱的力量传递给学生。 在基本了解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后,她迅速带领学生走近甘地、对话甘地。学生一开始觉得甘地提倡非暴力,“多懦弱呀!”贺千红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出示爱因斯坦的评价:“后代的子孙将无法相信,世界上曾经活生生地出现过这样的人物。”接着是观看曾获奥斯卡8项大奖的《甘地传》电影节选,“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然后就是逐条呈现《甘地自传》中的名言,并请善于朗诵的孩子把它们念出来:“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躲在大炮后面把别人炸得粉粹,还是能够面带微笑走向大炮甘愿粉身碎骨?”“非暴力是勇者的品质,怯懦与非暴力如水火不能相容。力量不是来自外界的武器,而是来自一种不屈的意志。”…… 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的心灵在震颤。他们不再认为甘地懦弱:“我最佩服甘地被杀前仍用手势宽恕凶手。”“他以一种坚不可摧的勇气去面对邪恶的斗争,以一颗仁爱的心包容敌人。他改变了敌人。”“他不朽的灵魂让我们相信世间真的有博爱存在。” “多年后,学生也许什么具体知识都忘了,但曾经的感动、心灵的震撼却可能影响他终身。”贺千红说,“一个人知道可以以仁爱坚持真理,以仁爱克服仇恨,以仁爱对待他人,这真的非常重要。” “真理既坚如磐石,又柔美如花。”贺千红的历史课,是“思想场”,也是“情感场”,并以柔美的方式直抵学生的心灵。 风格即人,贺千红何许人也,竟让历史焕发如许生命活力、精神魅力? “用面包换水仙花” 她,是一位有纯粹精神的教师。 哲人说: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 在学生眼中,贺千红就是这样“愿意把面包换成水仙花的老师”。 她是风度的代名词。她的衣着,不追逐名牌,但永远是精致的,透着优雅的魅力;她的教室,永远是整洁的,显露出精心与细腻;她的课堂,没有激昂,永远从容不迫,但在娓娓道来中蕴藉着温婉大气。 很多人评价她是完美主义者。但她认为,自己不过是“因为敬畏,所以努力”:在上学时能遇见一位好老师,是孩子和家庭的幸福;学生在最美好的年华与自己相遇,仅此一次,如果做不好,怕影响他们的一生。她以艺术家的眼光,精雕细琢每一节课。作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高中历史知识体系、难点重点早已刻在了心里,可是每次上课她还像初登讲台一样精心准备。“极少有人能像她那样苛刻地审视自己的课件和教学设计。她的课件总是修改到上课之前,课后还在完善充实,永远没有终结版。”她的徒弟张美华说。因为她有更高的追求:她不满足于训练学生考高分,而是“经常站在一节课之上思考课堂”,把教育提升为心灵的事业。 她热忱地欣赏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真诚地说:真羡慕和佩服魏勇老师读那么多的书。她津津乐道自己的徒弟张美华做事用心、主动,“比我做得好多啦!”有一次,她被授予北京市师德标兵的称号,她竟哭了。别人不解,她说:“这个先进我不敢当,我比那些优秀教师还差好远呢!” 她以大爱包容学生。她曾经担任班主任,总是习惯于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比如遇到一个问题学生,你就想,如果他是自己的儿女,你会怎么做。”这样一换位,许多问题就简单了。在她的字典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她的一位同事感慨:“我常常观察她,当别人说起孩子们的种种‘劣行’时,她只是微笑。她总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予以夸大,而他们的缺点再大,在她看来也都是小的。”其结果,就是孩子们在她面前都尽量做最好的自己。 学生背后都称她为“贺美”。她带过一个班,毕业时,学生对她说:老师,你成了咱们班小女生未来努力的方向,对男生的择偶标准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当然是夸大其词,但我由此认识到:教师应该内外兼修,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 她确实爱美。“我从小就爱臭美。我们家三个姊妹,姐姐和妹妹都不爱挑衣服,就我挺爱穿漂亮的。”教师的仪表美当然是重要的,但贺千红知道,更重要的是“思想美”。“学生尊敬教师,主要是尊敬教师的思想。光注意外在形象,课堂上不能解学生思想之渴,学生不会觉得你‘美’。” 怎样才能“思想美”,或者说如何“脱俗”?读书。 对此,至少有3个人对她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位是她的第一个师傅张剑老师,学校的才子,博学多闻。“他告诉我备课不能只备教材上面的东西,教材只是你善于弹离的跳板。”第二位是人大附中著名的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他常说课堂主要不靠技术,最重要的是学科素养、学科根底,所以他提倡多读书。那是好多年前了,他每个月买书的钱就达五六百,我们都吓一大跳。”还有一位是她现在的同事魏勇。几年前,尚在外地的魏勇应聘“十一”,面试主考官是贺千红。“我发现他特别有思想,就问他为什么来北京?他回答自己是来启蒙学生的。我震动了!”是的,作为知识分子,教师一定要多读书,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她努力让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她细读《中国的奋斗——中国近代史》、《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中华文明史》、《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万古江河》、《中国哲学史新编》、《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双重趋向》、《现代世界史》、《西洋史》、《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她尤其喜欢“那些比较有心灵关怀”的书籍,比如毕淑敏、刘瑜、林达等人的著作。 由此,她的课堂才“基于教材,但远远高于教材”,才变得有韵味、有爱心、有情怀、有力量。 她似乎是为当教师而生。 “高中从成都石室中学毕业时,我的成绩排第二,学校有保送名额,问我的想法,我想当老师,毫不犹豫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父母都希望我回成都,单位都找好了,进机关,可我更愿意教书。当时我到‘十一’试讲,试讲完,‘十一’就向北师大反馈:我们特别需要贺千红这样的人。我就觉得像遇到了伯乐。”此后,贺千红就从未离开讲台。 和她一起到“十一”的北师大校友有20人,坚持到如今的屈指可数。许多同学、好友陆续脱离教育口,也有人劝她走,她笑笑:“我在‘十一’当老师,挺快乐。” 她觉得教师这一职业单纯,“‘十一’尤其单纯。在‘十一’,根本不存在论资排辈。她说我获得的各种称号、荣誉,没有一件是我自己去要来的。只要你干活,学校就认可你。” 因为单纯,因为喜欢跟学生在一起,贺千红的心永远年轻。“别人问我的年纪,我说永远二十八。” 当年,爱因斯坦拒绝以色列政府邀请他出任总统时,说:“政治是暂时的,方程式是永恒的。” 对于贺千红来说,教师这个行当就是生命的永恒。 在犬儒主义横行、价值失序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像她这样的“精神贵族”——把心灵生活看得高于一切,让教育超越世俗的功利目标,让课堂散发精神的光芒,让学生的灵魂慕义若渴,为此,“虽千万人,吾往矣”!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09 , Processed in 0.05390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