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公正诚朴铸校魂 求实重效促发展

2013-9-26 16: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4| 评论: 0

摘要: 在美丽的川东北,有一片古老而年轻的热土——西充县。她被命名为中国忠义文化之乡、CCTV中国年度品牌城市——中国最美乡村·蜀地西充。 西充地处川东北丘区,虽然山清水秀,但是资源贫乏;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经济薄 ...

在美丽的川东北,有一片古老而年轻的热土——西充县。她被命名为中国忠义文化之乡、CCTV中国年度品牌城市——中国最美乡村·蜀地西充。

西充地处川东北丘区,虽然山清水秀,但是资源贫乏;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经济薄弱,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县。西充人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艰苦的农耕生活,铸就了西充人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格,同时西充人也萌生了翻身求变的渴望,而他们又把这种希望寄托在读书求学之上。

西充人以读书尚学著称,有“穷不离书”的古训。这种尚学之风,造就了历朝历代西充若干杰出人物,如汉代诳楚存汉的忠义大将军纪信,三国时期有“西蜀孔子”之称的硕儒谯周,唐代华严宗第五代祖师宗密(圭峰禅师),在近现代则有保路先锋罗伦,民盟创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等等。1958年西充被四川省命名为“文化县”。

深厚的文化积淀,厚重的人文精神,为西充教育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而西充中学为西充的“文化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西充中学的前身是1923年创办的西充县立初中,1950年西充解放后,人民政府将私立巴蜀中学和私立育英中学并入县中成立西充中学校,1953年,省政府部门正式定名“四川省西充中学校”,并确定为四川省重点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县人民的支持下,经过历代西充中学人的共同努力,西充中学一步步走向辉煌的今天。如今,她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实验校,其教育质量在本地区名列前茅,获得过许多殊荣,成为巴蜀大地一颗耀眼的教育明珠。她的办学思想,她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都是西充文化的一部分,为西充“文化县”增添了最为厚重的含金量。

办学理念 蕴含民族文化内涵

西充中学又是“文化县”的最大受益者。“文化县”的优质土壤,西充人的吃苦耐劳、艰苦朴素、自立自强、勤奋实干的优秀品质,成为西充中学办学思想的文化源泉,西充人崇教尚学的传统,激励着西充中学一代代莘莘学子不懈奋斗。

西充中学已经历了90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了内涵丰富的办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创立之初,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周勖成制定了“公、正、诚、朴”的校训。

公,即公心,要求做到公而忘私,办事公道,要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谋利益。做到胸怀世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正,即光明正大,品行端正,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作风正派,光明磊落,威武不屈,一身正气。

诚,即诚实不欺,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对人诚恳,笃守信义,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事业,永葆忠义品质。

朴,即朴实毋华,清淳自然,为人厚道,作风朴实,不虚妄,艰苦朴素,永远保持劳动者本色。

在新时期,学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21世纪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校训的基础上,提出“求实重效”。

“求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现代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踏踏实实按教育规律办学,在实践中提出带规律性的认识,在更高层面上指导办学实践。为人处事求实,工作作风求实,教育教学求实,学校发展求实。

“重效”,就是追求实际效果,以实际效果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标准。不图虚名,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重视组织管理效益,重视教育教学效益,重视投资建设效益,重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公、正、诚、朴”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 强调学校要“以德育人”;“求实重效”主要体现了科学精神,强调学校要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强校”。这样,学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德育人,科学强校”的办学理念。而这一理念的内容即是秉承“公正诚朴”的校训,熔铸“求实重效”的校魂,更好地体现了学校的科学人文精神,成为一代代西充中学人高扬的旗帜,形成了西充中学的办学特色。

文化管理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90年的办学历程中,西充中学始终把学校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经历了从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型的历程。

近年来,西充中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机制,打造富有特色的管理文化。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并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最终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这种管理是靠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之间所形成的文化力的互动来实现的。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过去的制度管理中,直接管理人的行为,教职工的一言一行都有制度约束,是典型的法治;目前西充中学正在逐步实现通过管理人的思想来间接的影响人的行为这一新的文化管理方式,即为文治。“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文化,要求学校管理必须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的需求,关注人的发展。人有思想,有意识,有尊严,有需要。管理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管理的过程就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织和调动的过程,这就需要把人的管理置于对人的尊重、信任上,将管理制度置于人的“自觉”上。为此,学校用柔性政策创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文环境,力争使师生心情愉悦,工作学习有动力;用刚性制度建立一个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刚柔并济,相得益彰。

学校的做法是:

首先,在思想上求得广大教职工对管理目的的认同。

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凝聚了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的思想、原则和方法,目的是使每一个教职工都能更好地学习、生活和工作,是为了学校有序、协调、和谐地发展。达成这种共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其次,充分发扬民主,让管理制度成为教职工的共同意志。学校通过每年一次教代会使广大教职工充分享受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学校领导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把治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愿望,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最后,吸引教职工参与管理,变规章制度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学校遵循“公正诚朴”的校训,每出台一种规章制度,先抓宣传学习,让师生明了是非。而对那些违犯规章制度的人也要做好工作,“颂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学校动员、组织师生参与学校管理,使他们在严格要求别人时,也严格要求自己,在参与管理中学会自律,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德育为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德育人”是西充中学育人的根本理念,“公、正、诚、朴”是西充中学育人的首要目标。

“育人先育德”是西充中学历来的办学传统。在西充中学的前期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公民教育,“公、正、诚、朴”的校训,就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公民教育又增添了新的内容,构建起“以生为本”的德育文化。学校的做法是:

第一,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员育人机制。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开展了“九五”国家重点教育科研课题—“构建全员育人的育人机制的途径和方法的实验研究”。通过研究,逐步形成“学校—年级—班级—学生”和“德育处—共青团(学生会)—学生干部—学生”德育工作的两条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机制,以及抓好个别典型学生的教育工作,即“点、线、面”相结合的德育机制。同时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环境建设,做到德育工作的序列化、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成就未来。西充中学抓养成教育首先抓学生对行为规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每一种行为规范对他们人生的意义。其次抓行为规范的遵循。同时建立行为规范养成的表彰制度,促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西充中学历来重视环境对育人的影响。学校重视校园内部的环境建设,力求让“一切物质为育人说话”,无论是道路和房屋的命名,还是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无论是花草树木的配置,还是色彩的搭配,无不“物化”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如今的西中校园,厚重的文化积淀与全新的校容校貌相得益彰:建筑造型展示美的内涵、道路设施蕴含美的寓意,庭院花园展示美的内容;教室里、走廊内、广场上,名人名言、名师名画、名言警句;报刊、专栏里妙笔美文;广播、影视等多媒体展示奋发向上的内容……学生在校处处都能受到美的熏陶,处处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可以说,在西充中学,教育无处不在,德育无时不有。

第四,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

早年,周勖成校长就提出要针对“当前是抗战的时代,西充是农村社会,学生是纯朴青年”这些特点来培养学生,开展生活自理、校园管理、开荒种菜、栽桑养蚕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教育。

现在,西充中学仍然重视针对学生特点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专题报告、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通过升国旗,唱国歌,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演唱爱国主义歌曲,读书征文,演讲辩论比赛,军训和入学教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及社会调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扶困济残活动,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活动,通过成人宣誓仪式、先进青年表彰奖励、入党和入团积极分子示范带头等途径,使德育的形式更多样、德育的途径更全面,德育的内容更具体,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实在,更富有成效。

第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全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校长、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是教育骨干,全体教师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收集一些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作教材,师生现身说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以及升学、就业等的心理困惑、障碍和问题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学校被评为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学校贯彻新课改理念,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彻底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让教师成为优秀的“导师”。学校提出一要坚持“四凡四不”,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二要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课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神投入,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其次学校着力打造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课程文化。

早年,巴蜀中学提出“课业普遍化”,把学生将来的生活内容列为教学内容,包括农村经济常识、农业生产常识、农业法规常识、土地丈量常识、田赋计算方法等等。教师自己收集素材,编写教本。在最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校一方面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同时又根据课改要求,积极开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学校编辑了校本教材《西充地理》、《西充历史》、《西充方言》,开设西充人文、地理、生态环境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课,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怀。同时,学校还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生兴趣学习活动,学生艺术团、管乐队、书画院、文学社等活跃在学校内外,开展射箭、体操、航模、柔道、摔跤训练,机器人教育和女子足球训练。近两年,有10名学生进入国家射箭集训队,5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机器人竞赛中获奖,还在全国、省、市的各种竞赛活动中捧回大奖若干项。素质教育在西充中学全面开花。

校本培训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西充中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成长机制作为根本,把培育教师成长的优质土壤作为重点,使每一个教师都能从这片土壤中吸取营养,发展成长。首先,给一条激励教师学习成长的“鲇鱼”。第一是做出多种规定,促使教师努力学习。学校规定了教师必要的学历、继续教育时间、基本职业技能达标、名优教师必须承担指导新教师的任务并接受考核等等,这些规定促使教师去学习。第二用考评来促使教师学习。包括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常规、班主任工作、教育科研以及教研组、年级组工作等等,平时对教师进行认真的考核,年终期末按方案对教师逐一考评,考评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职、绩效工资的分配挂钩。考评促使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第三是建立竞争机制。学校改革用人制度,因事设岗,因岗聘人。先对每一个岗位提出基本要求,教职工全员竞聘上岗,所有人员在受聘期间都要接受学校的严格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全员聘任制和按劳分配,使学校出现了你追我赶的感人局面。

其次,“名师工程”培养名师。其做法是:第一,通过“继续教育”和“校本研修”,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名师”出现培育肥田沃土;第二,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为“名师”出现搭建高位平台;第三,名师引领培养名师,将在教育教学中崭露头角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与老名师结成“师徒”关系,明确各自责任,定期开展评价,名师带高徒,高徒出名师,学校名师队伍代代相传,发展壮大。

最后,培育和营造教师合作意识和氛围,为教师成长提供优质土壤。配合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的集体教学研究,由一个主讲人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备课组全体成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形成一种教学方案,然后分别实践,再进行总结评课,实践提高。集体备课制度,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优秀教师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得以迅速成长。

求实重效 继往开来科学发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开办之初的西充县立初中选址在一座清光绪年间重建的大佛寺。

解放后校舍后几经扩建和撤并,到1980年时,占地仅36.2亩。学校办学条件很简陋,没有标准的运动场,没有现代化的教育设备。校园道路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学生住宿一间房要密密摆放二十几张上下床,几十个人挤在一起,房间没有专门的厕所和洗漱间,也没有澡堂,房前只有一排水龙头供学生洗漱。

80年代,学校建造了两栋三层教学大楼共27间双面采光的教室。修建了二层实验楼,才使学校有了些现代化气息。

1999年后,学校进入历史上第二个快速发展时期。收回划出去的操场,校园面积增至60余亩。2001年兼并实验中学,校园面积增至96亩。修建了六层学生公寓,新建了两层楼的学生食堂,改造修建了3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修建了集办公和实验为一体的五层实验楼。

2003年,为创建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优质高中的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出“整体迁校”的构想。2005年2月,成功实现整体搬迁。一片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建筑群,屹立在文笔山麓,莲花湖畔。新校区功能完善,设施超前,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高标准配置的学生公寓、食堂、超市;标准塑胶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一应俱全。建有校园网络总控系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多媒体数字教室、计算机网络室、通用技术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演播厅、校园电视台,为师生们创设了“全省一流”的教学环境。

90年前,学校只有一所寺庙几间禅房,百余师生;现在,学校占地面积242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6000多名师生员工。90年来,秉持“公正诚朴”的光荣传统,西充中学在艰难曲折中执著地走过了一条求实重效的发展壮大之路。

九十年薪火相传的忘我坚守,九十年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为西充中学积淀下弥足珍贵的辉煌与荣耀。9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其中最为卓著的有历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西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的于江震,原林业部部长杨钟,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何平、著名稀土永磁专家、发明家李国坤,获得国家特殊津贴的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耀宗,长江学者李波等。还有一大批西中学子奋斗在祖国各条战线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实验先进学校、省校风示范校、省实验教学示范校、省贯彻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绿化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省招飞工作先进集体、省生态人居活动园区、省示范食堂、省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面对成就和荣誉,“公正诚朴“的西中人永不满足。学校充分利用与重庆巴蜀中学的渊源关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依托名校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鹰击长空的气势,迎接新的挑战,为把西充中学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全国闻名的现代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西充中学正乘着办学九十年的东风,沫浴着乡土文化的芬芳,迎着教育改革的朝阳,豪情满怀,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08 , Processed in 0.05402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