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无论是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还是改革时期“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杨建义 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这种信心的根基在人民,这种力量的源泉在人民。保持这种信心和力量的坚强保证就是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是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所得出的历史经验和胜利保证。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打碎了一个“天朝之梦”,却唤醒了另一个“中国梦”——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了这个梦想,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经历了百年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他们曾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洋务运动”实现富国强兵之梦,换来的却是惨痛的失败,因为他们眼里没有看到群众。他们曾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换来的却是封建统治者的无情镇压,因为他们害怕发动群众。他们曾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换来的依旧是四分五裂、水深火热的旧中国,因为他们没有依靠群众。相反,在探索和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群众路线让中国共产党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从大革命失败的腥风血雨到红色根据地的星火燎原,是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力量;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历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的崛起,是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了延安革命根据地;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冉冉升起,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中国革命的胜利;从结束10年“文化大革命”到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传奇”,是人民群众用手印开启改革开放的进程。无论是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还是改革时期“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 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决定了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关于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决定了必须“一切依靠群众”;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决定了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站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历史节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任重道远,跨越民族复兴之路的万水千山依然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必须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党的群众路线是融合民族梦、国家梦、个人梦的根本方法和动力保证。“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对个体的强调迅速在社会价值谱系中全线展开。这种态势可以造就人人都是“中国梦”的“筑梦人”,人民群众的“小我”之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不竭动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融合民族梦、国家梦和个人梦的根本方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让每一个人的梦想中更多秉持全局观念,更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凝聚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汇聚起实现“大我”之梦的磅礴力量。 党的群众路线是应对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武器和作风保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过程中趟过深水区的“船”、踏过地雷阵的“桥”。“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仅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危及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实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赢得民心。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自觉抵御风险,主动应对挑战,增强执政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08 , Processed in 0.06186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