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召生 新学年开学不足一月,围绕在“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的硝烟还没有散尽,另有一所位于偏僻山区的复读名校又被媒体曝光。据报道,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近年来高价“购买”已考上大学的优质复读生源,以冲击来年的高考“状元”,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并由此形成了一条稳定的“复读利益链”。 “高考工厂”、“复读利益链”的存在,加剧了应试教育,严重影响当地教育生态的平衡。这种用办工厂的思路来办教育的方式,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规律,竟然还被一些学生和家长追捧,其深层原因值得深思。 毛坦厂中学、广丰中学等复读名校的出现,从教育规律上看是极其不正常的,但却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存在。当前,找准这一现象的病因并对症下药,不仅有利于“高考工厂”问题的真正解决,而且将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有人将“高考工厂”的出现归因于评价机制的问题,认为随着高考评价机制的改革,“高考工厂”现象就会必然消失。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天真。且不说高考改革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即使我们真有了那么一套较为完善的高考招生制度,在目前的社会现实环境中,也很难避免补习热、复读热等现象产生。我们不妨环顾周边,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或我国香港地区,高考招生制度相对完善,不也有补习热吗?即使是在美国,不也还有“虎妈”现象吗?因此笔者认为,“高考工厂”的出现,更多应该从高考之外,甚至教育之外找原因。 一是就业因素。这基本上是一个连锁反应:社会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就业门槛提高——大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和学生追逐名校——复读热。对农村大学生而言,家庭因素在就业上基本处于劣势,他们只好借助于名校为自己的就业加分。这也是许多农村学生不愿意就读二本以下高校,而选择复读的原因所在。复读本身存在风险,但和读了大学却找不到工作相比,他们宁愿选择前者。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存在学历歧视,非“985”、“211”高校不要,单位之间的工资待遇又相差悬殊,更促成了农村学生“赌一把”的心理。 二是社会评价。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大学毕业生个人,目前的社会评价都有比较严重的功利色彩:出了高考“状元”,就是好学校;有了名校身份,就是好学生。至于“状元”是怎么得来的,名校学生到底是否名副其实,倒没有几个人去真正计较。于是,学校千方百计想出“状元”,学生千方百计往名校钻。“高考工厂”由此产生。社会评价的背后,其实有着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影响。这也是近年来高考升学率越来越高,农村学生升学之路却似乎越走越窄的原因所在。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复杂原因,光对那些选择复读班的学生或“状元”穷追猛打,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每一位在复读名校就读的学生,都是一个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活生生的个体。 然而,即便是如此复杂的局面,也不足以作为各级教育部门不作为或逃避责任的借口。当前,教育部门急需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杜绝高考前买卖“种子选手”,维护学校间的公平竞争。二是斩断“复读利益链”,回归教育的公益属性。三是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休息权,公开学校的办学实情,让家长和学生自由选择。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08 , Processed in 0.05993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