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徐群渊出生于江苏武进。1963年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毕业后,到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工作;曾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解剖系研修,获博士学位,其间还在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进修。1985年至2002年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1988年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和北京市神经再生与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及人体解剖学科教工作。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和教学奖。获得过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劳模、北京市“孟二冬式”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年过七旬的徐群渊人生中经历过很多选择。上大学时,他选的是别人不愿意学的解剖学;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并有机会留下时,他选择回国任教;与国外机构合作遭遇技术封锁时,他选择自力更生;担任校领导后,他选择坚持给本科生授课…… 徐群渊说,“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也是‘神圣’的职业,优良的‘师德’是教师从业的基本要求,师德的修炼应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徐群渊觉得,师德中应该有爱。他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教师,徐群渊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特殊的爱。每年新生入学,徐群渊教授都要向全校研究生讲“如何当一名合格研究生”,从一开始就摆正导师与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新型师生关系。他对学生一向宽严相济,他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指导学生时,他总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高知识修养,在研究方向上给予指导。当学生们实验上遇到什么技术问题,他就会放心上,但他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找到各方面资料让学生扩展视野。他同时又是要求严格的。学生反映,“在批改论文时,徐教授连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不放过”。看到徐教授已经高高弓起的背还在为自己登高查找资料的身影时,学生们心中酸酸的;看到自己桌上厚厚的资料时,学生心中又是甜甜的。 徐群渊觉得,讲师德就意味着为人师表,身正为范。从中学起,徐群渊就对生命、人体、医学充满了憧憬,立下了献身医学的宏愿。参加工作之初,他主动选择了工作艰苦、教学任务繁重、很少人愿意从事的人体解剖学科。当时学校初建,教学条件严重不足,工作任务又比较繁重。但在“做一名好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支配下,他的干劲十足。白天政治任务比较多,他就利用晚上时间抓紧做尸体解剖、精读俄语经典解剖学原著,还自学英语、拉丁语,充实自己,提高业务水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他自己花钱购买外文图谱,一套上、中、下三册的图谱几乎用掉他当时一个半月的工资。他还发挥绘画特长,自己绘出各种图解和练习题,制作标本、模型和挂图。每次解剖课之前,他都会把自制和买来的图谱放到解剖台边,给学生带来生动直观的参考形象。他在教学工作上的倾心投入和认认真真做学问的态度,不仅得到了前辈和同行的肯定,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徐群渊在校内外承担着诸多角色,但他在繁忙的工作中始终珍惜和坚守着自己的教师身份,一直未曾离开过心爱的讲台,即使在担任首医校长的十几年里,他也始终坚持为本科生开坛授课。在他眼中,三尺讲台就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作为教师,他要求自己做到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能够与“观众”——学生互动,通过满足“观众”求知要求和符合科学规律来“征服观众”,通过“舞台”的魅力来展示学科的重要性,力求授课有丰富的信息量、严格的科学性和生动的趣味性,着重提高“观众”的悟性,而不是一味地“满堂灌”。 他的学生王颖说,徐教授的课打动同学们的不仅仅是他精湛的讲课艺术,同学们收获的也不仅仅是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让学生们深受教益的是他严谨认真、淡泊名利、“沉得下去”、“钻得进去”的治学治教风范。王颖说:“他教给我们的首先是对科学的态度,没有浮躁肤浅,没有急功近利,有的只是对科学的执着,扎扎实实,求其本质。”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高才能为师。徐群渊认为,讲师德还意味着在作为教师在专业上要有更高的追求。他说:“做一名老师的前提是要有研究能力,要给予学生‘一桶水’,自己先要有‘十桶水’。” 不论是在政治运动频繁的“文革”时期,还是现在七十高龄的古稀之年,他都始终不曾放弃学习。有学生感叹到:“徐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头脑简直就是一台电脑。”有了这些丰富的知识储备,他的授课内容往往融合了哲学、文学、美术、历史等多学科知识,教学形式更活泼多样,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徐群渊长期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工作。他与同事们在国内较早建立起了先进的“神经束路追踪技术”平台。在与美国合作建设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时曾被迫中断,他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带领大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如今,首医的神经生物学科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精品课程,人体解剖学科成为北京市优秀重点学科。依托学科实力,首医率先建成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神经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与临床科室一起成立了国家教育部门神经变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在近半个世纪的不断钻研中,徐群渊教授收获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要论文被SCI检索逾千次,多次参与国际交流;主编和参与编写的专著、译著、教材20部,主译了世界知名巨著《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第39版,并先后获得11项省部级科技奖。 转眼,徐教授已经在教育战线工作了近50个年头,现在首医的学生们仍然可以经常在校园里见到他谦逊的身影,仍然可以在课堂上听到他和蔼的声音。他们从徐老师亲切的微笑和温和的目光中,感受到一个老教师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剑 松)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08 , Processed in 0.06613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