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丁小莺 又是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时候了。从国内报纸和微博的表现看,自然比去年平静得多。其实,淡淡地旁观,倒也不失从容。莫言获诺奖一年来引起的强烈反响,释放了中国人积累多年的焦虑和渴望,也透露出各界的文化心态,以及诺奖评委会和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和中国文学的微妙态度。 他者的目光 莫言获奖,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颁给中国主流作家。国内各界对这个事件的态度,归纳起来不外乎四种。一是喜。莫言名至实归,中国文学终于得到世界的承认,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将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二是喜且意外。虽然莫言也好,中国文学也好,都值得这个奖,但鉴于诺贝尔文学奖对政治异见者的偏爱和意识形态成见,接受中国主流作家,时候还没到。三是平静。给了就给了,应该表现得淡定。四是忿恨。既针对莫言,也针对诺奖评委会。这种观点认为这是违背了“普世价值”,是对原则的背弃,是作家人格和诺奖的堕落。这第四种态度,主要是网络上一些声音。 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色彩,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区域、种族、伦理、年龄等各种因素也都可能影响评委会的决定。为什么给莫言呢?有人说,这是文学的胜利,诺奖淡化了政治性,突出了文学性。也有人说,这背后的力量仍然是政治,由于中国逐渐变得强大,中国文学日益变得不容忽视,诺奖终于迈出大胆的一步,改变此前僵化的做法。不管是哪一种力量的推动,诺奖授予莫言,将促进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这是包括著名文学批评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内的国内文学界、学者公开发言中比较一致的看法。 然而,误读和隔阂,也依然深重,颁奖前后西方一些媒体的表现都在表明这一点。许多西方媒体对于把文学奖授予莫言不满。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马悦然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瑞典媒体根本没有读过莫言的东西,他们对莫言的批评,内容就是他是共产党员、他是作协的副主席、他抄写过毛泽东延安的讲话。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报纸,也有类似的批评。它们言下之意不过是指责莫言为什么不反政府。这是一个文学奖,许多文章却在谈政治。 文学有社会批判的传统,当然和政治有关。那些媒体的问题,并不在于谈政治,而是在于它们谈政治的方式。莫言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和作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历史和时代的看法,包括对社会问题的批判,这不容易为西方媒体所理解。从这些媒体文章看,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丰富和复杂,似乎超过了它们的理解能力,或者它们根本就缺少尝试理解的胸襟和眼界。 不仅难以理解中国的政治,西方似乎也不容易理解中国的文学。英国路透社的评论称莫言受到马尔克斯、劳伦斯和海明威的影响,法国《世界报》在莫言的作品中看到拉伯雷式的粗犷。西方只能从自己的作家和文学传统来进入莫言的文学世界。但是,莫言的作品中那些接中国“地气”的部分,西方到底能理解多少呢? 做好自己的事 我们一直活在西方这个“他者”的目光之下,渴望被理解、被肯定。他者的目光却充满误读和隔阂。越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中,越是希望得到认可,越容易不自信。为什么那么在意诺奖?它的欧洲中心主义的传统,它的局限,我们又不是不知道。 然而,我们的诺奖情结,却不是通过心理建设就可以消除。这与历史有关。晚清以来的积弱积贫,沉重打击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也与现实有关。诺奖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这是事实。在世界文学的生态和话语权组成中,西方的优越地位是既成的,不容易在短期内改变。对诺奖的焦虑和渴望,也不能通过自我说服来消除。文化自信的问题与国力相关,因而也只能通过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来逐渐确立。好在莫言得奖了,下一次再有中国作家得奖,我们大概不会那么兴奋了。 有的观点认为,莫言获奖还将产生一个良好的影响,即提高社会对纯文学的关注度,促进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这恐怕只能是一些文学爱好者的一厢情愿。就社会关注度来说,纯文学的黄金年代也许已经一去不返。纯文学的边缘化有社会、历史方面的更深刻的原因。例如,它的社会批判的功能、作为公共交流的平台,被其他渠道取代。这不是莫言获奖能改变的。获奖注入的“兴奋剂”,其效用恐怕不会长久。 热闹过去,当代文学还得甘于边缘。纯文学肯定是有它的价值的,但也没必要让整个社会来关注吧?诺奖得了,焦虑缓解了,当代文学正好从此走出诺奖情结,从从容容地做自己的事。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07 , Processed in 0.06502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