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承担文化传承使命 培养一代优秀新人

2013-10-31 16:2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7| 评论: 0

摘要: 非物成果奖集体工作照 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项目——抬工号子参加重庆端午周演出 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示意图 传承课程结构与内容示意图 2003年10月17日,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经过长 ...

非物成果奖集体工作照

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项目——抬工号子参加重庆端午周演出

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示意图 传承课程结构与内容示意图

2003年10月17日,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经过长达三年的讨论和修改,大会通过并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志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静态遗产与活态遗产并行保护的新阶段。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就批准并加入了这一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中华大地全面铺开。

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公约》的一个月内,在重庆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简陋的会议室里,由时任学校党委书记、院长牟延林教授亲自主持,一群怀着文化梦想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对刚刚颁布的《公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何在?”“当代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怎样自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兴概念,从不同学科、不同关注点出发的问题接踵而来。但遗憾的是,当时的国内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我们自己来开展研究!”牟教授的提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于是,在那个黄瓜山下、卫星湖畔的简陋小楼里,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组成立了。

谁也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更没有想到的是,当初那个悄悄成立的课题组,在短短十年间,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论文近400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仅有的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更是标志性地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回望十年来路,汗水与欣慰共存,荣耀与艰辛同在。当年的尝试,已经结成了累累硕果;曾经的探索,已经转化为学校的气质。

十年研究促成了认知的升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基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关乎大学生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养成和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的重大命题。

十年实践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将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之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要求,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教学,又拓展了当代高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领域,开辟了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新路径。

2003年以来,以牟延林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出于“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当代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围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传承,以培养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大学生为目标,以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支点,构建了集传承理念、传承课程、传承方法、传承资源、传承评价五大系统为一体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为“大学生 传承者”的传承模式,十年建设,成效显著。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积淀而来的丰富多样的知识、技能与实践,又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情感和理想,它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又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由此,项目组旗帜鲜明地提出和确立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中国”的文化观,并以此为引领,开始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系统性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身份与国际视野是高等教育必须同时承载的两个维度。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诉求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视角,项目组创新性地提出和确立了“培养具备优秀中华民族品格大学生”为目标的教育观,培养目标实现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合二为一,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大学生 传承者”的传承模式。

在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课程化是体系建构的中心工作。依据体系目标,项目组确立了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体,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延伸的建设思路。

教学资源突出科学性与原生性。一方面依托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实现研究成果向教学运用的及时转化。学术理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学理上自觉认同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上一改传统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严重欠缺的现状,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和学生“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纳入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本人的精神和情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知识素养,促进学生品格养成的目的。

通过融合、改造和开发等手段,体系构建了理论性、传习性、拓展性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理论性课程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指导,融学术探索、田野实践、教学研究成果为一体形成的以国家精品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为代表的通识课程群,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审视提供新的理论工具,并拓展学生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视野。传习性课程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校园,通过传承人口传身授、学生拜师习艺的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目前开设的传习性课程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铜梁龙舞》、《梁平木版年画》、《秀山花灯》等。拓展性课程是通过素质展演、田野考察、保护实践、课题研究、创新转化等途径,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直接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拓展。

理论性课程突出系统设计与专题讲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即以精心制定的教学大纲为统揽,教师选择与教学大纲中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同的专题进行团队接力式的课程教学。理论性课程授课,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切实保证了课程的思想深度和学术水准。

传习性课程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规律,形成了“传承性学习”与“生活化实践”相融合的授课方式:即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入校园、进课堂,技艺传习实现课堂讲授与口传身授的有机结合。同时,强调教学资源来源于生活,教学目标达成在于回馈生活,实现技能培养、社会实践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合而为一。

拓展性课程突出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采取导师制与项目制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以项目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为导师,遴选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各类项目,通过多种渠道向全体师生公布,吸纳项目成员,推进项目开展。拓展性课程实现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加速了学生素质外化的进程。

教学团队:在教师资源上,形成了以项目组为教学中坚,以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为学术支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实践指导,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涉及学校大部分专业,由此,除了核心课程的专职教师外,学校相关专业70%的教授都参与了课程体系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了学术研究梯队与教学团队的合二为一。

依托与重庆市文化部门共建重庆文化遗产学院的优势,学校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都聘为了传习课程专业师资。其中包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刘氏针灸疗法”传承人、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光瑞,“梁平年画”传承人徐家辉等共46人。

教学条件:在教学条件上,投资325万元建立了国内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和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等实践教学条件。在实践基地上,一方面将重庆全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笔作项目纳入了实践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支点的引入,又将教学空间拓展到了祖国的广袤大地。

课业考核方式:围绕“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教学对象,形成了“一次调查、一个报告、一篇论文”的“三个一”的学生课业评价方式,并以师生田野调查成果为基础绘制了首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导航图”。并以此为基础,促成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由理论思辨为主转向亲身体验为主的突破性变革。

体系运行评价:体系坚持教—研并进的建设思路,前期独立设立教研室与研究中心合署统揽课程体系开发,后期成立重庆文化遗产学院和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合署深化体系建设;体系构建遵循“策划—实施—监控—改进”的工作路径,形成了硬评价与软评价相结合,包含指导思想、条件建设、实现路径、实现效果四个一级指标的内部审核系统,保障了体系的持续改进。

十年来,重庆文理学院所构建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集传承理念、传承课程、传承方法、传承资源、传承评价五大系统为一体,形成了“大学生 培养者”的传承模式,开启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系统性纳入高校教学的新思路,为当代高校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拓展了新的领域,为当代高校深化文化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体系着眼中华文明传承,立足高校人才培养,提出并确立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中国”的文化观和“培养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大学生为目标”的教育观,实现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文明传承与品格养成的圆满结合,立意深远。课程资源引入了新理论研究成果,纳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和学生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教学内容突出了科学性和原生性,既保持了学术高度,又激活了学生情意,有效促进了培养目标的达成。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入,突破了目前第一、第二课堂的划分;“传承性学习 生活化实践”的传承方法,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互动相生;“一次调查、一个报告、一篇论文”的传承效果评价方式,引导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的选课学生达3219人次,学生田野调查分布22个省、市、自治区,提交田野工作图片13万余张,音像资料4万余分钟,形成田野调查报告2000余份,直接参加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竞赛、征文等活动1340余人次,518名学生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毕业论文写作,参与各项活动的学生达12000余人。课程体系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满意度评价平均高达95.12%。在课业调查中,有学生说:这门课,让中华民族文化在我们心中活了起来。有学生说:这门课,让我第一次这么深入而仔细地贴近了我自己的家乡。四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师生考察队迅速奔赴灾区,形成长达20万字的《四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调查报告》,为灾区文化生态重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学习,体系实现了向不同专业的延伸。其中包括:化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参与了“传统造纸术”的弱污染调查和防蛀特种包装纸张的还原性生产;数学、物理专业的师生设计和改良了传统益智玩具;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参与了许多古镇文化空间重建方案的规划;旅游专业同学参与和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导游、解说工作;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木板年画创作作品和动画专业学生的剪纸动画、水墨动画作品频获省市、国家奖励;音乐学教师创作的川剧作品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表彰等等。

近年来,重庆巴南区、永川区、梁平县等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均在我校选拔与招聘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毕业生,“大学生 传承者”的传承模式实现了由素质养成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拓展。

课程系统开发成效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被评为文化素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仅有的一门国家精品课程。

校园文化建设异彩纷呈: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广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物质环境人文化,精神理念实物化》、《多彩周末,缤纷校园》项目分别于2007、2008年获得国家教育部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优秀奖表彰。

社会实践活动屡获殊荣:师生参加北京奥运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故事展演活动,获得北京奥组委、国家文化部门最佳策划奖与最佳组织奖之一。

体系成功实现在高校有效运行的同时,积极向相关领域延伸。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部门共同携手创办的重庆文化遗产学院,成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培训中心,承担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教育传承师资培训项目,成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目前,重庆已有13所中小学成为本体系向基础教育延伸的实验学校。通过我校承担的农民工素质提升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正逐渐成为帮助农民工再就业的一个有效措施。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与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验中心,已经成为重庆市重要的地方性文化传承空间。目前,已经接待中小学参观团3000余人次,国内外参观考察100余场次。

自2006年以来,牟延林教授在《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上主持开设我国高校学报中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目前,该专栏所发表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索引和转载的比率已经超过50%。

2008年4月,由牟延林教授发起并主办的“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会上,专题报告了项目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建设情况。国家教育部门、文化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100余名知名专家对项目组的探索与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

在实践过程中,重庆文理学院自觉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构建了“保护中心”、“研究中心”、“项目中心”三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机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委托重庆文理学院起草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调研报告”,拟订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建议案)》、《后移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提供了决策咨询。受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民宗委等单位委托,承担“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抢救性工程方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秀山花灯”推广转化方案、相关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案的拟订等工作。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会长周远清、国家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等领导与专家对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给予了诸多的关注与支持。国家教育部门相关领导指出:“这个探索很有价值,值得学习”;刘献君教授亲笔题词“特色就是水平”;乌丙安先生在中国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重庆三峡大讲堂《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主题报告中指出:“重庆文理学院专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领域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值得肯定”。

一个大学生的背后是他的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万个大学生家乡的背后,就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中国。可以预见,随着“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推广,随着一批又一批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现代大学生的成长,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林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06 , Processed in 0.06049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