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乐风、罗嘉穗校监为考取名校的学生颁奖 “1 1主体建构”教学模式 广东顺德地处珠三角腹地,自古是文风鼎盛之所、经济富庶之地。改革开放后,顺德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综合改革的试验区。“敢为人先、勇于改革”的顺德精神,积淀深厚的岭南文化,培育了顺德教育的肥沃土壤,也孕育出罗定邦中学这朵充满生命力的教育之花。 罗定邦中学的前身是肇始于1963年的顺德大良中学。1995年在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及旅港乡贤罗定邦先生捐助下,选址顺峰山麓重建,始称罗定邦中学。五十载风雨兼程,罗定邦中学由一所农村中学升格为省一级的现代化普通高级中学,教学改革是其不变的主旋律,为其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在创办初期,她只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初级中学,却酝酿了一场后来闻名全国的语文“反刍式”教学改革;1985年,她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迁校新址,迎来新的发展;在新世纪的课改大潮中,她再次异军突起,成为域内课改先锋,办学质量突飞猛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先后经过8位校长的励精图治,罗定邦中学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了进一步突破发展瓶颈,锐意进取的罗中人坚定地将课改引向深水区,打造出升级版教学模式——“1 1主体建构”模式。罗定邦中学开始驶上内涵式发展的快车道,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在本地区名列前茅,办学效益和品牌效应更加凸显,获评全国教科研先进学校、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等。罗定邦中学成为顺德教育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在珠三角上空熠熠生辉! 科学管理:营造和谐人文氛围 学校作为知识的宝库、文化的殿堂,其制度管理应体现出科学化、人性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全面提出“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思路。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 同时,学校大力倡导“尊重、理解、包容”的管理理念,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加强校本教研,探索出一条“教师工作与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路子。 制度建设方面。级、科组长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力量,担负着十分重要的教育角色。学校创新级、科组长竞岗制,让干部来自群众,真诚服务群众,营造出“公平、公正、公开”的校园精神文化。实行学校制度上墙的做法,让学校纳入“有章可循”的规范化管理轨道。竞争与激励,规范与创新,为管理制度增添了活力。 师德建设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建立“罗中讲坛”,举办师德教育系列专题讲座,开展“爱与责任”主题系列活动,深入学习实践办学核心价值理念,提高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教育教学艺术技巧,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铸造高尚师德师魂。 专业成长方面。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成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改革的根本保障。首先,改革创新,理念先行。学校充分意识到理念更新对课改的重要作用,立足于校本教材开发,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用常规化的校本培训确保教师专业成长的养分补给。如时间长达两年半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封闭培训;组织到全国课改名校,范围几乎覆盖全校教师的学习考察等。老师们把学习培训当作一种福利,抓住一切机会加油充电,积极主动地接受先进课改理念的洗礼。其次,学校借力“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建立人才层级培养制度,设立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工作室等递进式培养系列。建立“3年成长、6年成熟、10年成才”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师徒结对子等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立足校园,通过各种专业能力大赛,为广大教师搭建宽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形成互学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罗定邦中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校园。 业余生活方面。教师的身心健康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学校提出“用心工作、开心生活”、“健康第一、运动至上”的绿色理念,为老师们精心定制了“健康套餐”。积极组建各种教工文体协会,充分利用毗邻顺峰山公园的地理优势,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引导广大教职工投身自然,放松身心。组织各种节日文艺活动,举办教职工季度庆生会,开展青年教师对外联谊活动,组织每年一次的体检。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师的压力得到释放,温馨而贴心的关怀增强了教师的归属感。 自主学习:点亮学生快乐课堂 处于历史发展机遇期的罗定邦中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深度推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这场改革由校长亲自挂帅,以全国课改名校为师,以校情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国家级课题“普通高中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环节行动研究”的教学科研同步进行,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最终形成了罗定邦中学“1 1主体建构”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自己主动去建构知识。 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明确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罗定邦中学确立了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打造和谐快乐校园。这一理念旨在以生为本(主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是罗定邦中学办学理念的内涵,也是课改的出发点。 模式内涵。罗定邦中学“1 1主体建构”教学模式,目标取向在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借助教材与导学案,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1 1”,有五层含义,分别包括教学理论的“建构主义 主体认识论”、“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课型模式的“自主学习课 展示点评课”,教学内容的“课标教材 导学案”,学习形式的“个体自主 小组合作”。 操作流程。罗定邦中学“1 1主体建构”教学模式的基本做法是:在分层基础上,课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编排座位,用导学案的方式,借助自主学习课和展示点评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当堂检测等环节,自主建构起知识体系。该模式主要突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探究与合作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学习,由个体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课程创新。为配合课改,学校大胆进行课程结构创新。在确保体育、音乐、美术、电脑课、综合实践课、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等国家规定的课程全部开齐外,每天最后一节设置为学生活动课,晚修最后一节设置为学生自主复习课,其余课时均设为自主学习课或展示点评课。这种课程设置,真正实现了学生既能充分完成课前预习又没有课外作业,既有高效的课堂学习时间又有充分的课外活动空间的目标,使学生德育、智育得到充分发展,在快乐的课堂中畅想青春、放飞梦想。 课改成效。革故鼎新式的课堂教学改革使校园焕发出无限的活力。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实现了“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转变。教师从课改中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第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显著增强,经历课改的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往往具有更强的表现力。第三,各种非智力因素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教师、学生均衡化发展趋势增强,学校教育质量也“水涨船高”,办学质量优势较改革前更加明显。 2013年高考放榜时,一名高三学生动情地说:我要感谢这场课改!老师和家长们对课改的赞誉汇聚成了罗中好声音! 德育创新:奠定终身发展基础 学校在课改中明确提出要学会“两条腿走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求教学改革与德育改革做到齐头并进。学校认为,单纯追求分数的时代早已过去,学生只有综合素质好,学业成绩才会好。 罗定邦中学确立“以生为本、以心育心、身心和谐”的德育理念。“以生为本”是指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以心育心”是指用教师的爱心培育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身心和谐”是指拥有健康的人格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学校教育提出新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这些思想引领下,学校形成了以责任教育为主线,以体育艺术节和科技文化节为载体,以高一级学军、高二级学农学工、高三级成人礼为特色,以培养合格公民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德育模式。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展“以责任教育促进校风建设的实践研究”,编写《生命与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开展“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问卷调查,进行SD-HK(顺德—香港)罗定邦中学师生互访交流活动,组织罗定邦中学爱心基金等。积极搭建优质的“青春舞台”,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组建兰亭书法社、街舞社等近20个学生社团,发挥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政府社会:合力护航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新课程改革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以“百年树人”为己任的顺德各级政府积极响应教育改革,大胆简政放权,提供政策支持,倾力为学校做好软硬件工程升级工作,为教师专业培训开设绿色通道。顺德区黄喜忠区长等领导对罗中课改的肯定,中国教育学会郭振有副会长等专家对罗中课改的赞誉,都极大地鼓舞了罗中人的改革决心。 学校的改革发展倾注了校监罗家圣、罗乐风、罗嘉穗等人的大量心血。香港罗定邦教育基金会与大良政府共同出资,建立并不断扩充罗定邦中学奖教基金。香港罗定邦教育基金会为学校量身定做了助学奖学方案:对来罗中就读的广东省内外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承担其高中三年全部学习、生活费用;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和高考名校奖学金等。作为香港知名企业总裁,罗乐风校监还亲自为老师们做报告,将环保、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现代企业的先进文化带到学校。 今日腾飞:源自昨日艰苦奋斗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创办之初的顺德县大良中学选址于大良大门村,校园没有围墙,只有4间课室,部分设施要与旁边的顺德师范学校合用,共12名教职员工。1985年大良中学整体搬迁到大良金桔咀新校。学校逐渐走向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跃升,中考优势逐步建立,高考开始崭露头角。1995年学校迁址大良新桂南路,大良中学的血脉完整地汇入全新的罗定邦中学,开启了罗定邦中学升级壮大,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在升中考试中继续一路领跑,高考开始大放异彩,素质教育硕果累累,社会声誉日显。2000年,学校面积扩大一倍,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2003年,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6年,获评首届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 积五十年文化之厚重,“勤奋和谐、求实创新”之谆谆校训;聚半世纪课改之正能量,炼就“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打造和谐快乐校园”之办学理念。五十年来,从这里走出近两万名优秀学子,他们有的走向北京大学等名校,有的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有的成为社会精英、国家栋梁,也有的在用大爱坚守着每一个平凡的小事。他们是罗定邦中学的一张张名片,印证着罗定邦中学的辉煌足迹。 五十年是一段勇往直前的动人故事,五十年是一首血脉相连的美丽诗篇。感念那些为她默默奉献的耕耘者,感恩那些为她孜孜以求的领航人! 风雨五十载,铸就一座历史丰碑;锦绣半世纪,托起一个灿烂明天!让我们期盼,将每个人的教育梦汇入伟大的中国梦,共同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谨以此记,向广东省顺德罗定邦中学五十周年华诞献礼! (张毅 余逸)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05 , Processed in 0.05705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