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从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传来喜讯,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优秀等级通过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获此殊荣,不仅是该校的荣誉,也是江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骄傲。 三十五载耕耘含辛茹苦,三十五年奋斗刻苦铭心。在1978年的这个时候,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孕育而生。 在三十五年的光阴更嬗中,学校萌芽蓄势,扬帆远航,创造着职业教育的辉煌:从废弃战备医院的断瓦残垣到如今美丽的菁菁校园;从一年十几万元预算收入到如今接近两亿元,从几万元固定资产到目前的7亿元;从208名学生到目前的18000名学子;从8名教师发展成1000余名教职员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琢石成玉,砥砺前行,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职业院校发展成为优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不甘平庸总拼搏,一路跋涉一路歌”,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用辛勤的汗水和奋进的足迹如此诠释教育人生。 日前,笔者来到了这里,走访了熊金龙、龚建国、单津辉三位教师,他们分别是学院三十五年发展的见证人,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者,是学院前行发展的掌舵人。 从艰苦环境中走来 “我是1978年到江西现代学院工作的,可以说,现代学院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看着它成人、成才。”熊金龙老师说道。 熊金龙老师在现代学院工作了35年,亲历了学院梅岭校区、肖坊校区和瑶湖校区“三段式”的发展历程。 “学院每走一步都是艰难的,记得当年在建设梅岭校区的过程中,学校师生都住着没有门窗的的房子,打地铺,用油毡、塑料布遮风挡雨,用脸盆接基建养护水,边基建,边教学,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实验室的操作台,从设计到制作,从水泥浇筑到预制板面,全部自力更生。” “那时的教学条件也十分艰苦。下雨,宿舍是教室,天晴,宿舍外面的空地就是教室,学生每人只有一张方凳,这既是坐凳也是课桌;没有教材,就用蜡纸刻写老师的手稿,然后油印成册,因为当时的印油是蓝色的,学生们戏称这些教材是‘蓝色的知识之海’。” 艰苦环境造就了“现代人”的“现代精神”——精诚团结、学用结合、善谋实干、知难而进、创新发展。 “没有自来水,就自己挖井;没有菜吃,就自己种菜、种花生;没有运动场,就自发修了一个800多平方米的运动场,我们拧成一股绳、憋着一股劲,不断解放思想,追求超越。” 1988年以后,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由梅岭校区搬迁到肖坊校区办学。 “这是学校发展的第二阶段。虽然那时的物质条件比办学初期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艰苦。我们建设新校的经费只有600万元,在搬迁的过程中,除锅炉等大型设备请吊车以外,没有雇用外人,一些大型的实验器材、树木的搬迁都是自己动手。” 2002年,学校兴建瑶湖校区。“现代人”在“现代精神”的感召下,克服了非典、内涝、高温等多重困难,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就让新生入住的“现代”速度。 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发展之路,见证着该院的发展轨迹。改革初期到市场经济到扩大开放、深化改革,该校也不断适应新形势,艰难创校、改善办学条件,深谙“市场竞争式”发展规律,在激烈的竞争中摸爬滚打、扩大规模、求存求进,如今,以高品质、好口碑立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质量。“现代”师生没有停止继续探索的脚步,2008年学院跻身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行列,进入到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在示范建设中发展 2008年11月15日那天,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三十周年庆典暨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启动大会隆重举行。大会的召开拉开了长达5年的示范学校建设之路。 龚建国老师,作为项目建设的负责人参加了这次大会,是这次建设的实践者之一,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荣誉,更意味着一种责任与担当。 “那一年,学院刚升格为大专才6个年头,虽然我们有了瑶湖新校区,有了新教学楼,但是教学楼内的硬件设施、实训条件以及我们的师资水平都还有待提高,教学改革、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比较艰难,比如物流管理的教学,我们只能通过理论讲解和图片说明的形式来给学生上课,没有仿真的实训室。” “当时,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扩大学校的规模。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启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变化,但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扩大规模到内涵建设的转变。”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之于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就犹如巨轮有了永动机,激发出了无穷的潜能: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1.3万平方米的一体化教室,10.5万平方米的实践场所,25个校内实训基地,241个实训室,25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万平方米、拥有各类纸质图书94.7万册、电子图书1万余GB、专业期刊近6000种、2个影像阅览室的现代信息化图书馆,3.2万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的工程中心,全校固定资产总价值6.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854.41万元。 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搭建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平台,联合12所高、中职院校,2个工业园区、24家企事业单位组建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目前,合作企业达到251个,建立了中锐汽车学院等合作实体3个,联办了8个针对企业需求的订单班,近年来,合作企业共向学院投入资金(设备)684.42万元,与学校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9个,共同建设课程42门。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达到93.75%,合作企业参与学院教学的专业达到89.58%,承担学校教学47522个课时,参与教学人数153人,接收学生顶岗实习达到16415人/月,接收学生就业人数达1331人。 专业与课程建设成果丰硕。该院获评国家重点支持建设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示范技能实训中心1个;建成专业核心课程超过100门,其中1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1门已通过国家教育部门高教司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评审、45门评为省级精品课程、4门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成5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每个库各包含标准库等11个子库,资源总数达到42000件,资源总量超过1.1TB。 师资力量日渐雄厚。学院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获评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级骨干教师18名、省级教学团队4个;培养院级名师14名、院级专业带头人28名、院级骨干教师57名,院级教学团队12个,其中5个教学团队分别荣获全省“青年文明号”、全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以及江西省教育工委“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31名教师入选各级教指委、专业委员会或行业协会,其中4名教师入选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专利36项,省级以上科研立项90项,主编出版教材254本,公开发表论文945篇。 学生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不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先后建成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身心素质拓展基地、社区(社团)文化舞台、校园文化长廊、书香庭院等素质教育基地;打造了“春之声”校园文化艺术节、金秋文化月、周二大讲堂等素质教育精品活动10余个,先后获得“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近3年,学院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都超过97%,2012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8.6%;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获奖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学生在国家技能竞赛中获奖69人次,省级技能竞赛获奖475人次。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都超过90%,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2012年达到97.32%,学院也被国家教育部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江西省仅有的获得此殊荣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学院现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数量达到6个,鉴定工种达到80个,年鉴定服务规模达到8000人次/年,年培训服务规模达到45255人次。近几年,学院开展各级各类培训65083人次,完成732人次成人学历教育工作;完成技术研发与推广15项,开展技术服务870人次;先后与陕西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为受援院校培训师资249人次、学生400人次。与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等区域内5所中高职院校签订了对口交流协议,向对口交流院校派出人员30人次,实现实训基地共享34个,课程建设与教学手段交流30次。 在改革开放助推国家发展、在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时期之际,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也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他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传承着“现代精神”继续向前。 在改革创新中腾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凝聚了全院师生的汗水,在这5年的建设历程中,全体现代教职员工在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单津辉的带领下,肩负使命,锐意进取,以校为家,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现代”精神的最有力诠释。 1997年主政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单津辉院长用他铁一般的意志和强大的号召力,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屡屡为学院新的征程吹响战斗的号角。 “以优秀等级通过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忆往昔峥嵘岁月稠,3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在不断超越,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前行。”单津辉说。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深化改革再次作出了重大部署,职业教育也将迎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站在新的起点上,单津辉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仍将继续拧紧改革创新这根绳。以改革创新的思想推进发展、深化发展,这是应对各种新情况、解决各种新问题、不断开创良好新局面的一柄利器。学院35年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接下来,我们仍然会贯彻这一思想,为继续探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梅岭山下始耕耘,艾溪湖畔创伟业。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梅岭山下走来,在35年的办学中,现代学院创造了一个个伟大的过去。而今,他们仍将秉承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本、技能为先,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在“现代”精神的引领下,努力把学院建成一所“省内一流、全国知名、国际前瞻”的高等院校,在“现代”的大道上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罗洪保 王意明)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04 , Processed in 0.07005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