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地方大学的内涵发展之路,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以学科发展支撑专业建设;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对接;注重团队建设。 ■聊城大学党委书记 李喆 地方大学坚持走具有自身特点的内涵发展之路,必须自觉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在办学过程中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以质量为根本、以学术提水平、以特色创优势、以人才促发展。 第一,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地方大学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树立“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平民化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大批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在培养理念、目标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管理体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建立质量标准,着力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优势特色专业。专业的调整应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要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和管理,促进师资整体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的提高,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注重以学科发展支撑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促学科发展,保持教学与科研上的一致性。在科研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案例,及时充实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材建设的层次,扩大教学活动领域;将科研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形成的新概念、新理论,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创造力,开阔学术视野,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对接。地方大学应主动契合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找准接合点,寻求突破路径,提升服务能力,赢得区域社会的认可。地方大学在特色学科的建设上应避开自己的薄弱环节,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依靠长期办学的积淀,着眼于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坚持错位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使学科特色和优势得以凸显,尽快站立山头,占领制高点,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科研特色、教学特色和文化特色。 第四,注重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地方大学要围绕学校定位做好学科和专业的结构布局调整,大力推行“学科 团队”模式,打造高度组织化的协作创新学术梯队,实现教学、学科、科研一体化。通过以团队促学科,以学科带科研,以科研提升学科,实现三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要看准、盯住、跟踪,探索新的引进模式,突破现有常规做法。要进一步优化制度,创新用人机制,加强现有人才培养,让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地方大学要注重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解放思想,广开渠道,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的合作,广泛吸引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以各种形式来校任教,建立一支既能教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师资队伍。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04 , Processed in 0.05958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