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教授是咱农民自家人”

2015-12-21 18:31|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5| 评论: 0

摘要: 李天来在实验室查看番茄组培苗生长状况。 日光温室成为李天来给学生上课的特殊“教室”。 孙周平(左)指导日光温室种植科技示范户越冬番茄整枝技术。 收获了果实的拉马台村村民说,农大教授送来的技术,让俺们钱包 ...

李天来在实验室查看番茄组培苗生长状况。

日光温室成为李天来给学生上课的特殊“教室”。

孙周平(左)指导日光温室种植科技示范户越冬番茄整枝技术。

收获了果实的拉马台村村民说,农大教授送来的技术,让俺们钱包鼓起来。

何剑斌(中)与团队成员在鹿场查看梅花鹿生长情况。

何剑斌(左)为养鹿户讲解现代繁育技术。

西丰县海燕鹿场场长罗剑通展示4.5公斤重的二杈鹿茸。

■本报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张宜军 摄影报道

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在瞄准农业科技前沿的同时,组织专家教授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积极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促进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的实际应用,促进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沈阳农业大学已在辽宁省10个市的24个县(区)设立科教兴农基点,每年都有上百名教授级科技特派员活跃于乡村生产一线,把科技富民的种子撒遍辽沈大地。学校70%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日前,本报记者跟随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及团队成员,走进农民的日光温室、养鹿场,用镜头记录下他们埋首农业科技、热忱为农服务的身影。

“温室”里走出的院士

12月7日,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李天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传来时,他正在实验室里带领学生做试验,“和往常一样”。李天来团队骨干成员孙周平教授则带着几名研究生,走访农民的果菜日光温室。

温室外冰天雪地,寒气逼人;温室内果红叶绿,温暖如春。沈阳市于洪区拉马台村村民景峰指着已生锈的温室骨架说:“二十几年前李天来老师帮咱建的‘暖棚’,现在还好使着呢!”景峰年逾七旬的父亲景志新听说沈阳农业大学来人,也兴冲冲地赶过来说:“李老师为我们农民付出的太多了!”

1987年,我国日光温室蔬菜产业起步,李天来主动来到拉马台村,为村民无偿提供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设计与建造技术以及番茄春茬栽培技术,当年就帮助村民每亩增收5000多元。1992年,他研制的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技术成熟,又在该村无偿推广,村民年亩增收突破2万元,拉马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李老师风里来雨里去,关键时期就驻在村里。时间长了,我们都把他当成‘自家人’。”景志新说。

李天来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至今已研制出四代节能日光温室,把番茄、黄瓜等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由北纬40.5度向北推移了300公里。李天来配套研制的果菜低温弱光栽培关键技术,开创了零下28℃以上寒区日光温室不加温年亩产果菜2.5万公斤高产先例,是上世纪90年代初产量的3倍。

鹿乡来了“特派员”

12月9日一大早,沈阳农业大学牧医学院教授何剑斌和团队的几位成员在学校门口集结,又要赶赴铁岭市西丰县。这是他的临时决定。前一天晚上,当地一家养鹿场打来电话说,有十几只梅花鹿出现了以前没遇到过的状况,他得过去看一看。

被称为“中国鹿乡”的西丰县,梅花鹿养殖历史悠久,饲养量超过10万只,占全国的1/4、辽宁省的4/5,鹿养殖业一直是县里的支柱产业。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全县鹿养殖业却逐渐衰落。2013年,何剑斌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西丰后,走村串户调研,寻找问题的根源,提出改进的措施。

在西丰县,何剑斌忙得不亦乐乎:帮助建立良种梅花鹿繁育中心,推广鹿人工授精技术,改良低产鹿群;制定科学的防疫措施和免疫程序,降低鹿病亡率;研发并推广当地鹿专用绿色饲料和中药“增茸灵”,提高鹿生产性能;选定鹿场开展养殖示范……育才村海燕鹿场场长罗剑通算过账,这些改进使养一头鹿每年增收2000多元。

经过3个多小时的奔波,何剑斌和团队成员到达打电话的那家养鹿场。一下车,他们就直奔鹿圏,望闻问切、对症开方。随后,他们又就近走访了几家养鹿户,询问最近情况,叮嘱这个季节要注意的事项。回到沈阳已是晚上7点多,他说:“看到养鹿人收获后开心的笑容,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短评

为“自家人”点赞

■盛镜

以李天来、何剑斌等为代表的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走出大学校园,把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播撒在农业生产一线。他们不走过场、不蜻蜓点水,而是真心实意帮助农民,朴实的乡亲们就把教授当成了“自家人”。

对于大学来说,服务社会是使命,怎样服务看担当。沈阳农业大学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辽沈大地遍布科教兴农基点,常年选派专家教授传播科学知识、提供技术指导、送去科研成果,彰显了一所农业大学的担当。

沈阳农业大学师生走进农村、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也是在夯实学校、学科创新发展、枝繁叶茂的根基。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有了在田间地头的实践,科学研究才更有目标和方向,像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这样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才不断涌现。

“自家人”是农民给予李天来、何剑斌等专家教授的充分肯定和最高奖赏。期盼有更多的农业院校专家教授成为农民的“自家人”,富裕农民、繁荣农村、强大农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6 , Processed in 0.05872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