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阅读的年轮:从媚雅到祛魅

2015-12-21 18:37|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3| 评论: 0

摘要: 实现工作室供图 ■蔡朝阳 四十岁之后,我的阅读视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几年,每到年底都会发布各种书单,我对此经常觉得很茫然。为什么?这些书,我都不再关注了,而之前,我甚至是很多重要的读书副刊的书评人 ...

实现工作室供图

■蔡朝阳

四十岁之后,我的阅读视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几年,每到年底都会发布各种书单,我对此经常觉得很茫然。为什么?这些书,我都不再关注了,而之前,我甚至是很多重要的读书副刊的书评人,也担任过一些好书榜评委与顾问。今年《新京报》年度好书入围书单出来后,我发现,除了儿童书与教育书我还比较熟悉之外,以前关注的文史哲以及科学类书籍,基本上已经无视。但是想起来,倒也不遗憾,因为这符合我的自我期许:四十岁重新发现理想。这是一个转捩点。就如荣格所认为的,在人生上半段,人应当把精力放在扩展上,而不要过多地寻求平衡;在下半段,应该把精力放在收拢上。人将在自己人生的中点上发生注意力的逆转,如果在上半段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外部世界,在下半段,他将回到自身。

在我,就阅读视野而言,这个转变,与儿童有关,也与教育有关。

文史哲的阅读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种书籍,并非所有书籍都是必读的。”

2015年年初,我在与友人对谈时,反思了自己的阅读史。我的阅读史中有两个词,可以概括此前的阅读生涯:一个叫“媚雅”,一个叫“祛魅”。

“媚雅”这个词其实来自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女主人公之一的萨宾娜说,她反对的是“媚俗”。“媚俗”这个词,自此书翻译进国内,便传播开了。但是近年来有人觉得这个翻译有问题,应该翻译为“刻奇”。但我不管,因为我从“媚俗”这个词里,生发出了一个反义词,叫做“媚雅”。这是我30岁左右读书时的特点:非高深莫测不读。读这些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现自己很高大上。所以媚雅和媚俗其实是一体两面,都是一种取媚,读书似乎是为了博得别人的点赞,越高深越要啃。当然,说完全是为了媚雅还是太苛责自己,求知欲也是需要肯定的。要了解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除了观察之外,阅读的价值甚大。所谓学而思,一边读书,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正是自我提升的道路。

这样的阅读,还是一件挺有挑战的事,需要一定的门槛。相对于艰深的文史哲原典,对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逻辑能力,有综合的要求。因而,尽管有媚雅的存在,这种训练也是有价值的,价值就在于提升一个人的思考能力。

而我现在的反思,是要把这个过程中那些非我的东西祛除,从而还原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所以,我用另一个词,来概括我现在的阅读状态,是谓“祛魅”。“祛魅”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一个概念,语出“世界的祛魅”,原本是指对世界的一体化宗教性解释的解体,发生在西方国家从宗教神权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性转型中。就个体而言,则指的是我个人的阅读,从迷信经典,迷信大家,开始走向自己。也就是说,即便是名家名作,我也开始用审视的眼光去看,而不再是一种盲从。这个阶段其实开始还没多久,就是近几年的时间,但与之前的积累也有关系。我开始明白,读书不能盲信权威,得有自己的头脑。读书也不是非得读那些最难懂的书,读一些你觉得平实易懂的书,其实可能是恰好找到了属于你的,契合你个性的书。

比如读黑格尔觉得艰深,读《政治学说史》就较为坦然;读海德格尔云里雾里,但是读《正义论》,读哈耶克就明白晓畅。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种书籍,并非所有的书籍都是属于你必读的书籍。我现在倾向于认为,那些读起来让你甘之如饴的书,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书,在精神气质上,在思维结构上,与你相吻合,从而更好地建构你的精神世界。当然,前提在于,在此之前,亦需要博览群书和积累。

作为教师的阅读

“教师有不读书的权利,但若是读书,则需要涉猎各类学科。”

弹指一挥间,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20年了。回顾自己的阅读史,却发现我一直在“不务正业”。在教书的前十年,基本上还是个文青,什么书都读,唯一不读教育书。这对我的语文教师职业生涯来说,利弊参半。作为语文老师,自然能口若悬河,旁征博引,但一言堂的课堂风格,恰恰无视了学生的个体。比如,孩子是个性各异的,并非每个孩子都是文学青年。所以我现在认为,不一定非读文学书,但我们确实需要知道经典文学和心灵鸡汤有质的区别。又比如,每个孩子的认识水平各有差异,教师对孩子的了解,重要性可能更高于教师本身的渊博。我现在认为,教育的神秘在于,在你还没有理解教育起了什么作用的时候,教育就已经发生了。

如今我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价值,却又很庆幸此前“不务正业”的泛览。因为正是这种随心所欲的阅读,才使我在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时,有更好的切入点和更深刻的理解。就是说,我的泛览,恰恰是我重新理解教育的基础,没有之前的泛览,恐怕我对教育也不会有如今的切肤之感。所以我曾说,教师有不读书的权利,但若是读书,则需要涉猎各类学科。这种广泛地涉猎,会保障一个人拥有常识,获得对事物观测的客观视角。

这是一个事实:一般而言,教师阅读,多数限于专业书籍。读专业书籍并没错,如今我回头来重读经典教育学基本理论时,很惭愧此前对教育的冷感。但有一点也必须指出,若教师只读教育专业书籍,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视野狭隘。近年来,跨界这个词在教育圈内也被热捧。这种热捧说明了教育界的一种自我反思,就是要打破专业的壁垒。如果这是一种趋势的话,我很感激前几年的泛览。可以这么说,我对教育的重新认知与思考,靠的是我之前几十年的广泛阅读。

所以我在读蒙台梭利的时候,在读河合隼雄的时候,有一种重新发现的欣喜。之前建立的一些原则,在近几年重新面向教育的“功利性”阅读中,得到了深切的回应。

教师的写作

“借助这本书的出版,来表现我真实的思考和真实的状态。”

今年7月,蒙朱永通兄看重,大夏书系出版了我的一本随笔集,书名叫做《但得爱书人似我》。书中收录的是我近几年来的一些读书笔记、书评文章,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一部分随笔。

其实,收录其中的文章并非每篇都上佳,我在整理书稿时,常有一种羞愧,或者可以这么说,我觉得我可以写得更专注,写得更好一点。书出来,便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出版物,我本可以更加谨慎一点。但我又想,谁又不是这样一路走来呢?有跌跌撞撞、脚步踉跄的时候,也有幽暗四伏、挥之不去的时候。所以我想,也许并不需要呈现一个人能做到的最完美状态,偶有错谬,时常彷徨,不正是人生的常态吗?但至少我可以借助这本书的出版,来表现我真实的思考和真实的状态。

《但得爱书人似我》,我爱极了这个书名,它是那么致密而又有质地。这是一个嗜书瘾君子的自画像,是一个坐拥书城恍若拥有全部世界的教师的小小自得,更是一个将读书当做毕生志业的不合时宜的人发出的交流信号。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因为,读书是一件孤独的事,而写作,则使得阅读这件事变得可以谈论,就像有一束亮光,照彻了书房中无数个暗夜。

这大概就是写作的终极意义。因为思想从来就是一种变革性的力量,思想本身具有穿透力,借由静穆地站立在背后书架上的无数先贤的思想,我也拥有了自我的思想能力。而书写,则是思想的推进,更是一种对自我的审视与剖析。因而,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我这么说——

我困惑、思考、寻找、迷茫、颓废。个中滋味,不一而足。但我从不觉得这都是虚耗光阴,因为,你的人生,就只是你的人生,每一日,每一种滋味,都构成了你生命的底色。对于内心深处始终有着超越性追求的人类来说,徒有物质,或者徒有娱乐,是远不能满足的,那种基于精神的更高远的追求,才能部分地弥补“娱乐至死”之后形成的空虚。痛苦不是来自没有娱乐,恰恰来自仅有娱乐的那种生命的空虚。

就像张郎郎写的《宁静的地平线》所说的那样:这一段时间,波澜不惊,孤独寂寞,但那只是宁静的地平线,所有的积累,那些为了蜕变而作的准备,都已经潜伏于这一时期,我们只是等待着成熟的时机,然后将自己打开。

蔡朝阳,中学教师,获评《时代周报》“2010影响中国社会进程100人之十大教育工作者”,著有《阅读抵抗荒诞》《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等。

链接

那些热爱阅读的教师写的书……

蔡朝阳:

一直以为,阅读可以抵抗荒诞,因为阅读带来自我启蒙;而言说亦可以抵抗沉默,因为话语即力量所在。对于当下贫乏的基础教育,学院内或媒体界的精英知识分子,其实很难确切知晓这个基础教育的机构是如何精密地运转的。而处于这些流程之中的普通教师,则多数缺乏言说的能力。现在我恰好在基础教育之中,又恰好有一定的言说能力,因而常有一种责任在我的使命感。所谓“因为他们沉默,我才将之传达”。——《但得爱书人似我》

闫学:

这本书,只不过借助了阅读这一个维度,来探讨生命成长的多种可能,并试图揭示其中某种隐秘关系。如果读完这本书的教师朋友能最终明白,我其实谈的不是阅读,那我写作这本书的岁月就多了些额外的欢喜。——《给教师的阅读建议》

朱煜:

这是我的第二本随笔集。自己对文章的一点追求大致都在里面了。敦崇《燕京岁时记》中有“舍缘豆”一条云:“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这本小书算是一颗结缘豆吧。——《教书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6 , Processed in 0.05135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