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大数据同行》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 著 赵中建 张燕南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未来教育将会呈现怎样的一幅图景?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实例,探讨了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事实上,大数据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唯独对教育的影响似乎仍未显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这种影响真正来临时,必将是势不可挡的,必将引起教育的巨大变化。 2.《1948:天地玄黄》 钱理群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48年,是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两个政党殊死决战的一年,个体生命和国家前途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不能不面对的问题。他们为何做那样的选择?是什么让他们那样选择?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解读的视角。 3.《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吴非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秉承了吴非老师一贯的写作风格。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相遇的地方,是最主要的教育现场,怎样的课堂才能启迪智慧?怎样的课堂才能点亮心灯?怎样的课堂在遥远的未来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温度?正如吴非老师在序中所说:“教师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重要的,对于生命。”能够且乐于思考自己的课堂,应该是一种职业自觉。 4.《西方那一块土: 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钱乘旦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对西方文化做全景式了解的书。作者用15个章节来讲述西方文明从源头到现代的演变,着重描述了不同时期西方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宗教、艺术及其传承,勾勒出西方文化的发展轨迹,将西方文化的特点、精髓以及作者对文化现象的独特理解介绍给读者。 5.《杰斐逊与汉密尔顿 ——美利坚是怎样炼成的》 约翰·菲尔林 著 王晓平 赵燕 黑黟 译 商务印书馆 这是一本情节跌宕起伏像小说一样好看的历史书籍,带你走进美利坚合众国草创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美利坚合众国伟大的开国之父们是怎样塑造了这个国家,并且继续塑造着这个国家。 6.《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戴维·珀金斯 著 杨彦捷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知识必须能够在某些场合实际运用,才值得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是值得学习的?为未来而教,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作者从多个层面、多种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启发教育者以一种“未来智慧”的新视角看待教育,思考教育的本质,读之有耳目一新之感。 7.《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 李建平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北京十一学校无疑是目前中国风头最劲的学校。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这所学校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所学校的经验能够复制吗?这本书通过记录发生在十一学校的许多故事对此做了回应。 8.《做幸福的好教师——名家名师教育访谈》 朱永通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朱永通先生与21位名家名师的访谈集,每篇都是精品,文字朴实干净,不玩概念,不哗众取宠,都凝结着名师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能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生命温度。这是一本能够滋养教师精神和思想的好书。 9.《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 李海林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对美国中小学课堂的一些观察和思考,美国教师是怎样上课的?美国学生在课堂里做些什么?阅读本书并反观自我的课堂教学,对改进和变革教学一定会有启发和帮助。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5 , Processed in 0.05862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