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直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创办于1957年,原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所属中等专业学校“广州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学院按照“从严治学,特色兴校,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质量方针,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培养了近9万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提升并举,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办学思路,推进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规模由2010年的5000人发展到现在的15100人,成人学历教育规模达9000人。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调动师生员工在办学中的积极性;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及管理队伍;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学院2014年成为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高职高专分会第三届理事长单位,2015年被授予2012-2014年度“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为扩大办学空间,从2011年起,学院进行白云新校区主体工程建设,现已完成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教学、实训、生活配套设施,1.1万名学生在新校区学习生活。与此同时,投入资金2700万元开展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顺利完成了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等七个项目建设,达到或超过预期建设目标,正朝着在广东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迈进。 体制机制创新“试验校”朝气蓬勃 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公办高职院校牵头的集团化办学,成立了以“校企合作产业园”为主要纽带的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划设近100亩土地为校企合作主体产业园区,确立以产业园为主要平台的发展思路,同时成立校企合作产业园发展公司,利用各方资源和条件引企入校。目前入园企业17家,形成了健康运转、势态良好的“校中厂”,成为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及技能竞赛”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基地。与集团成员单位建有“广东工贸蓝盾软件学院”和“广东工贸五洲龙新能源汽车学院”两个二级学院。校企多方组建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通过成人函授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专升本、职业培训、鉴定考证考试五个途径,为技术技能人才继续学习和提升层次拓宽渠道,落实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依托集团的资源优势和重点专业优势,以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为突破口,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参与,在企业建设“两站三基地”,实现了校企合作顶层决策科学化、人才共育制度化、合作模式多样化、资源共享常态化、协同创新战略化。 学院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创新创业课程和学分。建有广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项目——测绘地理信息协同育人中心;广东高校“青创空间”孵化中心示范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广州市茂名商会、广东万讯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创新创业学院。 内涵改革建设“示范校” 百尺竿头 学院紧紧依托“双轮驱动”校企合作平台,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人才培养“示范校”建设成效明显。 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合理布局专业体系:学院主动将办学融入广东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之中,根据办学定位和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自动化系、计算机工程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经济贸易系、应用外语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体艺部共9个教学系部和高职教育研究所,现开设工程测量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市场营销等43个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工贸结合”的专业体系。现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省级高职教育品牌建设专业、省级高职教育示范性专业、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省级高职教育特色建设专业、省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共17个。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突出:依托职教集团,充分调动企业、社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体制。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改革课程体系、强化技能实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成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9个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工作。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华南地区有特色有影响的专业。其“教学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形成了校企“主体交叉,过程融合,师资互通”的“双元育人”特色成果,在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选中获省级一等奖。成果在校内外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较高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效益。 引进培育,提升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水平:学院通过完善建设校企合作教师培养制度等四大制度,实施双师素质培养等四大计划,在教师队伍壮大的同时,优化结构,提升整体水平。现有专任教师64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69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共490人,专任骨干教师326人,90%以上教师具有双师素质;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企业行业专家621人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高度重视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建设有一支精干实干的管理队伍。学院教师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及教改项目553项,主编、主审、参编全国、全省公开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238部,公开发表论文1933篇。 共建共管,实践教学基地功能显著提升:依托集团,校行企深度融合,建有17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4个、省级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1个),146个实训实验室,868个校外实习基地。在保障实践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技能和素质养成的同时,还能提供教学、实训、生产、技能竞赛、技术服务与科技成果推广等多种服务。 协同共育,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院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三二分段”和自主招生;探索高职与本科衔接的发展途径;依托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培训课程与成教学分互认,推进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职业鉴定、自学考试等工作,现有15个可实施的鉴定机构,67个鉴定工种与模块,年培训鉴定1.5万人次,面向社会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 拓宽渠道,境外合作交流步伐明显加快: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积极开展中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探索学历教育、课程嵌入、学分互认、海外实习、专题课题、师资培训、互访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新加坡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Bendigo TAFE、美国Mercy College商学院、澳大利亚Phoenix Academy等多个国家高校和台湾龙华科技大学进行了合作办学,拓展了学院的办学渠道。 教育教学管理“先行校”别具一格 学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机融合,建成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数字化知识管理与服务平台,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使人才培养工作向标准化、信息化、知识化迈进。 平台上线以来,使用者涵盖了师生员工以及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以及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解决了集团化办学中教育教学多方管理遇到的新问题,完成了数字工贸从简单的身份集成到业务集成、信息集成阶段的飞跃,并向企业、行业、集团协同育人的社会化集成迈进,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教育管理特色,知识化管理已见成效,使学院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先行校”。建设期间,共接待了68所全国各地学校(含中高职及本科院校)相关部门参观和交流。 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凤凰教育研究院、广州京师文化教育等多家单位,于2012年共同发起成立了广东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会,推动“双百项目”即“凤凰微课”百校行及建设百门优质视频微课课程计划。已推广近20所高等中等职业院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人才培养质量“品牌校”九转功成 学院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程。实施“142”育人工程,即形成“一个战略、四大体系、两个载体”的综合素质育人模式。 突出“金牌战略”,以此为引领,激发学生追求卓越,发挥潜能;实施 “工贸职业技师”等四大体系奖学制度,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八个一”系列教育活动和“百个学生社团竞发”这两个载体,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氛围。把“金牌战略”、“四大体系”奖学制度和“两个载体”的实施寓于日常工作中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在国内外屡获大奖,毕业生深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9%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学院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众多考生竞相报读的热门院校之一。中国青年网、南方网、凤凰网、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各级新闻媒体公开报道了学院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经验和教育成果。 示范建设,开启新航程;创新发展,绘就新特色。峥嵘岁月稠,风雨一路歌,内涵跃升的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张跃志 李 繁)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5 , Processed in 0.04615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