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健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学唱歌、会跳舞、去旅游、做义工…… 湖北经济学院一教师让学生学艺20项,以社团形式举办两年一届的“现代君子班”,7年培养近300人;毕业学生声称“很幸福”;高考时还有人专门冲着这个班来择校。 “现代君子班”是该校原体育教师宋健2004年底办起来的。最初,取名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试点班。这个班对进门的大学生素质有20个项目的要求,很多学生从这里“闯关”结业后在学问、道德、修养方面表现出色,该班也被称作“现代君子班”。 每天早晨7时前起床,晚上11时就寝;每天看新闻20分钟,并写100字评论;每两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做一次义工;每学年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虽然该班招生是“零门槛”,但学生进门之后要“学艺20项”,一一闯过这些关口。 昨日,宋健介绍说:“要求学艺20项,是让学生学起来、忙起来、快乐起来,为他们提供学习、生活的观念及方法上的帮助。”这几年,申请成为“现代君子”的学生超过1000名,但最终进班的仅300多名。前三届,坚持到最后结业的分别有32人、90人、40人;第四届,中途有人因种种不适而退出,目前还有116人在读。 2005年春,“现代君子班”开班,彭逵成了首届学员。目前,他已在湖南省岳阳市工作。他说:“这个班学生的幸福感相当高。”他早已月薪过万元,大学除毕业证书外,多拿的证只是一本驾照,“每多学艺一项,都让你比别人有更大的优势”。 第三届学员黎鹏已求职成功,而且很顺利。他的体会是:“学艺20项并做到极致,出了校园,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在其中了。” 该校党委书记周元武评价,学艺20项是把一个个远大的目标和眼下具体的事连在了一起。 宋健1966年出生,现为该校招就处分管就业的副处长。他在农村长大,复读两年考上大学,在中学教过体育,到大学工作后接触学生的时间多。他说,大学生的不安、躁动、困惑长期困扰着他,于是他有了办一个“大学生素质班”的冲动。之后,这个班按社团模式走上以自我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 上月底,宋健在教育部高校政工干部进修班上向同行介绍“现代君子班”,引起关注。他说,培养“现代君子”的模式可以复制。 [1] [2] 下一页
![]() 上图为宋健。 对话宋健: 不能改变所有人 多改变一个就好 对话 宋健: 为探秘湖北经济学院“现代君子班”,记者1年间先后3次采访宋健,每次见面一聊就是数小时。谈起这个班,他每次都有说不完的话。如果不深入交谈,你很难感受到这位戴着眼镜、声音沙哑的中年男子身上蕴藏的那股活力。 ●快乐是生活的最佳状态 记者:很少有高校把唱歌、跳舞、看电影、旅游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把这些当作“学艺20项”的内容,是出于什么考虑? 宋健:艺术让人懂得生活,技术让人明白怎样赚钱。一个不懂得艺术、不会享受生活的人,即使物质上很富有,精神上也难以富有。快乐是生活的最佳状态。 ●大学生自我觉醒很重要 记者:你怎么理解教育的本质? 宋健:教育的最好状态是被教育者发自内心的自我觉醒;而自愿,就是觉醒的一种方式。大学教育要能唤醒学生,不能让他们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 记者:“现代君子班”的学生毕业后对学校感情怎样? 宋健:很深。很多学生毕业后与“现代君子班”的联系远远高于原来的班级。有的学生工作后遇到困惑也喜欢与我交流,甚至电话中一聊就是个把小时。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与母校没有感情。一是他在上大学时没有感受到学校带给他的温暖,没有感受到学校对他的帮助;二是毕业后没有感受到学校教育带给他的益处。 ●学生对母校的眷念让我感到做教师光荣 记者:7年来坚持这样的教育试验,有压力吗? 宋健:这是我作为教师应尽的责任。虽然我不能改变所有人,但多改变一个就好;实际上,现在已经影响一批人。 记者:这种教育试验收获了什么? 宋健:学生对母校的眷念,让我感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和青春的活力。是学生让我的生命有了张力,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记者朱建华通讯员杨宏斌) 前一页 [1] [2]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5 , Processed in 0.04512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