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查看内容

“电子保姆”驱走了人间温情

2015-12-28 07:58|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4| 评论: 0

摘要:   近日,一则来自美国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一位美国母亲送给儿子一部iPhone手机,但又害怕孩子染上手机“网瘾”而“约法18章”,其中明确列出了手机使用的各种“禁令”。面对电子产品扑面而来的扩张趋势, ...

  近日,一则来自美国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一位美国母亲送给儿子一部iPhone手机,但又害怕孩子染上手机“网瘾”而“约法18章”,其中明确列出了手机使用的各种“禁令”。面对电子产品扑面而来的扩张趋势,这位母亲的内心无疑是纠结的。她试图通过这份长长的“禁令”为孩子构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技术与理性直接支配了我们生活的全部逻辑。在这场猝不及防的“文化景观”中,那些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儿童也被迫卷入其中。孩子们的玩具已经从汽车、积木、沙包、布娃娃等直接“升级”到iPad、iPhone等时髦的电子产品。 

  在电子产品的扩张趋势中,孩子们毫无防备地进入了一个神奇而又冰冷的“指尖上的世界”。一个更普遍的现象是,电子产品迅速成为许多父母看管孩子的替代性“保姆”。当孩子们在电子屏幕上忘我地比划时,他们成了十足的“电子娃娃”,也成了一群还没有长大的“低头族”。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一旦沉溺于iPad、iPhone等新一代电子产品世界,其负面影响不仅是明确的,而且是危险的。随着“电子保姆”的普及,“电子娃娃”普遍存在语言落后、智力下降、视力减弱、社交隔离、动手能力弱、脑神经细胞损伤等诸多问题。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儿童的耳朵和颅骨更小、更薄,他们玩弄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高出50%。 

  除了对儿童生理的影响,儿童“触电”还影响到儿童的人格心理发展。当孩子陷入光怪陆离的电子屏幕世界,这种冰冷的交流很容易形成孩子的单向思维,他们不仅交际能力下降,性格成熟过程也更缓慢。许多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抑郁症、孤独症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除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过早使用电子产品也是一个不能排除的因素。 

  在各种“电子诱惑”面前,儿童的防御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这便客观上需要家庭、社会与政府“有所作为”。针对“电子保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隐性伤害,《健康报》对儿童的“触电”行为给出了严格的“时间标准”:两岁前的儿童,必须与电子产品完全“绝缘”;学龄前儿童玩电脑的时间应该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当许多中国父母还在将iPhone等电子产品作为对孩子的奖励时,西方许多国家正在竭力为儿童构筑一道安全防线。英国政府建议,16岁以下的孩子不宜配备手机;法国明确规定,6岁以下的孩子必须无条件远离手机,而且社会不得向12岁以下孩子售卖甚至宣传手机。 

  如今,iPad等电子产品被父母更多地用于儿童早教,也就是智商教育。殊不知,情感教育才是早教的最重要内容,而这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交流。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早教的重中之重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安全的、丰富的情感世界。要知道,陪伴是父母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屏幕讲故事永远都无法替代父母讲故事,因为父母的讲述里多了一层眼神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屏幕交流永远代替不了亲子交流,孩子虽然“忘记”了哭泣,然而却失去了哄逗、搂抱等“语言方式”之于孩子的那种坚定的安全与温暖。 

  其实,在儿童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来自父母的交流与互动更能够完善孩子的世界观。来自现实世界的真实体验能够完善孩子的是非判断和心理人格。可见,给孩子一个充满笑语的真实沟通,也就是给了孩子一个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刘涛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22日第2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4 , Processed in 0.06464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