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火了。 1月25日,李娜夺得澳网女子单打冠军,让全体中国人为之骄傲之余,也让一个名字深深地嵌入广大中国球迷的心中,卡洛斯。 这个曾经帮助身材矮小的比利时姑娘海宁在15年的时间里获得了7个大满贯的神奇教练,这一次又帮助李娜创造了奇迹——成为澳网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女单冠军。 媒体与公众在关注卡洛斯给予李娜的多项技术指导之余,也关注到了卡洛斯对于李娜的另外一个层面的指导,有关自我的肯定与激励,有关如何积极地面对成功与失败,有关自信的寻找。而这,恰恰是在李娜30多年的成长轨迹中最为缺乏的,当然也是我们很多人在受教育的轨迹中最为缺乏的。 熟悉李娜的人都知道,李娜具备世界一流的硬实力,但有一个软肋却始终如梦魇般如影随形,那就是不自信。李娜坦言,从小到大,自己接受的教育一直是,“如果你做不好……你就会……”“不要轻易去冒险,凡事要谨慎”,这种教育方式让她在学会了谦虚谨慎的同时,也埋下了对于失败的恐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成功存在两种不同的动机: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诚然,对于失败的恐惧也会成为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巨大动力,心中始终存有忧患意识,会让一个人更好地完善自己,但如果将追求成功作为自己进步的原动力,进步的过程会更为乐观和积极。更重要的是,如果做一件事情可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将追求成功作为自己生活目标的人往往会全力以赴,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成功的可能性又大了一些”,就已经是努力的最好理由;持避免失败观念的人则可能放弃,因为对他们来说,自我保护与避免失败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李娜来说,如果将“避免失败”作为自己生活的成就动机,那么,她很有可能在两年前,获得法网冠军之后状态持续下滑的阶段就结束了自己的网球生涯,但卡洛斯教会了她要相信自己,要享受过程,要勇敢地说出自己下一个努力的目标。于是,我们看到,李娜慢慢改变了,从原来那个随时关注签注表的李娜变成了一个专注于每一个球,享受每一场比赛的李娜,从那个原来不敢轻易说出目标的李娜,变成了一个大胆地在半决赛之后勇敢地说出“我想比去年的亚军再前进一步”的李娜。 就此联想到我们的学校与课堂,老师们常常抱怨,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会提问,不敢提问;家长们常常抱怨,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始终牵挂与忌惮于所谓的标准答案,不敢有自己发散性的思考与尝试;整个社会也在抱怨与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 或许,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我们的孩子还不够自信。 培根说过,“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必须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内心的那个“卡洛斯”,找到自信,挑战权威的自信,挑战标准答案的自信,挑战传统思维的自信,挑战自己的自信。或许,这正是李娜夺冠带给教育领域的启示。(呐言)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4 , Processed in 0.06076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