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周刊编辑部 在思索新年寄语的清晨,北京,雾霾深重。虽恨其不争,但其包容与宽厚的文化教养让这个城市在被国人种种诟病后依然充满光明。 新旧时间交接中,历史和未来是思考之重。 2015年,新常态下,异于旧质又相对持有固有状态的高教改革与探索的鼓点,急促得有些来不及停下回望。从双创教育到互联网 ,从应用型转变到两个一流建设,从慕课建设到高招改革,每一个节点都带着时代之声呼啸而至。为了与他们相遇,高教周刊从未敢停下追随和探索的脚步。 从清晨到深夜,记不清编辑部为了标题和内容征战过多少个来回;从早春到寒冬,数不清为了版面的精准从编辑部到照排室穿梭过多少次身影;从编辑部到学校,看不清那些为了深度采访而匆匆踏过多少级台阶…… 这一切,缘于您关注的目光,我们充满深情耕耘,用敬业的教养成就教育的信仰。 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之年,伴随大学章程、应用转型、高招改革、两个一流政策声音明亮的同时,社会质疑之声此起彼伏:大学去行政化形式大于内容,应用转型换汤不换药,高招改革寒门依然再难出贵子,两个一流大学建设启动“土豪”办学模式……我们不卑不亢,与国家并肩,坚定改革信心。高教周刊以独立的新闻精神将讨论视角探向不只是批判的去处,更用建设与引领的名义。 这一切,缘于您关注的目光,我们秉持自由的良心,用公正的教养解读公平的存在。 2016年,高等教育改革继续在深水中奋力前行,规模化向内涵化转变亟需机制体制的破冰,教育从起点公平走向质量公平仍有许多待解的教育均衡难题,高校由直接管理走向公共治理模式作为大学自主根基还要再创扎根环境。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各项改革措施依然需要发力并期待进一步的改革成效。 这一切,缘于您关注的目光,我们坚守新闻理想,用理性的教养探求改革的好声音。 相与也深,相知更切。不管来路与去处,我们与高教,纵然崎岖处愈要紧相执。不管荣华与寂寞,我们与高教,纵使繁难处愈要付真诚。只有这些来自心底的教养,我们才能与教育共携至远。 风起,冬雪飘向春来处。2016年,高教周刊30 1周年。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2 , Processed in 0.05636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