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主任刘延东指出,要落实《教育督导条例》,突出督导工作重点,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十二五”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全面成立并正式运转。挂牌督导制度的实施,较好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学校教育质量的大力提升。然而,随着挂牌督导制度实施进入“深水区”,相关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挂牌督导重形式轻内涵,重检查轻指导,重评价轻协商等。挂牌督导机制亟需在职能与内涵上予以转变,应重点强化“督学”职能,在常规督导过程中,则着力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由常规式督导向内涵式督导转变。基于《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一些地方教育督导机构,对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制定了详细的督导计划,将督导部门对学校年度考核的内容以及相关专项考核指标予以分解,或是将教育行政部门相关科室转交来的行政检查任务,交由责任督学来完成。如此一来,挂牌“月度主题督导”,便成了一种典范性操作模式。这些督导活动虽然促使学校规范了办学行为,但如若挂牌督导的重点,一直放在这些规范办学行为的常规性督导上,那么,督导的质量与效益将会有所减弱。因而,要深化挂牌督导制度,责任督学需在对学校实施常规性督导的同时,向内涵式督导转变,强化挂牌督导的思维含量与教育指导力,帮助学校凝练学校文化,提炼学校精神,活跃学校氛围,提升教育品质。 由宏观式督导向微观式督导转变。学校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责任督学到校的挂牌督导往往是大而化之的形式化督导,或是走马观花全景式审视,或是查阅资料隔时性验证,或是高屋建瓴宏观式指导。诚然,这些督导方式,确实能够反映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但学校不仅需要这种宏观式引领,更需要责任督学的微观式指导。责任督学对于责任学校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具有主动的融入感,要关注学校管理的细节,通过近距离观察,发现真实的学校、真实的课堂、真实的老师、真实的学生;通过微观式研究,提出更具建设性的建议,设计更具科学性的活动,从而使自身的教育督导工作更具思维含量与品质。 由命令式督导向协商式督导转变。责任督学是由政府或是教育督导机构聘任的,具有督导学校的权力,因而在督导过程中,督学很容易迷失自我,错将“督学”视之为“管理者”“督导者”,而无视或忽视其作为学校“合作者”“管理者”的角色身份,以至于责任督导过于行政化,督学对责任学校的督导往往也是命令式督导,其建议与意见,学校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管理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而责任督学对学校的指导也不可能完全科学合理。因而,挂牌督导也应当由命令式督导向协商式督导转变,督学基于自己对学校管理的深入细致观察,提出自己看法,以商讨的方式,与学校管理者、教师交流,共同审视学校管理的方式方法,协同探索更加科学管理的路径,以期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系安徽省教育学会督导分会副秘书长,宿州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10 , Processed in 0.05556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