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质的妇女,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孕前的营养补充、饮食调理、开始时间、营养内容、加量多少等问题上,可因人而异。 体质及营养状况一般的妇女,在孕前3个月至半年就要开始注意饮食调理,每天要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适量脂肪,因为这些营养素是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对身体瘦弱、营养状况较差的妇女而言,孕前饮食调理更为重要。这类妇女最好在怀孕前1年左右就应注意上述问题。除营养要足够外,这类妇女还应注意营养全面,不偏食、不挑食,搭配合理,讲究烹调技术,还要多注意调换口味。另外,饮食调理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只有这样,妇女的孕前营养才能达到较佳状态。 一般来说,身体肥胖、营养状态较好的妇女不需要更多地增加营养,但对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摄入仍不可少,只是应少进食脂肪及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 提前3个月开始营养储备 近年来的实验资料表明,胎儿期营养不良所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和贫血,不易为出生后正常喂养所扭转,生长发育统计资料表明,胎儿发育迟缓和婴幼儿发育落后有连续性,甚至影响学龄期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因此妊娠妇女的营养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孕妇也并不是营养越多越好。营养过多的话,一是可以增加某些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另外某些营养过多还会对胎儿造成损害。 怀孕前需要做哪些营养准备 很多妇女知道自己怀孕后,就开始注意饮食的选择和营养的补充,其亲人也特别关心起孕妇的饮食来。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孕前饮食,实际上孕前营养的吸收对于孕妇是极为重要的。 人所吃的每一种食物,都会被消化系统转换成容易运输的物质,然后被血液吸收和利用,或贮藏在人体中的各个“仓库”内,随时供身体需要。许多营养素可以提前摄取并在人体内储存相当长的时间,如脂肪能储存20~40天,维生素C能储存60~120天,维生素A能储存90~356天,铁能储存125天,碘能储存1 000天,而钙的储存时间高达2 500天,这就给妇女在孕前摄取营养为孕期做准备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十月怀胎中,胎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是前3个月,此时胎儿的多个重要器官,如心、肝、胃、肠和肾等都分化完毕,并初具规模,同时大脑也在急剧发育。值得重视的是,恰恰在怀孕后1~3个月这一关键时刻,正是孕妇容易发生妊娠反应的时候。会有半数的孕妇出现恶心、呕吐、不想进食等反应,从而影响充足营养的摄取。因此在妊娠早期,胎儿的营养来源很大程度依靠孕妇体内的储备,即孕前营养。 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与母亲的孕前营养状况有显著关联,孕前营养好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不仅体重等符合标准,健康状况较好,而且抵抗力强,患病率较低。国外还有报告说,孕前营养状况的好坏,对儿童学龄期的智力发育都会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在妊娠期及分娩后能培育出健全的胎儿与婴儿,只注意孕期营养是不够的,必须从孕前开始摄入足够的营养才行。 为了在孕前调养好身体,应该合理地调配膳食,多吃各种富含营养素的食物,例如:含高蛋白质的鸡、鸭、鱼、牛羊肉、猪瘦肉、蛋、奶、大豆与豆制品等;含高热量的动植物油脂、谷类、薯类、淀粉、食糖等;含高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的肝、蛋黄、奶油、胡萝卜、绿叶蔬菜等;含高维生素B1的粗杂粮、豆类、猪瘦肉等;含高维生素B2的肝、蛋、蒜苗、绿叶蔬菜等;含高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等;含高钙的海产品、贝壳类、鱼、肉、豆等;含高铁的肝、猪瘦肉、海带、绿叶蔬菜等。 孕前的营养供给方案还应参照平衡膳食的原则,结合受孕的生理特点进行饮食安排。首先要保证热量的充足供给。最好在每天供给正常成人需要的2 200千卡的基础上,再加上400千卡,以供给夫妇性生活的消耗,同时为受孕积蓄一部分能量,这样才能为受孕和优生创造必要条件。其次要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的供给。男女双方应每天在饮食中摄取优质蛋白质40~60克,保证受精卵的正常发育。第三是保证脂肪的供给。脂肪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其所含必需脂肪酸是构成机体细胞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增加优质脂肪的摄入对怀孕有益。第四是充足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钙质、铁、锌、铜等构成骨骼、制造血液、提高智力,维持体内代谢的平衡。最后是供给适量的维生素,能够有助于精子、卵子及受精卵的发育与成长。具体的说,建议夫妻双方每天摄入畜肉150~200克、鸡蛋1~2个、豆制品50~150克、蔬菜500克、水果100~150克、主食400~600克、植物油40~50克、坚果类食物20~50克、牛奶500毫升。 孕前的饮食要多种多样,不偏食,不忌嘴,这样就可以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再者,要注意食物的选择,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食用蔬菜时,应注意清洗干净,水果应去皮后再食用。平日尽量饮用白开水,避免饮用各种咖啡、饮料、果汁等饮品。另外,家庭炊具尽量使用铁锅或不锈钢制品,避免使用铝制品及彩色搪瓷制品,以防铅元素对人体细胞产生伤害。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