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宫外孕?--准备怀孕

2014-2-18 19:45|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3| 评论: 0

摘要:   有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宫外孕发生率正在逐步攀升,而记者从医院妇产科了解到,广州近年来宫外孕发生率“和全球同步”。“确实越来越多的宫外孕患者来医院就诊,以往人们认为宫外孕‘不可预测’,实际上很多时候是 ...

  有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宫外孕发生率正在逐步攀升,而记者从医院妇产科了解到,广州近年来宫外孕发生率“和全球同步”。“确实越来越多的宫外孕患者来医院就诊,以往人们认为宫外孕‘不可预测’,实际上很多时候是‘人为’造成的,不被重视的亚临床感染是潜在杀手。”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妇产科关婷副主任医师这样认为。年轻人流产率增加会带来亚临床感染关婷介绍,目前宫外孕患者显著增加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可能就是流产带来的“亚临床感染”所致。她介绍,随着患者年龄普遍年轻化,不排除当下年轻人性生活史较之前更为“开始得早”,而且更“开放”。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怀孕率增加、人流率增多。“有的年轻女孩做完一次、二次人流或是药流之后,就会有潜在的感染出现。”

  她介绍,这种感染非常可怕和危险,因为它在临床没有任何表现,所以被称为“亚临床感染”,甚至让人产生“警觉”的腹痛、发烧都不会发生,“实际上体内已经造成感染,而且有粘连。这就增加了宫外孕的机会。

  宫外孕延误治疗的“人为”原因

  怀孕出现不良反应仍坚持保胎

  关婷介绍,有部分高龄产妇可能会因为“坚持保胎”而延误宫外孕抢救。有患者好不容易怀上孩子,当出现流血、腹痛等不良反应后,自以为是动了胎气仍然安心养胎,不愿意去医院检查,甚至检查完还不相信结论还不肯放弃胎儿,这样就可能造成宫外孕,抢救不及时而威胁生命。   

  隐瞒“病史”让医生难以判断

  关婷说,介绍性生活史以及病史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对方宫外孕的可能性,但有的患者则出于个人考虑向医生隐瞒。如果不承认自己曾经有过的性经历以及流产史等,可能会让医生在诊断时忽略宫外孕等妇科疾病发生,从而影响救治。

  因为宫外孕在未发生破裂前往往“没有什么突出症状”,患者一般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腹痛,少量阴道流血等,不被重视,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这就直接增加了疾病潜在的危险性。宫外孕也很容易被混淆为其他病症。

  发生宫外孕的主要“自然”原因:

  (1)慢性输卵管炎。炎症会使输卵管内膜粘连,导致管腔狭窄,管壁蠕动减弱,使卵子可以进到输卵管内受精,而受精卵却不能回到宫腔。

  (2)输卵管发育不良畸形、子宫内膜异位以及结扎后再通,使受精卵运行受到阻碍,而停留于输卵管内着床并发育。

  (3)盆腔肿瘤压迫或牵引,使输卵管移位或变形,阻碍受精卵通过。

  (4)受精卵外游,孕卵在一侧输卵管受精后,沿着伞端能游到对侧输卵管,由于时间延长,尚未走到子宫腔内就具备了着床能力,而形成异位妊娠。四类典型症状拉响宫外孕警报:

  异位妊娠发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因此,处于育龄时期的妇女对如下几种情况应注意区分:

  停经: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有短暂的停经史,大都在6周左右。

  腹痛:常为突发性下腹一侧有撕裂样或阵发性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

  阴道不规则出血: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生长但输卵管位置很小,绒毛发育不好,激素产生量不足,难维持子宫内膜而致出血。

  晕厥与休克:是腹腔内急性出血和剧烈疼痛所致。

  提醒:

  宫外孕高危人群

  有研究发现,患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炎的女性,阑尾炎穿孔的女性,有过宫外孕的女性,做过人工流产的女性,有性病史或不洁性交史的女性,都是宫外孕的高危患者。

  关婷解释,有宫外孕史者确实更容易再次得宫外孕,因为宫外孕的发生绝大多数是因为输卵管通而不畅,而且往往是因为炎症所导致,因此未患病一侧的输卵管往往也存在炎症,也有发生宫外孕的可能。患病一侧输卵管的问题仍可能存在,仍有发生宫外孕的可能。所以要及时防范,如再次怀孕之后通过做B超检查,证实孕囊是否在宫内。

  关婷提醒,现在有所谓做输卵管“通水”,看是否输卵管通畅,但这项检查并不能百分百保证输卵管畅通无阻,因为水的质地很小,它能通过不代表受精卵也能顺利通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09 , Processed in 0.0441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