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迟滞,有对策! 生宝宝到底需要多久的时间呢?为什么有的妈妈生得很顺利,有的妈妈生得那么困难呢?其实分娩需要用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跟孕妈妈的骨盆条件、胎宝宝的胎位等状况都有密切关系,产程过慢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孕妈咪宫缩乏力。孕妈咪在分娩前一定要积极产检,了解自身情况,临产时才能自信地上阵哦! 一、正常的产程是多长时间?从有规律的宫缩到宝宝诞生胎盘娩出需12~18小时 孕妈咪应该是从她们感到有规律宫缩时就开始计算产程时间了。但是,助产士和医生们则是从规律宫缩,宫口开大,胎头下降的时候才开始计算产程,这被认为是产程的开始。而这时孕妈咪可能经历了几个小时较为疼痛的宫缩,她们也许整夜都没能入睡。所以,即使你感觉自己的产程已活跃了很长时间,但从有规律的宫缩到宝宝诞生胎盘娩出还是需要12~18小时。 二、什么情况是“产程过慢”? 宫颈开大的速度没有达到每小时0.5cm 什么是滞产:分娩超过24小时为滞产。另外,出现有规律的宫缩,宫口扩张<3cm持续8小时以上或宫口扩张>3cm后宫口停止扩张超过2小时,分娩处于停滞状态也属于滞产。 为什么会产程过慢? 这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每个人的产程都不一样,有人的产程较快,有人的产程较慢,这是很自然的事。子宫收缩乏力、宝宝的胎位不正、妈妈的骨盆形状不是特别适合或内部体积不够大、妈妈可能天生骨盆异常或骨盆曾经受过外伤等都会造成产程过慢,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另外,孕妈咪太紧张、害怕也会影响生产激素发挥作用而造成产程过慢。因此,也建议你在分娩前多了解妊娠和分娩,消除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 【Tips】一般情况下,产程缓慢是没有任何原因的。但需要知道宫颈口从0cm张开到3cm,要比从3cm到10cm需要的时间长得多。这是因为,随着宫缩强度的增加,宫颈开大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三、能加快产程的医疗处理:处理1. 人工破膜处理2. 子宫收缩剂(催产素)、处理3. 吸引器&产钳 四、预防产程迟滞,孕妈咪怎么做? 待产室里,为加快产程而努力! 在宫颈最初打开的漫长阶段,即使速度很慢,也许你会觉得特别累,迫不及待地想尽快把宝宝生出来。 可以在产程的前期尝试一些自然的方法,让产程加快。试试以下的方法,可以使宫缩更快地帮助宫颈开大: ●如果你不是特别累,在开始出现规律的宫缩感到疼痛时,尽量不要躺在床上。可以保持直立的姿势。斜靠在分娩室的床上(后背可以调整到你舒适的位置)、桌面、椅子背上或窗框边。 【tips】你处于直立姿式的时候,宝宝会比较容易出生, 因为这样更容易有效地向下用力。子宫肌肉的收缩力、你自己向下用的力和重力,这三种力量结合会产生强大的作用力。 ●两腿分开,面向椅背坐在椅子上,上身向前倾斜,斜靠在椅背上。 ● 面向墙壁,两只手臂撑在墙上,身体斜靠着。或用双手抱住陪伴你的人的脖子或腰部,并靠在他身上。 ●坐在健身球上,两腿分开,来回晃动身体,这样可以减轻会阴部承受的压力,有利于子宫口打开。 ●面对家人,拉着家人的手下蹲,两腿分开略宽于两肩,双手拉着陪伴人的双手,将身体的重心下降,并通过双臂支撑身体。 【tips】面对凳子下蹲,两腿分开略宽于两肩,双臂扶在凳子上,上身略微倾斜于凳子。 【BOX】如果很累,不必勉强自己做这些,你也可以慢慢地散步。宫缩来临时,身体向前倾,手扶着墙壁,晃动臀部,这样可以帮助你的子宫把宝宝有力地推向宫颈。如果你感觉自己确实太累了,床可能是你休息的最好地方,你可以采取左侧位躺下。最好不要靠后背支撑,那样不利于骨盆有效地打开。 最后的冲刺!分娩时要这样做! Point1分娩会消耗体内大量的水和能量,只有及时补充才能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但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大也可能会导致胃口差,所以,医生建议孕妈咪最好进食一些易消化的流食。另外,巧克力、能量饮料等对孕妈咪也有利,但不宜多吃哦。按需要进食进水,如果你太饿,身体就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让宫缩继续下去。因此如果你感觉想吃东西了,就来点儿加餐(可能也就是面包之类的),确保自己不脱水。 Point2记住放松的状态会让你觉得产程更容易享受和应付。如果你感觉很紧张,让陪伴你分娩的人帮助用力按摩你的背部。在你通过活动加快产程的过程中都可以让他帮你按摩背部。如果你坐在椅子上,可以让他帮助你按摩双脚。 Point3 尽量在阵痛的前期活动,一方面这时疼痛不是太厉害;另外宫口前3指开得很慢,活动有利于开指;再次到了阵痛后期躺着休息有利于为最后冲刺保存体力,羊水破了之后为防止感染,一定要平躺。活动则是以分散注意力、减轻阵痛为原则。Point4 绝大多数孕妈咪都可以经阴道顺利分娩,完全不必有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要增强对阴道分娩的信心。产前及时大小便,排空直肠和膀胱,保证胎儿通过产道的空间宽畅。产程中发生宫缩乏力而导致产程延长时,孕妈咪不要过分紧张,只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是有益无害的。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