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现代的审美观念就是以瘦为美,产后妈妈和一般女性一样,也有享“瘦”的权利,那么就让我们从产后饮食开始吧! 坐月子是产后妈妈体重直线上升的时期,一旦补过了头,摄取了过多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不但导致肥胖,还可能会产生便秘等问题。 坐月子 补身体 不补体重 五谷类、蛋豆鱼肉类、奶类、蔬菜类、水果类、油脂类等六大类饮食,都要适量摄取,不能厚此薄彼。面食类适量,不可过多,以免摄取过多热量。 此外,水果、蔬菜更是不可少,多吃蔬菜水果能有效预防产后便秘。蔬菜以深绿色为主,水果应该选择补血的,如樱桃、葡萄等。 蔬菜摄取不需要限量,由于蔬菜热量不高,而且多吃蔬菜容易有饱足感,所以是减肥的好食品。在烹调方面,尽量不要油炸,以免摄取过多油脂。牛奶最好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是钙质和蛋白质的最佳来源,产妇不论有无喂食母乳,每天都可以喝1~2杯。 妈妈享“瘦” 宝宝也能满足 哺乳妈妈的饮食,必须以均衡、丰富为原则,不能因为想减肥就拒绝吃肉类或油脂,这样会降低乳汁的品质,如果担心哺乳期间变胖,可以考虑在烹调上做调整。 李静姿医师提醒,产后首先要把身体养好,再考虑瘦身、减肥的问题。如果妈妈产后想要喂食母乳,瘦身计划应该暂缓实施。其实只要妈妈能把握好均衡的饮食原则,适时补充蛋白质、钙质,既可以让乳汁分泌不再匮乏,也可以有效地控制体重。 坐月子期间饮食参考表 未哺乳的产妇 饭(八分满/餐)+肉(100克/餐)+青菜(1/2碗/餐)+水果(2个/天)+脱、低脂牛奶(1杯/天) 哺乳的产妇 饭(1碗/餐)+肉(100克/餐)+青菜(1/2碗/餐)+蛋(1颗/天)+水果(2个/天)+脱、低脂牛奶(2杯/天)+点心(红豆汤1碗) 窈窕第一步 产后瘦身食谱 产后6个月是减肥的黄金期,只要好好把握这段时间,产后想要恢复理想体重并非难事。为了帮助妈妈早日达成目标,李医师特别推荐素食、中医瘦身食谱,让妈妈跨出产后瘦身第一步。 素食食谱的纤维素含量高,除了一般人熟悉的蔬菜水果之外,米饭、粗粮馒头也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但有饱足感而且可预防便秘。素食用低油烹调,做出来食物清淡、好消化,能够避免过多油脂的摄取。 而中医食谱的设计,适合产后做完月子的妈妈食用,其内的瘦肉和鲤鱼,富含蛋白质有助于乳汁分泌;未哺乳妈妈则着重于健脾益气,有效改善产后虚胖问题。 产后瘦身中医食谱 适用对象 哺乳妈妈 饮食注意事项 补充足够营养,避免乳汁分泌不足。 冬瓜薏仁汤 材料 冬瓜250克 薏仁25克 鸡肉100克 做法 冬瓜洗净去皮切块,放入锅中加入薏仁(必须先浸泡半个小时以上)、鸡肉、水,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炖40分钟。 功效 冬瓜-消小腹水肿。 薏仁-轻身益气、健脾利尿。 瘦肉-富含蛋白质且低脂肪。 此方可消产后小腹水肿。 鲤鱼姜丝汤 材料 鲤鱼1条 车前子10克 玉米须50克 姜丝、盐 做法 鲤鱼去鳞去内脏,切成段。车前子、玉米须、鲤鱼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熟,加盐调味。 功效 鲤鱼-利尿消水肿,促进乳汁分泌。 车前子、玉米须-利尿消肿。 此方可助产妇改善下半身肥胖兼具通乳作用。 适用对象 未哺乳妈妈 饮食注意事项 忌吃过于寒凉的食物。 莱菔子粥 材料 莱菔子15克 大米60克 做法 将莱菔子、大米洗净后,放入锅中煮成稀饭,每天早晚服用。 功效 莱菔子-行气化痰消痰渍。 大米-健脾益气不腻不胀气。 此方对水肥性肥胖有效。 荷叶知母茶 材料 荷叶15克 法半夏20克 茯苓20克 陈皮15克 甘草5克 生姜3片 知母15克 做法 将上列药物加水1 000毫升,饭前服用。 功效 荷叶-治肥胖,久服令人瘦。 半夏-化痰燥湿。 茯苓-健脾利湿。 陈皮-理气化痰。 生姜-利水消痒。 甘草-调合诸药。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此药茶对于产后虚胖有效。 产后瘦身素食套餐 适用对象:产后未哺乳的素食妈妈。 功效:低热量且营养丰富。 一号套餐
二号套餐
食物功效 米饭·粗粮饭·粗面馒头 提高身体基础代谢速度,富含淀粉、维生素B、维生素E、纤维素,帮助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鸡蛋豆腐 豆腐是黄豆制品,富含蛋白质、钙质和异黄酮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强化骨质。番茄热量低、含丰富的茄红素,可预防老化。 栗子烤吐司·芋头烧鸡 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 烤素鸡·烩豆肠·粉蒸素肉·胡萝卜炒豆包·蒸菜卷 素鸡、豆肠、素肉、豆包都是黄豆制品,富含蛋白质。胡萝卜富含维生素,可健脾胃、助消化。甘蓝富含纤维。 无糖豆浆 高品质的蛋白质来源,含有丰富的雌性激素。 素烧三菇 富含维生素、钾、铁和纤维素。 广式泡菜 纤维含量丰富、热量低有饱足感。 炒菠菜 富含维生素B、纤维素,也有补血功效。 生菜沙拉 热量低、高纤维有饱足感。 葡萄 助消化,补血利尿。 苹果 补血,助肠胃蠕动。 木瓜 帮助消化和排便。(文/张玉玲 采访咨询/李静姿 妇产科主任医师)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