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产褥期间,由于风寒湿邪,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者称为产后风,又叫月子病。 产后风是一种民间传统的说法,它几乎包括了产褥期以及流产后的所有疾病,甚至是分娩后或流产后延续出现的问题也归于产后风。但现代医学认为这些所谓的产后风往往有不同的原因,而且有时同样的症状也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 女性在月子的自然恢复期,筋骨与腠理的合闭,可以把风湿寒邪包入体内,难以排出,病邪长期滞留于体内,损坏腠理与筋骨组织,导致严重的筋骨病。它的临床反应症状是:怕冷、怕风、活动关节疼痛之外还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因素。 风湿寒邪侵人人体的途径 1.产后大汗淋漓,而未保暖,感受了风寒之邪。 2.产妇所住房屋潮湿阴冷。 3.产妇感受门窗过道之过堂风的侵袭。 4.产妇过早劳累或使用冷水洗衣或淋雨受湿。 5.产妇过早行房事。 妇女产后由于胞宫受伤出血,导致血脉空虚,元气大伤,经络、血脉肌肉筋骨空虚,如果外邪乘虚而入,就会使肌肉、关节疼痛酸困沉重,怕风怕冷,从而导致此病的发生。 尽管产后风不是产后通风所致,但的确有许多产妇在分娩后,特别是冬季会出现怕风、怕冷的情况,这是因为分娩后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体循环,加之妊娠期间许多组织间液也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因此产妇体内血容量升高,产后24小时内增加尤其明显,致使心脏的负担加重,这种状态一般要到产后3周或更长时间才可逐步恢复到孕前水平,所以在此期间产妇体内水分必须很快排出,主要有3条途径:一是排尿,产后尿多是常见现象;二是通过呼吸,把水分以蒸气方式呼出体外;还有皮肤大量出汗。 因此产妇的汗毛孔总是处于开张状态,遇风就会觉得全身湿冷。 部分病人发展为类风湿,长期风湿侵入人体,占位机体,影响血脉流通,导致体内器官血脉失去营养、变形,有些机体肌肉组织萎缩,重者直接侵入到五脏六腑,引起脏腑疾病,导致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无力,四肢供营不足,筋骨干燥,形成严重的类风湿。而致产后风难治的一个主要原因,如风入肾脏可导致肾功能下降。 产后风的防治 产后风治疗方法与风湿、类风湿不同,产后风治疗,以补气、补血为主,不用寒冷药, 才能治好产后风。产后风是妇女分娩期间,体质受到消耗,身体虚弱。在此状态机体受到风寒的侵害,出现了关节疼痛、怕风、怕冷,随之腰痛、腿痛、手脚接触冷水疼痛明显。当机体遇到寒冷,关节疼痛更加重。产后风一般很难治疗,一部分患者可转为类风湿病,而大部分患者可终身带疾,有人可从35岁开始,合并骨质增生,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所以,对产后风湿病的早期预防十分重要。 充分休息 应注意充分的休息,不宜做过多的家务劳动,特别要注意减少手指和手腕的负担,例如,给孩子洗澡时夫妻应配合,避免由产妇一个人经常一手托头一手洗。洗尿布时一定要用温水,避免寒冷的刺激。 避免受凉 产妇在产褥期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风或是喝凉水,饮食方面也不能吃凉或刺激性的食物。平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身体劳累或精神刺激。不仅是正常分娩的产妇,剖宫产、自然流产后的产妇,也有患产后风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注意。 服用产后补药 中药中的产后补药对补充产妇气血、帮助产后快速恢复、预防产后病效果显著,但必须在恶露排净的产后3周后服用。恶露全部排出之前服用补药反而会诱发产后风。要治疗产后风,可以煎服具有补充体力之功效的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之类的药材。 接受中医治疗 产后风应当及早治疗,否则非常难治。治疗产后风一般用中药,如果出现骨节发冷、关节刺痛等产后风症状时,建议立即去中医院接受必要的治疗。产后痛一般配合中药和针灸等方法治疗,应该坚持治疗1年以上。 饮食上的注意 应给容易消化,富于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C的饮食。重症病例可额外供给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可适当地限制盐及水分的摄入。为防止胃部膨胀压迫心脏而增加心脏负荷,可采取少量多餐。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亦应适当限盐。冷饮、冷水浴暂时跟你无缘。尤其是汽水,不单伤脾胃,它的高糖分更会带走骨中的钙质,令矿物质失平衡。 不要过度活动关节 分娩前一点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后都会出现问题,因此产后2~3周内绝对不能过度活动关节。多休息,自然运动为好,运动后注意着凉,不能过度疲劳。 保持良好情绪 保持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不宜生气,不宜着急。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