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VS感冒 孩子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适应能力差,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种传染病,而一旦鼻黏膜发炎肿胀,就可能造成鼻腔内的机械性障碍,使鼻窦开口受阻,引流不畅,造成鼻窦发炎;年幼的孩子往往不会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因此会使鼻腔压力增加,使鼻涕回流到鼻窦而引起鼻窦炎症,所以,鼻窦炎为孩子中的常见、易发疾病。 专家说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五官科王岩医生介绍,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防止急性鼻窦炎发展成慢性鼻窦炎。但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把鼻窦炎当作普通感冒,延误了治疗时机。 孩子有感冒的症状,但是过了一两个星期还不好,或者忽好忽坏,反反复复,那就可能是鼻窦炎。 * 鼻涕黏稠、呈黄绿色,说明有细菌感染,也是鼻窦炎的症状之一。 * 在鼻子呼吸困难、鼻塞、疲劳、咳嗽、嗓子哑、头疼等症状中,只要具备两个以上就可能是患上鼻窦炎了。 防治方法: 预防鼻窦炎最有效的方法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染。慢性鼻窦炎容易复发,其治疗应“三管齐下”。 1 控制感染源: 由于大人的抵抗力相对较强,患病时间长,所以存在于大人体内的细菌一般比较顽固和耐药。当这些细菌感染孩子以后,会慢性发病:从流清鼻涕——浓鼻涕——黄鼻涕——黄绿鼻涕——到耳朵症状,如果发热也是逐渐高热,很少突然高热。 对于有以上情况的家庭,要孩子鼻窦炎以后不反复,我们就要彻底治疗大人,也就是控制感染源。 2 彻底治疗鼻窦炎: 一旦确诊孩子患了鼻窦炎,从根除病因、保证鼻窦开口引流通畅、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入手,根据病变程度的不同,选择的方法也不一样。 ①鼻腔局部用药:0.5%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液是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的一种滴鼻剂,它可以减轻鼻窦黏膜肿胀,开口通畅,使鼻窦内的脓液更容易流出来。一般每日使用2次,每次每侧鼻腔1~2滴。但这一类鼻腔减充血剂用久了,可能会导致药物性鼻炎,所以用药时间一般不要超过7天。中药滴通鼻炎水也是很好的减轻鼻窦黏膜肿胀的中药,同时还有一定的抗细菌作用。
冬季宝宝易患的呼吸道疾病
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上海市多家医院,发现困扰孩子们较多的是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炎等3种炎症。儿科医生告诫家长,家长应当多了解此方面的知识,防患于未然。 气管炎VS肺炎 乐乐妈妈最近很烦恼,看到孩子连续几天都干咳不已,联想到以前发过的支气管炎,便把以前未吃完的药物继续给孩子服用,谁知孩子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倒有加重的迹象。无奈中到附近一家医院进行检查,发现孩子的病已发展为肺炎。 专家说法: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的徐医生告诉记者,作为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急性支气管炎大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年幼体弱、气温骤变、空气污浊、免疫力低下是该病的诱因。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而肺炎病情较支气管炎重,患儿除咳嗽、咳痰外,往往还有发热、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时家长辨别不清,反倒延误了孩子的治疗。 预防方法: 1.勤增减衣物 合理的穿衣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环节。衣物对宝宝来说是起到保暖的作用,但并非穿得越多越好。不宜太多,而且衣服不能穿得太紧,要宽松、有适当的厚度,以便于宝宝活动。同时要根据环境的温度变化,比如由室内到户外、从户外到室内或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来避免宝宝受凉。 2.饮食卫生 给宝宝的食物最好是现烧现吃,尽量不要给宝宝吃隔日剩下的食物、或外卖的熟食。另外,请注意冰箱不是保险箱,长期放在冰箱中的食物也不宜给宝宝吃。宝宝要勤洗手。宝宝的手喜欢到处触摸,因此接触到的细菌和寄生虫就很多,洗手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那些爱吮手指的宝宝更要经常洗手。宝宝在吃食物之前一定要洗手,哪怕是吃一颗糖或一片饼干。值得注意的是:喂养宝宝的妈妈或其他人在喂宝宝食物前,都要洗手,避免将细菌、病毒带给宝宝。 3.房间多通风 细菌和病毒无处不在。爸爸妈妈在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及时换外套、鞋子,以避免将外界接触的细菌、病毒传染给宝宝。如果父母感冒,在接触宝宝前,最好戴口罩,并洗手。 注意房间的开窗、通风工作,保持屋内空气的清新、干燥。每天至少要开窗2次(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每次通风20到40分钟。 4.多活动 坚持带宝宝去户外活动。但要注意不要带宝宝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比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场所,最好多去空气好、人少的公园或绿地,尤其是当地发生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时,更要小心。 感冒VS中耳炎 很多人都认为中耳炎是单纯的听力方面疾病,没有把一些跟耳朵无关的症状联系起来。其实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是由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小婴儿在中耳炎初期的症状就是发热和呕吐。 专家说法: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门研究耳病的许政敏博士告诉记者,孩子如果有夜间啼哭、摩擦单侧耳朵、部分听力丧失、耳朵出现排出物等症状,父母应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会使用耳镜来检查患儿的耳朵。一旦耳朵渗出的汁液留存达3个月,患儿可能会丧失部分听力。因此,不论是急性中耳炎还是慢性中耳炎,一定要早期规范治疗。 预防有道: 同上面的方法。
我们也可以将抗生素或者其他药物滴入孩子鼻腔内,增加其抗感染、抗过敏的作用,比如:托百士眼药、氯霉素眼药、利福平眼药。使用这些药物要注意,一般都是在使用麻黄素生理盐水以后15分钟使用。当孩子没有鼻塞,但晚上睡觉突然乱翻滚,咬牙、说梦话厉害,可以使用抗过敏的眼药研立双、色甘酸滴鼻。 如果孩子鼻黏膜水肿较明显,没有明显的黄鼻涕,说明慢性鼻窦炎同时伴有过敏,可应用抗过敏的喷鼻药。比如内舒拿、雷诺考特喷鼻剂。 特别提醒:注意正确的滴鼻方法 一般多采用仰卧垂头位,鼻孔朝上。滴药后应停留5~8分钟再起身,将药液及鼻涕轻轻擤出,或后吸至嘴里再吐。不要紧捏双侧鼻孔用力擤,这样会将鼻涕经咽骨管压向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 3、增强抵抗力: 慢性鼻窦炎主要是细菌感染,细菌必须黏附在鼻黏膜上4个小时才可以孵化和生长繁殖。 * 每天使用清水喷鼻子1~2次或者雾化鼻子1~2次,就可以完全阻止和减缓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鼻窦炎的发生。 * 加强体育锻炼,用冷水洗脸,提高孩子对寒冷以及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鼻黏膜的分泌,让细菌不容易黏附在鼻腔黏膜上。 * 保持孩子大便通畅。大便不通畅,会造成分泌型IgA的数量减少(分泌型IgA主要在肠道的类淋巴样组织产生),容易造成呼吸道包括鼻腔鼻窦的感染。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