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孩子模仿父母也是一种交流-新生儿-新生儿第一周-成长指标

2014-3-6 22:0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3| 评论: 0

摘要:   小婴儿正在全神贯注地望着大夫   一个出生两天的小儿,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大夫的脸,注视着伸出嘴外的舌头(见。大约30~40秒钟后,小女孩张大了嘴,她的舌头在嘴里向一侧颊部移动。最后,小婴儿模仿大夫,将舌头 ...

  小婴儿正在全神贯注地望着大夫

  一个出生两天的小儿,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大夫的脸,注视着伸出嘴外的舌头(见。大约30~40秒钟后,小女孩张大了嘴,她的舌头在嘴里向一侧颊部移动。最后,小婴儿模仿大夫,将舌头伸出嘴外。

  我国一位儿科老专家曾对一名具有神奇能力的新生儿进行过观察。这个新生儿是一个刚刚出生8小时的小女婴,能玩伸展舌头的游戏。首先,老专家和小婴儿互相注视,当老专家慢慢地伸出他的舌头,稍候片刻,小婴儿即伸出了她的舌头。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大夫和护士们都感到很惊奇。有人建议:让这个新生儿一个一个地、面对面地和所有的工作人员见面,包括老专家,但有一条规定,和小女婴见面者切勿伸出自己的舌头,这样她却只有在见到老专家时,不管老专家的面部表现如何,都伸出她的舌头。

  这个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为何具有如此惊人的本领呢?首先他们具备了相应的器官——舌头,并且知道舌头的定位和如何使用。模仿行为是一种复杂而又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个新生儿从来没有照过镜子,也从来没有玩过发现自己鼻子和母亲鼻子的游戏,但他们能看到你的面孔,马上联想到自己身体的具体定位,这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

  有一位母亲告诉我们另一种奇怪的游戏,她教她的新生小女儿打呵欠,然后,鼓励她一个接一个地打呵欠,一直到母女入睡。虽然,这是一种游戏,但这种游戏已经影响了母女的行为。

  在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新生儿都一样,他们的面部表情是明显的,通常表现的面部表情有害怕、悲哀、高兴、讨厌和生气。所以说,人脸是会说话的。从新生儿开始就能显示几乎和成人一样的面部表情。

  当新生儿注视你的面部表情时,他的双眼集中到你的眼睛和嘴上。然后,按照他们所见来改变自己的眼睛和嘴的表情。当他们模仿悲哀的表情时,他们会紧缩眉头,并撅起小嘴。但如果要问,新生儿到底需要接受多少刺激才能联系到他们的模仿行为呢?目前尚不清楚。也许这是人类婴儿的天赋。他们用自己面部的感觉器官,随着自然运动和各种特征性的活动,使自己在新生儿时就产生了最大范围的面部表情。

  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他们的面部才显示真正的表情,并随着家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到了妊娠末期,母亲常常梦想即将出世的孩子如何漂亮、聪明。通常情况下,他们想像即将出世的孩子相当于一个3~4个月的婴儿,面色红润,皮肤柔嫩,面带微笑,双眼睁得大大的,显得很机灵。当孩子出世后,母子初次相遇,用真正的婴儿取代了想像中的婴儿,无论在面部特征和行为能力上都存在着差距。因为他们刚刚出世,皮肤上蒙有一层薄薄的胎脂,有的有脱屑,闭着眼睛,哭着来到了世界上。

  母子相见,互相注视、互相模仿,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已由英国著名精神病学家韦尼考顿博士通过精细的观察得到了阐述。他们观察到,母亲对婴儿来说,就像是一面镜子,尤其是在生后第1个月,母亲在婴儿的模仿行为上花了很多的工夫。韦尼考顿博士在母亲的镜子作用中评论道:“当新生儿看见母亲的脸时,他们到底看见了什么呢?看见的是他们自己。”

  当母亲温和地追随或模仿婴儿而不是刺激或指挥他们,并且把自己摆在婴儿的位置上时,小婴儿做出的反应和模仿行为就明显增多。

  相互借鉴的另一种形式是互相学习。婴儿要了解自己、了解你、了解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个过程是不成熟的。我们叙述这个过程,仅仅是因为我们有兴趣想知道新生儿的秘密,而不是为了去训练孩子,因为以上的模仿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为新生儿具有交流信息、生存和接受养育的先天本领而惊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新生儿模仿医生的动作:伸舌、张大嘴、开始张嘴

  新生儿由于主动肌张力的存在,靠其颈屈肌(管理颈部屈曲的肌肉)和颈伸肌的主动收缩,在帮助下可使头竖立。具体做法是,我们用双手在新生儿乳间连线水平固定其身体,自仰卧位慢慢将新生儿扶起,在刚扶起时新生儿头向后垂,当将躯体与床位成垂直时,因颈屈肌的主动收缩头会竖立。头竖立是新生儿主动肌张力测定的一个极好指标,正常新生儿均能把头竖上1~2秒钟甚至几十秒钟,显示这方面的能力。

             

  主动肌张力另一个惊人的运动是牵拉反射,这个动作令人兴奋,尤其是年轻父母看了都会惊叹出声:“啊,我的宝宝有这么大的本领”,真叫人难以置信。当你取得新生儿的握持反射后,在新生儿紧紧握住你的手指时的一刹那你立即将双手举起,新生儿靠上肢肌肉的主动收缩会使自己的躯体腾空而起。请你注意,当新生儿抓握不好时,你千万不要牵拉。另外,当你牵拉时,不要将你的大拇指放在新生儿的手背上,这样会变成悬吊反射(属被动肌张力)。做此检查最好由受过训练的医护人员来做或在场。

  新生儿能伸手去拿东西吗

  新生儿有伸手去够东西的能力吗?过去,许多人认为,因新生儿未臻成熟,不能伸手拿东西。一般地说,约4个月月龄时才开始有这种能力。神经生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新生儿之所以无此能力,是由于神经周围缺乏髓鞘的缘故。但法国儿科医生阿米尔梯桑和格里纳用大量的研究实践否定了此理论。他们的工作表明,一些新生儿能够伸手拿东西。他们认为,在新生儿安静觉醒状态,当你集中注意,平静地与新生儿面对面看,以及检查者轻轻地摩擦他们的颈部3~4分钟,使颈部放松后,新生儿可无约束地去拿东西。正常新生儿在出生时明显有够东西的内在能力,但由于颈肌紧张,妨碍了新生儿的伸手运动。一旦颈肌放松,新生儿就可伸出手拿东西。克劳斯用电影手法慢速度重复观察到了此种能力,但他告诫读者,这种伸手的运动仅在极少数新生儿中能见到,父母们如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有这种本领,也不要感到失望。

  总之,通过对你宝宝的观察,你会认识到新生儿自胎内就开始运动,且这种运动在生后与父母的交往中继续发展。运动的本领受神经系统内的生物钟支配,反过来运动又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利于早期智力开发。愿年轻的父母们掌握并学习这种规律,促进你的宝宝健康成长。

  面部表情和模仿能力

  新生儿有着宽宽的前额,大而明亮的眼睛,微小的鼻子,柔嫩的皮肤,对爸爸和妈妈来说像是一块带有磁性的吸铁石。当母亲第一次接触新生儿时,母亲的动作大多和新生儿面部的表情特别是眼睛的表现有关。

  正像你对新生儿的面部感兴趣一样,婴儿也对你的面部特别感兴趣。当新生儿将成人的面孔与几何图形作出比较时,他们会首先选择人脸。在安静觉醒状态下,婴儿常以特别的兴趣注视着你的面部,他们不但有能力对于看到的面部作出反应,而且能正确地模仿你的某些表情。

  一位天才的希腊心理学家马勒特斯首先注意到了这种模仿能力。谁在模仿谁呢?你看,母子互相注视着,母亲聚精会神地看着孩子,孩子也在目不转睛地望着妈妈。

 

  你想试试吗?当宝宝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时,距离宝宝的面部约20~25厘米,并让宝宝直接注视到了你的脸。首先,尽可能地伸出你的舌头,慢慢地重复伸出舌头,每20秒钟一次,共6~8次,然后停止。如果宝宝继续看着你的脸,常常可能在嘴里移动自己的舌头。开始时,朝着一侧面颊移动,大约20~30秒钟后,舌头将慢慢地出现在嘴边。最后,有的宝宝能很快地将舌头伸向嘴外。

  伸出舌头,对新生儿来说,就像玩游戏一样。当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面部时,如果你伸出你的舌头,宝宝就能模仿。但也有些新生儿不喜欢玩这个游戏。成人的兴趣各有不同,儿童的爱好也是无法统一的,有的喜欢玩枪,有的喜欢玩娃娃。新生儿也有自己的思维活动,他们有权力选择是否玩伸出舌头的游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运动自胎内开始

  自妊娠后期开始,父母就沉醉在喜悦之中,胎儿在子宫内运动的本领——胎动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胎动是母子依恋、母子交流的开始,甚至父亲也会经常用两手抚摸其妻的腹部共享胎动之乐。

        

  实验已经证明,用超声波观察胎儿,在母腹外用声音刺激(如摇摆浪鼓)或光照,均会引起胎儿的反应,胎儿先会惊跳,随着刺激次数增加,他的运动减弱,甚至还会吸吮大拇指。胎儿对反复刺激将慢慢地习惯化。另外如果父亲经常对着母腹说话,多次叫唤“宝宝”,胎儿也会引起反应,脸转向父亲。实际上,运动从胎内就已开始,而且会有规律地进行。

  胎儿令人惊讶的各种运动有着很多目的,运动本身对肌肉骨骼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对脑内神经细胞的生长是必需的。脑内神经细胞的扩展实际上使臂和腿发育成长。运动可帮助其发育,运动也使未来的神经通路及分支得到发育。由于神经的发育使手的控制能力加强,如果妨碍任何一个部分的运动,则会出现关节僵硬,肌肉和神经衰弱,骨骼发育不全。因此,父母所感觉到的胎儿运动(胎动),对婴儿的发育至关重要。

  胎儿生活在子宫羊膜腔内,其内充满羊水,缓冲和保护胎儿。在此漂浮和失重的环境内,胎儿的躯体和肢体有着广泛自由的活动范围,保持其关节的灵活性。在宫内胎儿经历着摇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出生后的新生儿会如此高兴并能引出各种反射。如一个17周胎儿能做仰头、前滚翻、倒立、伸腿的整套动作,在数秒钟内胎儿有规律地全身广泛运动犹如花样游泳一般。

  当研究者用超声观察胎儿的时候,发现胎儿有大量不可预测的行为,如睁眼、张嘴、伸舌、微笑、打哈欠、作怪相、啜、抬手、拥抱、伸展、蜷缩,而且在他们出现此类动作前似乎已实践了一段时间。这种锻炼,像运动员所从事的训练一样,以帮助每一个运动更加平稳和协调。

  胎儿的生命和活动是由一系列内在的生物钟所调节的,每一种运动有不同的时刻表。如心率1分钟140次,而在宫内控制睡眠和觉醒时间的“定时计”走得很慢,每30分钟改变1次,这些睡眠和觉醒状态的“定时计”是随着胎龄而改变的。大多数“钟”位于脑内,而胎心的起搏点则有部分是心脏本身。这些“钟”同时工作并与胎儿的各种运动节奏相一致。

  一些孕妇清楚地意识到,胎儿会用改变运动形式来对他们的情感作反应。产科医生也观察到,有慢性应激的妇女将使胎儿心率加快及动作活跃,经过一些复杂的过程,胎儿会被母亲的情感所影响。这种母亲和胎儿间的“谈话”在孩子出生以前已经进行了很久。

  新生儿的生活规律

  出生后的新生儿具有一定的生活规律。一日之内90%的时间处于睡眠,觉醒时间总共才2~3小时,新生儿不断地进行着睡眠—觉醒周期,以每30~60分钟循环一次。此周期我们前面已作过介绍,包括六个状态:有深睡、浅睡、瞌睡、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及哭。如果你的眼睛是一架摄影机,能进行连续的摄像,每秒钟一张,你将会惊讶地发现:当新生儿觉醒不哭时,他会在一定的规律下运动,约1分25秒完全没有活动,紧跟着会突然发生运动。当新生儿处于活动觉醒状态时,每1~2分钟连续发生着活动—安静周期。当今科学家们正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以揭示新生儿外表上似乎无目的运动的复杂性。最近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奇妙的图画,新生儿的运动不再被认为是随意的和无意义的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生物钟”支配运动

  我们发现,新生儿的运动不是反射性的,他们对一个环境刺激的反应有时表现为惊跳或抖动。更确切地说,新生儿的这些臂和腿的自发性活动有一个内在的节律,揭示出在每一个新生儿脑内存在着一个支配运动的物质,它是神经组织的一部分,我们称它为“生物钟”。那么这些节律的发生究竟有多早并发展到何种程度呢?心理学家鲁勃脱松发现,早在妊娠20周时,胎儿已有同样的自发性运动。说明在生命早期就存在着臂和腿的大量活动。对每一个新生儿来说,运动量的变化是轻微的,一些新生儿活动较多,另一些则较少,而运动的范围较广,需要靠特殊摄影机才能及时观察这些活动。如果你在肉眼下不能看到你自己的宝宝有节律的运动,你也不要感到失望。只要你耐心仔细地观察,我们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地观察到这种节律确实存在。

  影响新生儿活动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的这些活动(包括伸出和缩回上下肢)或许是向父母学习的一种自然本能,是新生儿邀请成人游戏的一种表示。不同文化教养、传统习惯和种族等因素会影响新生儿的活动。譬如我国传统的襁褓,在我国国情下是一种很好的保温措施,但却限制了新生儿的四肢活动(见图2-1)。在襁褓内新生儿显得安静且活动少。如果像西方国家一样,不用襁褓,新生儿就显得活跃。活动增多能促进呼吸和身体活动的锻炼,有利于发育。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新生儿早期,以手到口(吃手)为例,美国新生儿较我国的新生儿吃手的能力要强些,有人推测这也许是西方新生儿不用襁褓的缘故。不仅不同的文化教养影响婴儿,而且种族的不同似乎在出生时也表现了出来。有人对黑人、高加索人及东方人三个种族的新生儿进行观察表明,东方新生儿的肌肉强度和张力均小于其他两组,且出生时活动也较少。相反,黑人新生儿的肌肉强度和张力最好,高加索新生儿则介于黑人和东方新生儿之间,但三组新生儿在成长过程中发展的能力都是相同的。如果改变传统的襁褓方法,我们推测,很可能我国新生儿的发育还会改善,甚至优于其他两组。

  交谈与新生儿的躯体活动

  当母亲或护理人员在新生儿床头与新生儿热情谈话时,会发现相当微妙的情景。他躯体的运动会伴随成人的说话同时进行。新生儿对其母亲或护理人员的声音会有节奏地运动,开始头会转动,手上举,腿伸直。当继续谈话时,新生儿会表演一些舞蹈动作,更使你意想不到的是,他竟会举眉、伸足、举臂。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由一个音节会引出一个新的动作,如对你凝视、微笑。新生儿的躯体活动与其母亲谈话的内容是协调的,包括声音的停顿和变化,这些变化你都可以试一试,当你成功后会感到无比高兴,这是母子交往的最好形式。当新生儿状态良好时,还会打哈欠、凝视、对着你笑、吸吮手拳及抓住谈话者的手。

  这些动作在出生时就已存在。当你重复一个音节或中止一下呼吸时,就会使新生儿弯曲其踝关节或举肘、举眉。当你和新生儿谈话时,相信他对你正作出反应,在他能说话以前他常用躯体活动来和你谈话,这对脑的发育、心理的发育是颇有帮助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特有的原始反射

  正常的新生儿一出世就有一些先天的反射。这些反射能够反映出宝宝的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有些早期异常也可从这些反射的变化中看出来。如你把拇指同时压在新生儿的两侧手掌,他的嘴会张开,并向前低头、有闭眼的动作,这叫巴巴啃。这种反射在出生后即已出现,6周后会逐渐减弱,如果生后4个月仍持续存在,则表明有脑部病变。

  当你用手指抚摸新生儿的脸颊时,他就会转向抚摸的这一侧并张开其嘴。新生儿来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本能是“准备吃”,而觅食(或寻找)反射就是为了使其容易获食。

  在新生儿安静觉醒状态下,母亲将新生儿抱在怀里,使新生儿左颊触碰其母乳头,此反射先会引起婴儿将头转向左侧,并张开上下唇,然后寻找并咬住乳头开始吸吮。这种生后即出现的反射叫原始反射(又称新生儿期暂时性反射),这类反射是新生儿生后所特有的本领。随着年龄增加,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发育,这些反射会逐步减弱消失。大多数反射如果在生后3~4个月仍继续存在,则提示有脑的病变,有些反射如颈肢反射在6个月后会消失。除以上所提的巴巴啃反射及觅食反射外,这类反射还包括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自动踏步等。

  拥抱反射

  又称摸罗反射,当突然改变新生儿的姿势时,或者当他听见大的声音时,他会(1)双臂外展,手指伸开;(2)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3)有时伴有啼哭。

  握持反射

  安静觉醒的正常新生儿很容易引起握持反射,可将你的双食指或小指分别自新生儿两手的尺侧缘伸进手心,轻压其手掌,他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引起抓握反射。反射亢进则提示双侧大脑有疾病,新生儿期消失或减弱则提示该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呈抑制状态。正常情况下两个月消失。一些学者认为握持反射代表着一种进化的适应,新生儿有这种能力是在设法“保护”自己。在某些情况下,你的宝宝甚至能支持其自身体重并在帮助下拉向座位。

  此外,对有直立能力的新生儿,当其足接触桌面支撑直立时,将出现自动踏步动作,一般是先迈出左足,然后右足跟上,踏步良好时像散步一样,有的甚至会走10余步,使父母惊叹不已。

  新生儿与成人共有的其他反射,如情感改变时会出现恐惧、心跳增快等;当你用羽毛去刺激他的鼻子时,他们就会打喷嚏;当食物误入气管就会咳嗽;多食后肠蠕动亢进会使大便次数和量增加。

  主动运动

  新生儿的运动本领确实令人高兴,除了有前面所谈到的能看、能听(临床上把他们称为视、听定向能力)外,还有更高一级的模仿能力;并能在帮助下竖起头、身体站立;在牵拉新生儿时新生儿会像拉单杠似的腾空而起,在帮助下还有爬行动作.

  在做视听定向或行为检查中,与新生儿面对面对视,相距20厘米左右,如果新生儿处在良好的安静觉醒情况下,当你发出轻柔的语声时,新生儿会对你说话感兴趣,向你凝视,并作出友好的应答,面露笑容,嘴唇启动犹如与你说话一样,表现十分轻松、惬意。你要抓住这个极好良机,向他连续张嘴动作,张嘴幅度自小而大,新生儿会模仿你而张开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新生儿在家中的表现

  最受欢迎的小使者

  一位妈妈回忆说:“当分娩最痛苦的时刻,突然听到腹中婴儿呱呱坠地,一切痛苦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们全家等待已久的小使者果真来到了这个世界,母爱油然而生,我憧憬着未来,我决心把她培养成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我们在家庭访问中,总会听到家庭成员对新出生的小使者的赞美和希望。有一位奶奶给小宝宝取名“晨”,即早晨、太阳、希望的意思,意味着小宝宝是全家人的希望所在。宝宝来到人间,受到了父母、家庭以及社会的欢迎和关怀。

  新生儿来到人间,与家中成员互相交往,母亲当然是其最可亲的对象。当父母每一次接触自己新生的婴儿时,他们的感情是复杂的,充满喜悦,满怀希望,又多少有点担心。他们都特别仔细地、十分认真并按特定的顺序一项一项地观察这位小使者的头发、眼睛、鼻子、小嘴和面部,接着抚摸小宝宝的小手、小脚和躯体,并轻轻地摇动一下小宝宝的身体,母亲会感到无限的欣慰。宝宝这时会很懂事,用眼睛注视妈妈,拥抱她,听妈妈喃喃说话并闻到奶香、寻找乳头、获得食物。这就是父母和宝宝的互相交往。

  视、听是最好的交往形式

  前面已提到,视、听、触觉和模仿是新生儿的主要行为能力。在家中新生儿和父母等交往也是通过这些能力来表现和发展的。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小使者光临人间不久就会东张西望,眼睛还会追随红球或有色玩具上下左右移动。我们曾对新生儿(正常足月)进行了初步观察,通过家访发现,生后12~14天、26~28天的婴幼儿,在看红球、听格格声这两项行为方面较生后2~3天的婴幼儿有明显长进,生后2~3天的婴幼儿虽能看红球,但头和眼球只能在水平方向移动,到12~14天特别到26~28天时不少新生儿可随着红球转动。如你能掌握此规律,你就可以在哺乳后抱起宝宝,眼和眼接触(最佳距离是20厘米),一边说话,一边慢慢移动面部,宝宝的头和眼球就会随着你而转动,这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意义却重大。正如美国学者文尼柯茨博士所说:“‘最早的母亲贯注’对幼儿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这是一个能提高敏感性的时期,在生后要持续几个星期,可以为形成你宝宝的个性、展开智力发育及感觉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这样,如抓紧新生儿时期的行为锻炼(当然要循序渐进),对你宝宝的发育会有很大好处。

  眼对眼的互相注视是相互交往的开始。许多妈妈反映,在宝宝注视她们时会感到很高兴,不由自主地会紧紧拥抱她们的孩子。她们会说:“张开宝宝的眼睛,喔,宝宝是妈妈的,宝宝认识妈妈吗?”这时宝宝可能会微笑。大约40%的母亲要花一周或更多的时间才感觉到宝宝真正是自己的。通过接触、照顾新生儿,父亲才真正感到宝宝是自己的,因此这些相互之间的交往是必需的。父母在此时期内能强烈地感到他(她)们自己与宝宝联系在一起,惊人的感情共鸣渗透在母(父)亲与新生儿之间。

  在家庭随访中,妈妈还会告诉你她那些引以为骄傲的事:当宝宝在吃奶时听到妈妈的谈话,宝宝就会停止吸吮或改变吸吮速率,表明宝宝要听妈妈说话,而别人的说话声宝宝却不理会。这里要顺便提一句,母乳喂养不仅可将抗体输送给新生儿来预防感染(因为母乳尤其是生后头几天的初乳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而且新生儿的吸吮动作可使母体产生激素帮助子宫恢复,更重要的是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新生儿对自己母亲的乳房有特殊的吸引力,能识别自己母亲的奶香,吸吮母乳有利发育,而正在哺乳的妈妈往往沉浸在惬意之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通过交往促进行为发展

  新生儿对妈妈的爱抚、接吻、拥抱及注视的反应是将两眼对准妈妈并微笑。妈妈的爱抚常常易使婴儿安静下来,大概与妈妈同婴儿在生理、内分泌和感情上的内在联系有关。在安静觉醒状态,他会以非凡的能力模仿成人的动作,如张嘴、伸舌及微笑。大概生后第7天起,新生儿就会望着妈妈、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员微笑,以表示满意。生后7天的女儿,妈妈在旁边逗她,会转过头看着妈妈微笑。到了12天,当爸爸逗她时,她会注视着爸爸微笑。父亲也可在生后几小时甚至几天与宝宝的接触中得到极大的愉快之感,他们与新生儿的接触与母亲的风格不同,爸爸比妈妈更活跃和调皮,他们爱与宝宝嬉戏,从中得到满足。

  在家中,父亲有较多时间去照顾宝宝,并进一步了解宝宝。有一位父亲用这样的话来描述:“宝宝是这样的爱说话,睁着大眼看着我,好像能听懂我的话,嗯嗯地和我说话。一会儿宝宝闹一阵,我抱起他就安静,并用眼睛盯着我笑,他是一个十分机敏的小羊羔,是那样舒坦和令人鼓舞,真使我不能想像。”

  这位父亲提及的用抱起安慰的方法使他的宝宝从烦躁哭泣到安静觉醒状态,是很有趣的。这种本能的、天生的“安慰”实际上是以新生儿行为正常为前提的。安慰不能成功常提示有中枢神经系

  统病变所产生的激惹症状,这时就需要找新生儿科专业医师检查。

  这位父亲的话使我们很受启示,新生儿行为的发展需要父母共同来关怀和诱导。我们在家访中高兴地看到一个生后10天的新生儿,处于安静觉醒状态,医生给他“上课”,用彩色带响的玩具在他眼前移动,宝宝会注视着玩具,头部会随着玩具而转动。妈妈低声与宝宝说话,宝宝很懂事似的注意妈妈的动作,他的小嘴也模仿着动,此时,妈妈不知道有多高兴。

      

  新生儿对红色特别感兴趣,我们发现一个新生儿生后11天就能看着在玻璃鱼缸中游动的金鱼达10分钟之久,还有一个11天的新生儿可注视电视上的火球。如果你定期随访新生儿就会发现,新生儿到了26~28天时,反应愈来愈灵活,常带笑容,喜欢与成人逗笑。有时在成人逗他时,他可发出喉音,似乎在与成人对话。新生儿对周围事物感到很新鲜,常常上下左右地张望,表现出很机警的样子。如果这时对新生儿安排合适的课程,实行一些训练,年轻的父母们,你的宝宝动作会更灵活,思想会更敏捷。

  有一个18天的新生儿,听到洗衣机的脱水声,便奇怪地瞪着眼睛,凝神地听着。新生儿听到歌声便舞动两只小手,生后26天新生儿在哭闹时,听到电子音乐声,马上停止哭闹,且将头转向声源。

  我们在家访中发现,不少家长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自己探索的一些爱抚、安慰、逗乐新生儿的方法,无疑会对新生儿的行为发育有一定的好处。

  总之,新生婴儿已具备视、听、模仿及与成人交往的本领,这些能力又是他出生后继续发育的基础。当然,每个新生儿的这些行为能力是有差别的,应该在早期就对新生儿进行行为能力的检查和评价,并探讨根据具体情况、家庭条件制订措施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行为锻炼,以促进智力发育。这是优质育儿的关键措施之一。年轻的父母们,新生儿小小的躯体承载着世界的未来和希望。专业医师、保健工作者应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促进我们的下一代从新生儿期起就茁壮成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09:06 , Processed in 0.0485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