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疾控中心接到不少市民的来电和来人咨询——乙肝携带者怀孕了,如何能保护宝宝免受感染?为此,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素洁医生表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乙肝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 (产)期 据施素洁介绍,乙肝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乙肝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肝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仅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乙肝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 施素洁表示,HBV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而血源传播性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 (产)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乙肝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不过,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眼下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 “在围生 (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据施素洁介绍,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越早越好。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也可在出生后12 h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 μg重组酵母或20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在出生12 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据施素洁介绍,下列情况不会传染乙肝。例如乙肝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亦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传播。(薛马义)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