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第7天 预防孩子溢奶,也要注意孩子的头型 今天,是小外孙回家的第二天,孩子吃奶和睡眠都很好,奶量达到80毫升/次,1天6次;孩子的大小便很好,胎便已经排完,转换为黄色软便,1天1次,很正常;黄疸也几乎消退了。 但是孩子时常会出现溢奶现象。小王问我:“溢奶和呕吐奶液是不是一回事?”因为她以前照看的孩子中有大口呕吐奶液的情况,有时呕得严重的让人感到害怕。 我告诉她:“溢奶和呕奶是有区别的。溢奶是指胃内容物被动返流至食管或溢出口外。新生儿和小婴儿胃容量小,由于胃呈水平位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即食物由胃进入肠道所经之处)而贲门括约肌(食道和胃的连接处)发育较差,肠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及分泌胃酸和蛋白酶的功能较差,所以溢奶不具有呕吐时神经肌肉参与的一系列复杂的兴奋反射过程,不属于真正的呕吐,溢奶可能与食道的弹力组织及肌肉组织发育不全有关。孩子吃奶时吸入空气,会使少量奶汁倒流到口腔,出现溢乳。这是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大、消化系统发育成熟、改进喂奶方法后会在生后6个月消失。 但是如果大口地呕吐奶液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呕吐是一种保护性反射,通过呕吐中枢受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幽门、胃窦收缩,胃底贲门松弛及腹肌、膈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迫使胃内容物经食管由口腔排出。呕吐就要找出原因,孩子呕吐一般多是疾病引起的,例如消化不良、胃肠炎、感染性疾病或者其他的器质性疾病等。如果孩子呕吐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不管是溢奶还是呕吐奶液护理都很重要,否则很容易呛着孩子,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还可以引起孩子的窒息。最好的护理方法是:吃奶时让孩子半卧位(头高脚底)躺在母亲的肘窝上,吃完奶后竖着抱孩子,让孩子的头趴在大人的肩上或者胸前,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从下向上轻拍孩子的后背,直到孩子打出几个嗝(为的是将吃进的气体通过打嗝排出)来,然后再让孩子躺下。如果这样处理后孩子还溢奶,家长可以抬高孩子上半身右侧卧位,以预防孩子溢奶或吐奶后误吸,一般2小时后孩子就可以平卧位躺着了。” 我坐下来仔细观察孩子的头型,由于是剖宫产,孩子的头颅没有经过产道挤压,所以头型很好看——圆圆的,而且很光滑。孩子吃完奶后,我都让小王给孩子拍完嗝后让他右侧卧位躺着。孩子自己也习惯向右侧躺着。可是我又担心孩子以后睡偏了头。因为这时孩子的颅骨正处于发育阶段,颅骨软,颅骨的边缘部分还没有骨化,颅缝还没有闭合,很容易形成偏头,一旦形成还很难纠正。男孩子长大后剃成短发,后脑壳是个偏头,多难看!这可是影响孩子将来形象的问题!于是我告诉女儿和小王,孩子吃完奶后2小时要将孩子左侧卧位。这是因为胃排空水需要1.5小时、母乳2~3小时、配方奶则需要3~4小时。因此吃完奶2小时后再搬动孩子的头就会减少溢奶的发生。 对于经过产道挤压的自然产的孩子,头颅可能变形,或颅骨重叠,或头部可显得狭长。有时头皮可见水肿或血肿,一般几天内消退,如果血肿比较大,呈囊状,可以扪及波动感,一般需要2~3个月才能消散。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