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在母乳喂养时吃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但是在改用配方奶粉后,身上却开始出现一片片的皮疹,面对这种情况,妈妈们烦恼并不知所措。当她们知道皮疹是由牛奶蛋白引起时,她们忙着去寻找新的奶粉来代替,有些宝宝就藉着羊奶粉摆脱了过敏反应。为什么羊奶有这种神奇的功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羊奶的神秘面纱吧! 牛奶和羊奶的成分对比表
问题一:羊奶和牛奶比较,究竟有何优点?有何缺点? 优点一:羊奶更易消化吸收。羊奶较牛奶含有更多的α-乳清蛋白,较少的酪蛋白,其蛋白质在胃中形成的凝块细,更易消化吸收。羊奶的脂肪球只有牛奶的三分之一,又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更容易为小肠中的乳糜吸收。 优点二:羊奶可解除大部分牛奶蛋白引起的过敏症。牛奶中的某些蛋白质如α-S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是目前公认的过敏源。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蛋白质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如果人体的消化能力不足,这两种蛋白质以未被消化的形式进入人体,就会引起过敏反应。一般而言,婴儿0-6个月是最最敏感的时期,两岁以后,随着消化能力的提高和免疫功能的增强,大部分的小朋友不再对牛奶过敏。牛奶过敏的常见症状是皮疹、湿疹以及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经过科学家多年研究,人们发现牛奶中α-S1酪蛋白含量占总蛋白的43%,而山羊奶只占1-3%;其次,山羊奶中β-乳球蛋白的含量比牛奶低,且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与牛奶不一样,较牛奶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羊奶可以解除大部分牛奶过敏症。 优点三:羊奶可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羊奶中含有和人乳一样的活性因子─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有益上皮细胞的生长,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缺点:羊奶中缺乏叶酸,维生素C,含铁质亦低,鲜牛奶也如此,因此用鲜羊奶比用鲜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营养性贫血。 问题二:鲜羊奶可以喂养婴幼儿吗? 鲜羊奶和鲜牛奶一样,都不能直接喂养婴幼儿。因为它们的蛋白含量大约是母乳的2倍,小婴儿的肾脏发育不成熟,容易加重肾脏负担。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也不合适,酪蛋白占据了75~85%之多,酪蛋白的分子大,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形成不易消化的乳凝块。另外,羊奶和牛奶中的钠、钾、磷等离子过高,也对婴儿的健康不利。因此鲜羊奶和鲜牛奶一样不能直接喂食,必须用配方奶粉来弥补不足。 配方奶粉是为克服普通奶粉的缺陷而加以调配的。它去除了部分酪蛋白,增加了乳清蛋白;去除了大部分饱和脂肪酸,加入植物油,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加入乳糖,使糖含量接近人乳;降低矿物质含量以减轻婴幼儿肾脏负担;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某些氨基酸或其它成份,使之更接近人乳成份。其中,优质配方的羊奶粉还特别强化了叶酸、维生素C和铁质,调整了钙磷比例,使它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宝宝用的奶粉(无论是羊奶还是牛奶)必须是配方奶粉,非配方奶粉并不适合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宝宝配方奶粉制定了Codex标准,从营养和卫生两大方面对配方奶粉的质量提出了严格的fwm标准,目前这个标准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我国配方奶粉的国家标准也是参照Codex标准制定的。
问题三:为什么市场上羊奶粉一直没有得到推广? 因为山羊很难大规模集中饲养,而且它产奶量少,一头牛一天的产奶量大约是一头羊的4倍,另外,羊奶在常温下比牛奶容易变质,用通常灭菌方法又容易被破坏。因此,羊奶的奶源相对较少,对加工技术的要求又高,很难像牛奶那么普及。 问题四:为什么有些宝宝在换了羊奶粉后能快速改善过敏症状,而有些孩子却还是会发生过敏反应呢? 过敏反应的发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大多由遗传所致,而外因则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食物,一类为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一般有花粉、宠物的皮屑,有时,热水和日光也会引起皮肤过敏。食物过敏主要是由某些异体蛋白引起的。前面说过,牛奶中的致敏源主要是α-S1酪蛋白,虽然在山羊奶中它的含量已经降到1~3%,有些经过处理的配方羊奶粉能降到0.5%左右,但是它不可能完全消失。因此一部分特别敏感的孩子在改用羊奶粉后仍然会发生过敏情况。 问题五:如何区分牛奶过敏和乳糖不耐症? 牛奶蛋白引起的过敏症状是一种变态反应,它首先发生于皮肤、接着是胃肠道、呼吸道,而乳糖不耐症是因机体缺乏乳糖酶引起的,它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紧张、疼痛、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来说,人类胃肠中的乳糖酶在婴儿期后慢慢消失并因此不能消化乳糖。而有些婴幼儿失去乳糖酶的时间比正常宝宝早。牛奶、羊奶和母乳的基本糖份都是乳糖,这些婴幼儿由于不能消化乳糖就会产生和牛奶过敏的婴儿类似的胃肠道反应,要注意结合其它症状鉴别。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婴儿,使用大豆为基础的配方奶粉即可解决问题,这些奶用葡萄糖代替了乳糖,但它的营养成分有所欠缺。 另外,还有一种低过敏性蛋白水解配方奶粉,它不仅可对付牛奶蛋白过敏,还可对付植物蛋白引起的过敏。它的原理是将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变小,使之易于消化,但这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食用。文/蒋 来 用牛奶喂养宝宝遇到的常见问题·防小儿牛奶贫血症别忽视辅食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