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晃晕婴儿? 母亲摇晃婴儿入睡是世代传下来的方法,可近日,微博上一条名为“婴儿不要再摇了”的消息却让众多数家长们大惊失色。 该微博提醒,大人一边唱摇篮曲,一边轻摇宝宝,这种影响了无数代人的经典画面,给宝宝带来的危害巨大:部分宝宝在不断抖动中会哭闹得厉害,大人则会抖得更加厉害,直到孩子慢慢睡去。但宝宝不是真正熟睡了,而是被抖晕了! “婴儿真的不要再摇了” 该微博称,婴幼儿在一岁半前,是脑发育高峰,因其出生后额叶未完全发育,脑组织发育慢于颅骨发育,因此颅内空腔较大,剧烈活动头部,会导致摇拨浪鼓效应,最常见的是硬膜下积液,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微博发出后转载量不断攀升,大多数网友表示看到这一消息感到很吃惊,这一沿袭多年,横跨几代人的习惯竟然会对孩子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 网友纷纷转发微博并评论说:“婴儿真的不要再摇了!” 但有些网友则不以为然,网友王大良A留言说:“中国人总是缺乏理性分析。父母摇孩子,不是抖筛子。都是很温和节奏缓慢的摇晃,不会有这种问题。” 许多网友也表示质疑:“中国人几千年都这么摇过来的,没听说谁被摇出毛病来了。” 不主张较大幅度摇晃婴儿 市妇幼保健院著名专家刘清沁认为,婴儿的头部大约占全身长的20%,头颈骨嫩,颈部肌肉软弱,不能控制又大又重的头部,如使劲摇,会使颈部的毛细血管破裂,大脑在颅内与颅骨碰击,使脑表面和内部出血,甚至肿胀。 “对小婴儿不主张较大幅度地摇晃,较大幅度的晃动会造成闭合性脑损伤。7到8周的孩子(两个月左右)已可自己入睡,不需要家长一直抱在怀里摇晃入睡。许多家长特别是男性家长喜欢将孩子抛向空中,像这类较大幅的动作就有可能对婴儿造成伤害。” 如何正确哄孩子入睡? 刘清沁建议,婴幼儿哭闹想睡觉,母亲温柔的怀抱和触抚能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宝宝放在床上,用手轻轻拍或抚摸宝宝的背并轻轻哼摇篮曲。 要注意关灯睡,一般孩子出生第二天,母亲就应教孩子认识白天和黑夜,夜里婴儿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 “睡前不要吃太饱,不要做大幅度的活动。较大的婴儿应选择右侧位入睡,这样有利于食物正常流向。”缺钙和睡前吃得过饱等情况容易造成婴儿哭闹,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抚摸或者是轻拍婴儿,即可使其再次入睡。 (记者 邢进 实习生 肖雅文)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