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孩子,如何让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长,自然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面对民间一些流传的育儿偏方,很多人也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总想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保障。其实,只有科学的医学常识和照护观念才是正确的育儿之道。现在,本刊特别邀请中西医和民俗学专家,对民间的30个照护偏方做具体解释,希望能给您的育儿生活带来更多帮助。 PART 1 疾病篇 小儿不适,莫DIY乱医 偏方1:幼儿胀气,可涂抹清凉油 经常有人说我家宝宝的肚子大,一直怀疑是胀气所致。大家都说可以在肚脐周围涂抹清凉油,这样就能消除胀气。 可信度指数:★★☆☆☆ 西医:幼儿肚子看起来鼓鼓的,其实未必是胀气,多半是肠胃器官发育不完全,为维持平衡所以将肚子挺出。如果在触摸时没有硬物感,宝宝排气顺畅而且活力十足,那么父母就无需过度担忧。 平时应避免食用容易胀气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等。如果宝宝依旧以牛奶为主食,添加辅食则需选择容易消化的食材,帮助他养成正常的排便习惯,并注意均衡饮食,这才是解决胀气的根本之道。 中医:胃肠不蠕动是造成胀气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外物的刺激帮助胃肠蠕动,以消除胀气。清凉油的成分以樟脑、薄荷油为主,使用前请先行搓热,在涂抹于腹部时,请配合肠道路径加以按摩,其清凉的感觉能起到舒缓胀气的效果。 偏方2:清除眼疾,可采用提拉的方式 3岁的琦琦平时喜欢吃巧克力,最近眼睑出现了脓包。由于她自己经常搓揉,现在已经有了恶化的现象。听长辈说,轻轻压住眼皮往后提拉,就可以清除脓包。 可信度指数:★★☆☆☆ 中医:该偏方的治疗是从“辅助”的角度切入,确有脉络可循。因为长脓包是毛囊受到堵塞,通过外力的拉扯,则有可能使堵塞部分恢复畅通。另外,也可借助拉扯压力刺激排脓,加速愈合。不过,该方法并不能根治脓包,也不可能每次都见效,建议采用金银花加黄莲水制成滴剂,点在患部加以治疗。 西医:眼睛脓包的学名为“麦粒肿”,是眼皮脂腺急性化脓症,由于睫毛毛囊阻碍并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炎。一般来说,轻微脓包无需治疗就会自然康复。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则可以口服抗生素。如果想挤破脓包,请尽量让医师来处理,以免再次感染。 偏方3:治疗鹅口疮,可使用宝宝尿液 小果刚满5个月,最近食欲明显变低,而且脸颊内侧和舌头上都冒出白色豆腐状的颗粒,经检查是患上了鹅口疮。有朋友说可用宝宝尿液涂抹在患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信度指数:☆☆☆☆☆ 中医:鹅口疮是一种微菌(念珠菌)感染,使用尿液治疗并无科学根据,而且很不卫生。建议父母选择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板蓝根15克,加水100毫升,以小火熬煮10分钟,待冷却后滴入患处,每次3滴,可帮助消炎。 西医:鹅口疮多半发生在免疫力受损的幼儿身上,也可能是因为服用了过多的类固醇或抗生素。此病症只是暂时性的免疫力失调,多半可以自行痊愈,可局部使用抗微菌药物加以治疗。 偏方4:治疗带状疱疹,可自行贴药膏 女儿今年刚满3岁,最近皮肤出现红斑和水泡,似乎是带状疱疹。婆婆说买草药膏贴在患处就可解决,但我却担心会留下后遗症。 可信度指数:☆☆☆☆☆ 中医:幼儿罹患带状疱疹的比例并不高,基本的保健原则以“保持干燥”为主,因此附着力强的药膏不宜使用,另外要避免过分搓揉,以免因破皮造成细菌感染。 西医:在感染过水痘之后,水痘病毒仍潜伏于神经核中。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就会复发而产生带状疱疹。只要患儿充分休息,维持适度营养,请医师开些抗水痘病毒的药就可以,最多在局部涂抹一点抗生素药膏,请避免采用成分不明的药膏治疗,以免产生感染或留下疤痕。 偏方5:中药痱子粉,可避免尿布疹 豆豆的小屁屁上近来出现很多红红的小疹子,让他很不舒服。岳母说可以到中药房配制中药痱子粉,让孩子涂抹,不知道这办法是否可行呢? 可信度指数:★☆☆☆☆ 中医:尿布疹主要是皮肤受潮,加上密不透风而产生的过敏反应。如果状况不严重,可以使用中药痱子粉(黄柏粉∶冰片∶绿豆粉=1∶1∶30),绿豆粉本身有干爽功效,而黄柏粉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抑制尿布疹恶化。 西医:由于人体排泄物本身含有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形成氨,刺激皮肤才产生疹子。一般采用具收敛效果的氧化锌药膏,若情况严重则使用类固醇药膏。痱子粉本身只能保持干爽,应是预防而非治疗。如果已经形成伤口,痱子粉反而容易与伤口渗出物形成结块,影响伤口愈合。 偏方6:曼秀雷敦可解决鼻塞 叮当已经感冒一个星期了,鼻塞状况一直没有好转,好像呼吸很困难。同事介绍了一个秘方,用棉花棒沾曼秀雷敦,伸进鼻子绕一圈,不知道是否可行? 可信度指数:★★☆☆☆ 中医:曼秀雷敦本身含有樟脑、薄荷等成分,能够刺激鼻子血液循环,确实能达到舒缓鼻塞的功效。但深入鼻腔的动作有危险性,因此并不建议采用。请以按摩的方式替代,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每次3分钟。 西医:此方法只能帮助舒缓鼻塞情况,并不能根治。以沾有药膏的棉花棒伸入幼儿鼻孔内,危险性太高,不妨以其他方式引发幼儿打喷嚏。总之,不可过度依赖这个方法。 偏方7:喉咙痛,就喝盐水 在小时候,当喉咙开始有点痛、好象要感冒时,妈妈就要我喝1杯盐水加点醋,似乎确实能减缓感冒的症状。现在我自己当妈妈了,还可以给宝宝用这个办法吗? 可信度指数:★☆☆☆☆ 中医:喉咙痛多半是因为发炎,补充水分即可获得改善。如果孩子不喜欢喝水,也可用水果汁替代。至于盐水,则一定要将少量的盐溶解于大量的淡水中,否则可能会伤害喉咙。 西医:一旦幼儿生病,父母应尽量避免幼儿可能排斥的治疗方式。盐水味道不佳,难以引起饮用兴趣,还可能伤害喉咙。建议改用热茶或大量开水,也能达到减低疼痛的功效。 偏方8:治咳嗽,食疗很有效 思婷今年3岁了,气管一直不大好,很容易咳嗽,我打算以食疗的方式来改善,听说“水梨炖冰糖”“木耳粥”“姜汁”、“糖橘皮”等食物的效果都不错。 可信度指数:★★☆☆☆ 中医:治疗咳嗽需要先了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呼吸道过于湿润或干燥都会引起咳嗽,但治疗方式却截然不同。白木耳和水梨可滋润喉咙,能治疗呼吸道干燥引发的咳嗽,而姜汁则可治疗因过敏而引发的咳嗽。另外,食材加糖烹调容易降低疗效,只要幼儿不排斥,就尽量不加糖。糖分容易使喉咙黏连,降低滋润效果。 西医:治疗咳嗽的首要目的排出分泌物。当幼儿喉咙内蓄痰时,不宜用滋润食材调养,应帮助其化痰并尽快排痰,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咳嗽问题。 偏方9:幼儿发烧,热敷可以降温 2岁的星星很容易发烧,听同事说,可以用热水或酒精擦拭身体,就能达到降温的功效。可是本来就发烧了,还用热水擦,那身体不是越来越热吗? 可信度指数:★★☆☆☆ 中医:幼儿在发烧时,体内的感觉其实是寒冷的,所以可用温水擦拭,以减少不适感。之所以使用酒精降温,主要因酒精会挥发吸热,不过现在已经不提倡了,因为有可能出现中毒。 西医:父母无需将“发烧”看得太严重,这只是正常的身体免疫反应。只要给幼儿多多补充水分,让他充分休息,将体温有效控制住、不快速上升即可。 偏方10:按手心能治疗打嗝 我儿子打嗝已经打了好久了,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效果,最近听说可以帮小孩按压手心,对舒缓打嗝有着明显的效果。 可信度指数:★★☆☆☆ 中医:打嗝主要是嗝肌痉挛,可通过按摩穴道来解除烦恼。主要方法有二,一是用力按压拇指与食指根部的交接处,就是合谷穴;二是拇指按压两眉头端(印堂穴)。 西医:一般来说,打嗝是横隔膜上的神经受到刺激所致。只要心情保持平静,过不了多久就会停止。如果短期内无法停止,家长可帮孩子大吸一口气,或是以有趣的活动转移幼儿注意力,以减少打嗝的频率。 偏方11:孩子流鼻血不要慌,尽快冰敷额头 一看到宝宝流鼻血,我就会手忙脚乱。朋友告诉我一个秘方,冰敷额头可以帮助止血,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效。 可信度指数:★★★☆☆ 中医:冰敷可帮助血管收缩,以达到止血功效,但冰敷位置是否得当很重要。冰敷额头容易造成头部不适,应该冰敷鼻根部位,也就是鼻头上方,因为该位置接近流血之处,比冰敷额头的效果要好。 西医:只要人体凝血功能正常,流鼻血大多能自行停止。冰敷确实能起到止血效果,但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出现头痛的症状。一旦幼儿流鼻血,请尽快让孩子稳定下来,让血液循环变慢,这样止血会更快一些。 PART2 受惊篇 半夜啼哭,未必受惊 偏方12:半夜啼哭,需要收惊 小明(半岁)平时睡眠都挺好的,只是近来半夜经常啼哭,怎么哄都不行。婆婆说孩子在外面受到了惊吓,一定要收惊才能改善。 可信度指数:★☆☆☆☆ 民俗:从科学观点来说,受惊就是一种频率干扰,3岁以前的幼儿身体频率尚未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有时也可能是疾病因素所导致,应该先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西医:要克服半夜啼哭,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很重要。睡前不要玩得太疯,以免在睡眠时依旧保持亢奋状态。可以规划一些睡前仪式,比如刷牙、念故事书等,让孩子知道睡觉时间到了,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偏方13:幼儿不宜遇丧事,容易中邪 今天带小瑜(4岁)出门,恰巧遇见有人办丧事,回家后小瑜就开始反复发烧、哭闹不停,婆婆说这都是因为看见了丧事,不知道有没有道理。 可信度指数:★☆☆☆☆ 民俗:类似这种情况,多半是幼儿受到强烈的声响刺激所致,和丧事本身没什么联系。如果幼儿一再哭闹不停,请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必要时可服用一些舒缓神经、安定心神的药物。 西医:许多幼儿神经疾病常被以为是中邪,其实没必要太紧张,只要继续维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即可,必要时才有限度地服用一些药物,以求拥有更优良的睡眠品质。 偏方14:满月时做胆,将来不容易受惊吓 我家宝宝即将满月,家中长辈一直要我去河边捡石头,说要在满月时给孩子“做胆”,这样将来不容易受到惊吓。 可信度指数:★☆☆☆☆ 民俗:人的胆量大小,跟整体性格心理的发育有关,不能靠“做胆”来实现。因此,这项“做胆”仪式虽然比较受重视,但多半只代表家长的一种美好心愿。 PART3 营养篇 饮食均衡,成长不愁 偏方15:要补钙,喝骨头汤不如喝牛奶 我和老公的个子都不高,担心宝宝未来也长不高,所以想从小给孩子多补充钙质。妈妈说猪骨头里含有丰富的钙质,要我多炖点猪骨头汤给孩子喝,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果。 可信度指数:★☆☆☆☆ 西医:如果要给孩子补充钙质,牛奶是最恰当的选择,不但容易吸收,而且1杯牛奶的钙质相当于30碗的猪骨头汤。假如确实希望通过猪骨头汤补充钙质,那就在熬煮时添加几滴醋,有助于释放骨头中的钙质。另外,钙质的补充也并非越多月好,如果饮用牛奶过多,蛋白质会分解出胺基酸,也有可能造成发育不良。况且猪骨头汤本身含有过多的油脂,建议煮好之后先冷藏,在食用前先滤掉油脂,避免摄入过多油脂而造成肥胖。 偏方16:孩子吃香蕉会长不高 我自己曾因运动造成骨折,听别人说不能吃香蕉,否则会造成骨质疏松,那么孩子吃香蕉是否也会造成发育不良呢? 可信度指数:☆☆☆☆☆ 西医:香蕉对人体的好处很多。一是含有丰富的钾,可强化肌力及肌耐力;二是含丰富可溶性纤维(果胶),可帮助消化,有效改善便秘;三是香蕉具有安抚神经的效果,在睡前吃点香蕉,更有益睡眠。不过,3岁以下的婴幼儿,肠胃机能仍不够健全,并不适合吃太多香蕉。有些骨头受伤者,多被劝告不要吃香蕉,以免骨质疏松。至于吃香蕉影响幼儿骨骼成长,则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偏方17:多喝鱼汤可以更聪明 听老一辈的人说,多喝鱼汤会让孩子更聪明,鱼汤真的能帮助大脑发育吗? 可信度指数:★★☆☆☆ 西医:给孩子喝鱼汤,不如让孩子吃鱼肉或鱼眼,因为鱼汤本身只含食材中可溶于水的营养成分,而鱼身(尤其是深海鱼)头部及腹部的鱼肉则含有丰富的DHA以及EPA,可以帮助幼儿大脑发育成长。另外,鱼眼富含卵磷脂,也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在烹调鱼汤时可将鱼眼压碎,让汁液流出,以增加鱼汤的营养。 偏方18:喝葡萄糖水,身体更有抵抗力 我家宝宝近来老是感冒,婆婆听说给小孩喝葡萄糖水很有效,身体会一直很健康,发育也比较好,于是买来一大箱葡萄糖水要给宝宝喝,可我又担心宝宝以后不肯喝开水。 可信度指数:☆☆☆☆☆ 西医:通常不建议幼儿饮用葡萄糖水,因为它热量过高,在浓度掌握不当的状况下,饮用葡萄糖水容易间接造成宝宝产生饱足感,导致正餐受到影响。当然,如果想用葡萄糖水来增加宝宝喝水的兴趣,倒是可以尝试一下,但是不要频繁尝试。 偏方19:宝宝在1岁之前不宜吃蜂蜜 现在开始帮宝宝规划辅食了,听说添加蜂蜜不但能增强胃口,还有改善便秘的疗效呢!可朋友说宝宝在1岁前尽量不要吃蜂蜜,这是为什么呢? 可信度指数:★★★★☆ 西医:不给未满1岁的孩子吃蜂蜜,并非蜂蜜本身不适合,主要是因为食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微菌污染。婴儿肠胃功能尚未成熟,细菌可能在肠道中继续滋生并分泌毒素,而且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健全,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偏方20:宝宝在1岁之前不要吃茄子 最近刚生完小孩,婆婆第一件交代我做的事,就是把小孩不能吃的东西列成一张表。天啊!我上网一搜索,竟然发现有好多东西宝宝都不能吃!有香蕉、鸡爪子,甚至连茄子也不行,茄子只是蔬菜啊,难道它也有禁忌? 可信度指数:☆☆☆☆☆ 西医:茄子内含丰富的花青素,属于抗氧化效果很好的营养素,可以保护细胞膜,抵抗自由基的伤害。一般来说,幼儿与成人每日都应当摄取3~5种食材,包含肉类和蔬菜,这样才能摄取多样微量营养素。不论是家长刻意限制幼儿不能吃哪些食材,或是幼儿偏食,都是应当纠正的行为。 偏方21:宝宝不能吃鸡的内脏 近来发现孩子很喜欢吃鸡的内脏,每次婆婆看见都要大发雷霆,难道小宝宝真的不能吃鸡的内脏吗? 可信度指数:★★☆☆☆ 西医:大人之所以不让孩子吃鸡的内脏,主要是担心鸡本身打过抗生素,而内脏器官无法代谢出去,所以容易囤积起来。由于幼儿胃肠发育不健全,一旦过早食用有抗生素残留的鸡内脏,就容易损害身体健康。 PART4 照顾篇 有此一说,信or不信 偏方22:宝宝在1岁之前不能洗肚脐 每次我给孩子洗澡,妈妈就提醒我不要洗孩子的肚脐,但洗澡时很难不碰到水,为什么在1岁之前不能洗肚脐? 可信度指数:★☆☆☆☆ 西医:就如同耳垢、鼻垢一样,肚脐垢也是人体自然分泌的一些胎质,具有保护器官与隔离的作用,无需刻意去清理。再者来说,肚脐与肠相连,如果刻意深入里面去清洗,反而可能将自然的保护层清除,让其他细菌趁机进入人体。 偏方23:以母乳涂抹毛发,毛发能快速变黑 强强出生后的头发一直不好,只有一些细细的毛。妈妈叫我用母乳涂在强强的头上,说这样强强的头发才会长得好、长得黑。还说眉毛也要涂上,将来眉毛也会浓。 可信度指数:★★★☆☆ 西医:只要发根的营养足够,头发毛囊健康,头发自然会乌黑亮丽。不过现在环境污染严重,如果能给孩子额外补充点营养当然更好。母乳含有许多酵素和蛋白质,可以给毛囊提供一些营养素及滋养剂。在使用之前,请先小范围局部擦拭,确定没有不良反应再大范围使用,以免出现过敏。 偏方24:宝宝长疹子,母乳可消疹 我家小伟脸上时常会长一些小疹子,听老一辈的人介绍了一个办法,用母乳涂在长疹子的地方,就可消除疹子。 可信度指数:★☆☆☆☆ 西医:母乳本身无菌,但也不具备杀菌消炎的功效。虽然母乳成分中有免疫球蛋白,但是通过涂抹的方式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婴儿身体出疹子通常是因为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健全,皮肤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大约在6个月大之后,待身体功能运作正常后,疹子自然就会消失,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偏方25:按摩孩子的脚趾,他会变得更聪明 有按摩师给我提建议,在小孩醒着的时候,按压小孩的脚趾头,他就会变得很聪明。 可信度指数:★★☆☆☆ 中医:按照按摩的理论来看,无论手脚都可借助外力来达到刺激的效果。而足大趾是人体经脉中“脾经”的起源,主要与人体的消化吸收系统有关,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所谓“脾胃不好,百病生”,中医讲究脾胃的调养,脾胃调养好了,消化功能得到改善,吸收就能更顺利,就能将营养更好地传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偏方26:涂口水或酒,可以治蚊子叮咬 每次女儿被蚊子咬的时候,婆婆就赶快用米酒或她的口水涂抹在蚊子叮的地方,说这样可以消肿止痒。对米酒我还能接受,婆婆的口水就不敢领教了。 可信度指数:★☆☆☆☆ 中医:人体被蚊子叮咬后,会注入一定量的甲酸,破坏人体内血液的酸碱平衡,有些皮肤被叮咬后会有肿胀、痒痛的感觉。等人体的血液再次恢复酸碱平衡后,症状自然会消失。以酒或口水涂抹,只是让皮肤表皮有凉凉的感觉,分散肿、痒的注意力。如果要使用酒,必须注意孩子有无酒精过敏的反应。 偏方27:孩子皮肤黑,吃珍珠粉可以美白 我女儿的肤色比较黑,婆婆要我买珍珠粉给孩子吃,还说现在要打好基础,否则长大就来不及了,但是吃珍珠粉真的能美白吗?我本人持怀疑态度。 可信度指数:★★★☆☆ 中医:珍珠中含有18种蛋白胺基酸、天然牛磺酸、微量元素、钙质等。其中牛磺酸可有效调节人体中枢神经及内分泌,助睡安眠。珍珠也是中药材之一,据记载确有养颜的功效,但并没有特别证实一定具有美白功效。由于珍珠药材价格昂贵,品质也参差不齐,而且婴儿生理功能在1岁之前还在逐渐完善,因此建议谨慎使用。 偏方28:黄连水可以解胎毒 琪琪一生下来皮肤就发红,脸上和身上都红,过了一个星期也不见改善。婆婆说琪琪有胎毒,要我去中药铺配黄连水给孩子吃。 可信度指数:★★☆☆☆ 中医:一旦新生儿出现脸色潮红、皮肤差等情况,老一辈的人多会认为是胎火、胎毒所致,通常会配黄连水给孩子吃。其实,正常的新生儿皮肤本来就是皱巴巴的,颜色也比较红润,而且会在一两个月内出现脱皮、掉屑,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古代医书中常以“胎热”来形容新生儿的一些症状,其中除了新生儿的正常生理反应外,当时卫生条件不佳、坐月子期间房屋紧闭、通风不良、新生儿包裹紧密等也都是重要原因。 虽然黄连是大寒大苦的药材,具有抗菌、杀菌的功效,可作为清热解毒的药,但并没有特别说明能够解“胎热”。况且新生儿消化系统仍未发育完全,贸然用苦寒之药,对肠胃会有不良影响。建议以“甘草”替代黄连,因为甘草味道甘甜且具有解毒的功能,同时也可做为补养药材,有助提高免疫力。不过“甘令人满”,对于有胃肠胀气的孩子来说,甘草就不太适用了。 西医:新生儿有脸色潮红或脂漏性皮肤炎的状况,主要是因为皮肤调理机制尚未成熟,属于一般性的适应调理现象,在2~3个月后就会慢慢消失。只要平时注意皮肤清洁,彻底将皮肤的油脂清理好即可,贸然使用一些偏方,反而可能给孩子造成身体的负担。 偏方29:剃胎毛除秽气,头发更浓密 小杰出生后快满1个月了,婆婆说一定要在1个月之内把胎毛剃掉,这样才能帮孩子去除秽气,而且孩子的头发才能长得又黑又密。 可信度指数:★★☆☆☆ 西医:剃胎毛确实可以刺激头发毛囊的生长点,再长出来的头发确实比较粗、黑。在剃胎毛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不要造成意外伤害。另外,千万不能用拔毛的方式来处理胎毛,这样会破坏毛囊。具体来说,需不需要剃胎毛因人而异,头发兼具保暖及保护头皮的功能,在剃完胎毛后,一定要做好头部的保暖与包围工作,以减少头部伤害。 民俗:古代是父权社会,男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与权威,常用各种方式禁止女权高涨。满月的孩子必须要剃胎毛除秽气的观念,就是父权社会的产物,认为小孩自母体的产道出生,沾染了秽气,为了将秽气除去,就要剃胎毛。因此,剃胎毛对头发确实有一些好处,但是除秽气就无从谈起了。 偏方30:不要忘记给宝宝“收涎”,否则一直流口水 我家宝宝已经1岁2个月了,现在还经常流口水。妈妈说这是因为4个月时没有“收涎”,所以口水才一直流到现在。 可信度指数:★☆☆☆☆ 西医:新生儿具备基本的吸吮反射能力,但是控制吞咽的神经机制尚未成熟。在出生4个月以后,孩子的肠胃功能才较为健全,除了吸吮母乳及用奶瓶吸食之外,也可以开始进食流质辅食,借此训练孩子的咀嚼吞咽功能。等吞咽功能得到加强后,就会慢慢将食物和口水一起吞下去,流口水的情形就会逐渐改善。 民俗:在孩子4个月大时,民间有些地方会做“收涎”仪式,要准备礼品供奉神佛祖先,希望神明祖先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收涎”只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美好祝愿,并不见得一定能起到止口水的作用。采访咨询/文心怡 新生儿科主任医师 何文佑 小儿科主任医师 陈潮宗 中医学教授 赖顺昌 民俗研究会理事长 (妈妈宝宝)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