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和自己一无所知 人们经常会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似乎问到这个问题,就真的将人置于一种神秘的境地。用科学的眼光来看,人就是从无到有形成的,但是人真的不只满足于科学的解释。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们虽然有眼睛鼻子嘴,有感觉器官,但是他们这些感觉器官为他们收集的信息只是母亲子宫内和身体内的信息,如母亲光滑的子宫壁,羊水的味道,内脏活动的声音,透过内脏听到的母亲的说话声,和通过母亲的肚皮听到的外部朦胧的声音,这些信息离他出生后要面对这世界的所有事物,和他必须生活的信息之间差得很远。他们真的像天外来客,既不懂得这个世界的物质,也不懂得这个世界的规则,既听不懂这个世界的语言,自己也不会使用这个世界的语言。 这时的父母真的像在这里居住了很久的主人,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刚刚来到这里的小客人。这个小客人似乎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 有一些人却发现,有的儿童并不是一无所知,除了有他们先天的发展计划外,他们似乎还带有一些他们根本不可能获得的对待这个世界的看法和信息,带有一些超过普通人的在某一方面的能力。 人类的进化为儿童设计好了程序,6岁之前的儿童和这程序(精神发展的计划)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电脑和电脑程序之间的关系。电脑虽然在干事情,但是它能做的是程序中让它做的事情。儿童也是这样,从0岁到6岁,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们能做使他们平衡地良好地发展自己物质身体和精神身体的事情。 只要成人不破坏他们这个程序,并能很好地帮助他们,每一个正常的儿童都能按照人类基因设计的这个程序完成自己的计划,获得对人类基本生活范畴的探索和研究,获得属于他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智慧模式,为6岁后学习人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对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认识是需要通过他们与这个世界上的物质、他人及自己之间互动才能够得到,于是这三个方面就成为一个6岁孩子需要认知的三大领域。而成人就是帮助孩子将自己的身体、精神和物质合而为一的那个人。 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生存和发展 我们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6岁,复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从水生动物到爬行动物,然后直立行走;从简单的情感发音到发展出词汇,最后发展成语言;先探索物质,产生精神内涵,然后产生纯精神活动,再用精神去改变物质。他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发展,只要睁开眼睛就会一刻不停地为了自己的发展去工作。 有的人说:他的宝贝明显在干一些挑战权威,挑战原则,或挑战自己的事情,难道这也是发展吗?这的确是发展。因为人这种动物,如果经常做同样一件事情,就会感觉到厌倦;即使人通过努力将一件很难对付的事情拿下,也会喜悦不久,就觉得非常地无聊。这时,如果出现了一个挑战,人的精神就会重新振奋起来,并且感觉充满了力量,由此觉得生活也非常有意义。否则人的生命力会越来越弱,会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意义,进而身体也变得懈怠起来,最后不是精神不再健康,就是身体不再健康。所以人类天生是一个工作的动物,尤其在6岁之前,大自然赋予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他们在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会努力地按照自己的密码实现自己的计划。作为个体的人,自然也为他们设计了对独特和独立的需求。所以,挑战原则和挑战自己都是生存的本能,没有一样是多余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成人更需要精细地计算给儿童提供的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是不是有意义的。如果你给了孩子不利的东西,并引起了孩子的注意,孩子也会努力地去探索和吸收这些不利的内容。如:成人天天跟一个3岁的孩子说不可以吃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对人身体不好,吃了会得病,有一天,这个3岁的孩子知道了什么是垃圾食品,一定会去注意它,进而就会被它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被吸引了,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孩子见了垃圾食品就没命地吃,因为只有吃到嘴里才能品尝到味道,才叫做探索食品。这时,我们发现的是孩子所做的事情对他们的身体发展是不利的,但对孩子来说,他们仍然不遗余力地在研究和探索这件事所包含的那个世界。在这种时候,就要看我们成人要将孩子的这种力量引向哪里了。 自然地、固执地按照本能的机制去发展自己 我们成人大多数都很喜欢孩子乖,听话。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孩子非常倔,很别扭,不听话。其实这些都是大自然安排的。 一个孩子他自己内在需要怎样发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成人就更不得而知,这就像一个50岁的女人不知道自己哪一天进入更年期一样。孩子如果想要按照自己内在的密码形成那个独特的自己,就必须有一种天然的坚持力,不受任何人的干扰,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这个世界和吸收这个世界,才能保证自己的计划不被打扰。否则,孩子按照别人的指令,就必须放弃自己的计划,这样,孩子就可能像身边的任何一个人,而不会像自己。所以,孩子在6岁以前必须固执,这是因为人类没有大自然高超,人类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身体里进化的机制到底是什么样的。又因为每个人不一样,每一个人在同一个环境里,会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去发展自己。所以,孩子需要固执才能抵御外人的侵犯。 一个两岁多的孩子,非要把一个鸡蛋摞在另一个鸡蛋上面,摞不上去,他就大哭大闹,你怎么告诉他,也没有用。成人给他出的任何主意他都不会采纳。 很多人不理解这样的固执到底能帮孩子什么,其实能够帮助到的地方,我们想想就能知道。如,那个鸡蛋在他哭闹后仍然摞不上去,他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由此建立了关于什么物品能够摞在一起,什么物品不能摞在一起的概念。大自然设计的这个程序一定是有道理的。 有一个爸爸就不信这个理,他说他就是不信,这孩子不就是想把鸡蛋摞在一起吗,我不相信我有办法把鸡蛋摞在一起后他还不满意。于是,这个爸爸在孩子第二次要摞鸡蛋时,他事先煮好了两个鸡蛋,当孩子拿出鸡蛋要摞起来,摞不起来又大哭要发急时,爸爸跑过来,把两个鸡蛋一磕,鸡蛋真的摞在了一起。孩子愣了一瞬间,把鸡蛋拿起来看一看,发现已经磕破了,接着像疯了一样把鸡蛋砸在地上,用脚踩碎,然后躺在地上大哭。这位爸爸一怒之下将孩子倒夹在腋下,狠狠地打孩子的屁股。 其实这个爸爸恼怒的是自己的失败,但这样一来由于孩子不懂父亲打他的原因是鸡蛋根本没办法摞在一起,他会理解成父亲不让他探索,于是为了不再挨揍,他会放弃探索。如果这个孩子因为爸爸的暴力放弃了探索鸡蛋能否摞在一起的问题,将来也许也不敢探索其他的事情了。 孩子只有固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听成人的话,才能保证他去实施大自然给他的那个计划。因为他还没有能力给你讲道理,表达自己,只有跟成人发脾气,执拗,坚决地按自己的方式在走。但是有的孩子也很乖,他们是那些放弃自己意愿的孩子,乖的结果就是受伤,有一本书叫《乖孩子受伤最重》,这样的孩子放弃了大自然给他的计划,放弃了自己需要发展的模式,去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去顺从别人,变成了另一个人,或者被扭曲了,或者有了心理问题。人们给不乖的孩子也取了非常带有贬义的名称叫“顽皮”或“顽劣”,说明大多数成人不喜欢孩子这样。 其实,固执才是孩子形成自己、不会成为他人的保证,所以固执的行为是孩子自我保护的行为。如果你的孩子是固执的,说明他是一个很棒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很乖,你就要当心了。 对周围的一切具有超凡脱俗的敏感 我们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孩子对这个世界都是敏感的,之所以敏感是因为他们的神经没有受到磨砺,他们的经历太少了,他们见过的事物也太少了,再加上大自然赋予他们那份对世界的热爱,所以6岁前的孩子显示出对环境超凡脱俗的敏感性。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新的,而人对新的事物一定是敏感的,假如有两个18岁的孩子,一个从出生起眼睛就很好,一个到18岁眼睛才治好,能看到东西,那么那个眼睛刚治好的孩子一定是敏感的。 敏感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敏感使孩子能够在诸多的事物中发现自己所要选择的内容,等这个内容习惯化之后,孩子又会对曾经视而不见的事物敏感,以此类推,一个孩子6岁之前会将他生活中所有的物品轮番探索一遍。 从患有孤独症的孩子身上,我们发现,孤独症的孩子是不敏感的。他只对某一个东西敏感,永远喜欢一个东西,他们可能会在某一方面成为一个专家,但对世界的其他东西都没有适应性。我们发现,当他失去了这种敏感的时候,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的热情。 比如一个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发现了杯子,看到这个杯子就会兴奋得不得了,接着很长时间只玩杯子,见了各种各样的杯子就像见了亲人一样,他们会用杯子玩出各种花样。当他们不再玩杯子时,杯子的本质特征已经印刻在他们的大脑里,连带他们对杯子的情感与杯子相处的经历,对各种杯子的感受,一同沉淀在他们的体内成为精神的内涵。由此,孩子是通过与事物的互动形成精神的实质。如果一个孩子对环境中的事物不曾敏感,这个孩子的精神实质就无法形成。也正是因为孩子对这个世界是敏感的,所以他会把自己所有发展的力量用在发现事物和探索事物上,实际上敏感就是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热爱。 那么面对世界上万事万物,敏感的孩子是否都一下子揽在怀里呢?会一下子对一百个东西都感兴趣吗?当然不会,但在这一方面,孩子另外有一个非常巧妙的程序,就是一个孩子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发展期里,只喜欢某一类事物;不同的孩子也会在同一时间,相同的关键期里,选择不同的爱好和不同的发展内涵。 敏感就是热爱,如果孩子失去了这份敏感,就不再去探索这个世界,也不会使用自己的肢体和大脑,那么孩子就失去了发展机会。 这就是处于世界统治地位的人类的个性。 自然发展节律不可改变 没有人认为一个孩子会一夜之间从1岁长到10岁,于是人们用自己的大脑为人类划分了成长的阶段,人类为这些阶段起名为“岁”,后来人们又将这个“岁”划分为几个大的阶段,这几个大的阶段代表着人类生长的节律。人类也像世间万物一样,有着发展的节律,这个发展节律是不可以人为加以改变的,而人类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改变自然,典型事例就是愚公移山。我们有的人已经把这个用在了孩子身上。 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无论成人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儿童自然的发展节律,如果强行使孩子跨越了这个发展节律,一定会给儿童带来非常大的伤害,会使他的一生都遭受到某种损失。实际上,凡是人类破坏自然,使孩子超越自然节律的,都会遭到自然的报应。千万不要试图使孩子超越了自然发展的节律,否则孩子不但感受不到愉快,将来在某一个时刻还有可能会崩溃,那时,已经没有机会重新走这段超越的路程,这有点像高楼大厦盖在了沙滩上,无法为高楼大厦打好深厚的地基。 目前,人们对快速成熟的动植物都表现出担忧和不满,对快速建成的建筑物也表示出不信任;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已经醒悟不可以拔苗助长,但这并不代表人们的行为不是在拔苗助长。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律,人也一样,所以作为成人的我们一定要像尊重大自然那样尊重孩子的发展。
在成为什么样的人方面有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人类有一千种能力,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就具有一千种能力的可能性。在以后的成长中,这些无限的可能性会慢慢变成为有限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成长将带来损失,也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必须将那一千种可能性全部保留下来。人类所有的可能性,会完整地出现在人群之中,同时人类也有无限的需求,这就正好使具有某一种能力取向的人都会被人群所需求,也就是说,每一种能力都有它们的用武之地,每一个拥有特殊能力的人都会因自己的能力而获得生存机会。这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服务需求,而任何一个人,都因为能为他人服务而获得生存机会。所以,人无论有什么样的能力,都会被人类所需求,都会靠这个能力去养活自己。 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和群体爱好的导向,孩子会选择某几方面作为自己的爱好,由此发展这几方面的特长。成年后,孩子的特长也会从无限的可能性变成有限的可能性。只要大家都明白这一点,拥有各项技能的人就不会由于羡慕其他行业的技能而陷入过多自卑的伤害。 但是,每一个人要发展哪些能力,要删除哪些能力,却是由他们的气质类型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如果人为地设计,就有可能使得人类只有某几种相类似的能力,而共同失去某几项能力,使得人类生存出现不平衡的危机。这样的情形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下降。人们按照时髦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去培养自己的孩子,使很多人因不能去做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不能按照擅长的能力去发展自己而感到痛苦和不幸福。 初生婴儿的能力就像拴在一根绳子上养殖的扇贝,这些扇贝都拴在一根绳子上,如果得到的营养和其他机会均衡,每个扇贝可能都长得一样大。如果给的机会和营养不均衡,可能得到营养多和机会多的那个扇贝就会长得很大,而得不到营养和机会的那个就会慢慢地不再成长,慢慢地被那些长大的扇贝所覆盖,悄悄消失。 儿童的潜能就像绑在一根绳子上的扇贝,在6岁之前,哪个能力被儿童自己使用了,并使儿童因为这个能力获得了愉悦,哪个能力就开始成长,哪个能力没有被使用,就慢慢萎缩。但想把所有的能力都保存下来,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人类自然会保存能有利于人类生存的那部分能力。作为成人的我们,也要精细地计算我们为儿童提供的成长环境中,肯定需要具有哪些营养,才能使儿童将来生存所需要的那些能力被使用到,并且成长为儿童人格中固定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成绩好就能上一个好学校,上一个好学校,就等于将来有好的生存机会。其实,如果人基本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智慧没有发展好的话,即便有好的机会,人也无法留住机会,并让自己生存下去。尤其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教育中,记忆力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一个过目不忘的人,能背下来很多本书,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有生存的能力;反之一个识字不多的人,也许有很强的生存能力,有可能会成为比那些读商业博士后的人更成功的商业巨头。 又例如,我们要培养孩子关爱别人的品质,让孩子拿着书本去多次地阅读某某英雄的感人事迹,然后老师总结了中心大意,让孩子将它们背下来。结果孩子从书上学到的是一个老奶奶过马路时摔倒了,英雄将她扶起来并搀着她走过马路,这使得孩子日后经常留意生活有没有这样的故事发生,好按照书上的描述把老奶奶扶起来并搀着老奶奶走过一段不好走的路。如果这个孩子有机会做了一件跟英雄做的事迹一样的事,是否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能够照顾环境,爱护集体的美好氛围,体贴关怀他人,使别人能够轻松地摆脱尴尬,让别人由于他的原因而生活得温暖愉快呢?是否这个孩子将来肯定会很爱他的爱人呢?答案是不肯定的。 小学的运动会上,能跑步的孩子获得了自信,而不善于跑步的孩子会自卑;在课堂上,能跑步但是数学不够优秀的孩子,受到自信的伤害,不善跑步而数学好的,会获得自信。最终结果,每类孩子都不会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因为他们被唤醒了看到自己的不足。 怎样使孩子有利于生存的那一部分能力真正能够被保存下来,这需要我们成人在真正懂得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之上才能够使孩子的潜能获得保护。在孩子6岁之前,逼着孩子学音乐,学美术,学钢琴,学围棋,学轮滑,学武术,学英语,其结果会使部分孩子害怕学习,并且永远不再想学这些内容。所以说,人类潜能的发展必须在人产生内在动机的基础上使用那种能力,那种能力才能够得到发展,否则会适得其反。 因为可以不断发展,儿童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已经蕴涵在儿童的身体之中。 这是儿童天然的特质。
肢体器官处于胚芽状态 大家都知道“胚芽”这个词的含义,胚芽的意思就是未完成品。孩子虽然有肢体和器官,而且肢体和器官的形状与成人相同,也具有基本的功能,但孩子的肢体和器官还是近似于“胚芽”状态,离成熟还差得远,既然是“胚芽”,就还需要继续成长。 胚芽的意义就是没有长成,就像桃花落后,在枝芽上顶着的那个小青果,这颗小青果从小到大要经历不同的过程,每一个过程中它的形态都不一样。对于植物来说,它只要吸取旁边土壤里的营养,它就可以自然地成长;对于婴儿来说,如果我们只供给婴儿在成长时期所需要的物质营养,婴儿就会按照一定的节律成长他们的身体。相信所有的成人都不担心这一点,从这一点来讲,成人是相信大自然的。 但是,人们每天在专注给孩子的身体供给营养的同时,很少有人精细地计算怎样供给他们精神营养,也很少有人考虑到一个孩子要成长两个部分的内容,即物质的与精神的成长。如果我们只供给物质部分的营养,那精神部分就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变得软弱无力,甚至枯萎或者根本没有发展和成长。 每天,当我们花费很多心力去提供各种营养给我们孩子的身体时,我们找到什么样的营养哺育孩子的精神呢?每个家长会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找到自己认为可行的精神营养来喂养孩子的精神。于是我们发现,人们有可能给一个婴儿在喂养他到6岁才需要吸收的营养,在逼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吃30岁人才能吸收的营养。 如我们在前面讲过的,当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在河边散步时,孩子的眼睛可能像雷达一样在搜索着他们需要的内容。如果有一群白鹅在河中嬉戏,一个两岁的孩子在看向河中时,也许看到的是鹅在嬉戏时翻飞的浪花,也许看到的是鹅在扎到水底时的动作,也许注意到鹅的白色羽毛是否在沾到水后会变湿,也许他在体验着他自己如果是鹅,他的心情和感受,又也许孩子根本就没在看鹅,而在注意河边的野花,水面的浮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觉得应该把美的东西输入给孩子,觉得是一个教育的机会,孩子需要积攒一些学识,又因为唐诗是人类心灵的结晶,我们想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的孩子,而且读唐诗最能显示学识,于是开始喂养我们孩子的精神,给孩子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时家长扮演的角色自己可以体验一下,这肯定让孩子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很难遇到知己了,而且会让孩子感觉到很糊涂,他不知道那首诗跟他此刻看到的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读了这首诗此刻他该去探索什么。 我们的宝贝跟我们不同的是,他有一个精神的胚胎,当婴儿出生的那一刻,他身体里蕴含的那一个精神的胚芽,就开始展开了。在我们关注孩子身体成长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孩子精神胚芽的成长。虽然精神胚芽成长的速度和方式,是不会影响身体器官成长的,这个方式是先天就带来的,但是如果成人阻碍孩子先天带来的精神成长方式,而过多地使用成人设计的方式,就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和器官的成长。其结果是家长连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都不会得到。而这种情况下孩子受的苦也是成人无法知道的。 所以说孩子物质的方面和精神的方面必须得协调发展,只有获得协调发展才不会顾此失彼。而成人只有了解了人类发展的自然模式才能了解到怎样才是协调的。 大自然会让孩子自然地设置好身体和精神同步自然发展的机制。
除了自然反射外,什么也不会 人类是地球上的高级动物,其高级就在于智力和能力比其他动物高,所以人类成了地球的主宰。但是人类这种高级动物的孩子出生后却比其他低级动物的孩子的能力差很远,小马一生出来没几分钟就能站起来开始行走,很快会说马的语言;其他的低级动物在这方面都要比人的能力强,比人的成长速度快,而人这种高级动物为什么在出生时还不如其他低级动物? 人在出生时,什么都不会,但是成年的人却学会了像马一样奔跑,像猴子一样上树,像鱼一样游泳……这使我们感觉到惊奇。是什么使得人类成为高级动物?大概就是这种超常的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婴儿从一出生,所有的器官就都会行动,但这些行动是不受他们思想所指挥的,对于成人来说他们的行为叫做“无目的行为”。这些无目的行为都是为了能使这个生命活下去,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先天就会做两件事,一件是抓握,一件是吮吸。 有人研究,这两个先天的行为大概是人类的老祖先遗传下来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那时人类的祖先还长着皮毛,生活在荒野之中,孩子出生后大概背在身上就得立刻行动起来,他必须得紧紧抓住妈妈的皮毛才不至于被妈妈丢掉而无法存活下去,所以,这个行为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没有被淘汰掉。这是因为婴儿仍然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活下去,必须要别人来照顾自己,他们只有紧紧地抓住他们的母亲才有可能使自己内心感觉到安全。所以当碰到假设的安全物时,他就会紧紧抓住不放,不放就会使他安全。 而婴儿一出生,什么都不会,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就会通过吸吮来获取营养,当他的嘴碰着第一件物品时就会拼命地吮吸。而上苍造人正好是从母亲的身体里出来,婴儿第一把抓住的应该是母亲的衣服或身体,这一刻,女人的母性达到爆炸式的苏醒,苏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乳头塞进孩子的嘴里。母性使得母亲无师自通地知道怎样去照顾一个婴儿。所有这一切配合得是这样天衣无缝,使得婴儿肯定能活下去。了解了这一切,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在一些国家,如果孩子一出生妈妈不会抱孩子,没有把乳头塞到孩子嘴里的意识,抱得宝宝不舒服,护士会将此记录下来,这个妈妈被认为将来有可能会虐待孩子,遗弃孩子。 婴儿吃奶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安慰和安全感,孩子早期的抓握也是为了建立安全感的。如果一个婴儿在这个时期不能获得安全感,这个孩子将来一生都会出安全感方面的问题。由于有这样的特质,使得孩子一出生,三天的时候就建立了安全感。 有位妈妈总是莫名其妙地焦虑,按照她的说法,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父母也很少吵架。由于父母过于娇惯,使她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不足,在遇到需要她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感觉到紧张和焦虑。 她有了孩子之后,母亲不能来帮她,她要独自养育孩子,由于对自己的不信任,使得她更加焦虑和紧张。她总是小心地注意孩子的每个小动作和小的生活细节,生怕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成天惶惶不可终日。她的先生也因此变得脾气暴躁,经常会对她忍无可忍,朝她大发雷霆,有时甚至还会对她实施暴力。但过后先生又非常自责,在暴力过后总是有一段相亲相爱的日子。 她的宝宝两岁多送到幼儿园后,我们发现她的孩子在探索工作材料时显得混乱和焦躁,而且回避母亲。在孩子入园时,妈妈第一次离开,孩子没有忧伤和痛苦,更严重的是,当下午放学时,妈妈来接孩子,孩子见了妈妈却躲避妈妈,不愿意让妈妈靠近她。 正是因为这位妈妈从孩子出生后一直是处于情绪极不稳定的状态,由于焦虑,她会成天紧紧地跟孩子黏在一起,这样她波动的情绪会使孩子感觉到非常恐怖和难过,孩子在吃她的奶,并试图通过吃奶获得安慰时,获得的却是痛苦和焦虑,这样,孩子就会以回避母亲的方式来回避不舒服的感受,由此而变得失去了自我保护的机制,也就失去了安全依恋。 安全依恋是什么?安全依恋是孩子依恋的一种模式,在孩子童年时,孩子依恋的那个人是最能给自己安全感的人。在所有的家人中孩子首先会依恋母亲,母亲在家时,孩子不会让任何人带走自己,母亲不在时,孩子会挑选他认为最让他安全的人,有可能是父亲,保姆,或者祖父母。当环境使得孩子离开他依恋的人时,他会感觉到伤心和痛苦。 在孩子的幼儿期,孩子的主要忧伤来源是离开依恋对象,这种情况叫做安全依恋。当依恋对象离开时,婴儿就会焦虑,就会哭,这是很好的安全依恋模式和情感的纽带,会影响人一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更影响着孩子童年的各方面的发展。情感的纽带建立好了,会让一个孩子一生,无论走到哪里,不管干什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内心都有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精神支柱在那支撑着他。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