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母体时,所有营养都来自妈妈,营养一般比较充足。宝宝出生后,虽然有母乳喂养,但是由于生长发育较快,需要更多的营养,铁含量会被快速消耗掉。一般母体提供给婴儿的铁含量,在出生4个月之后就用完了。而6个月到2岁,是儿童迅速发育期,此时孩子也开始添加辅食,如果这时出现辅食添加不合理等情况,婴儿就特别容易产生缺铁性贫血。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预防保健科主治医师赖冬梅介绍,6个月到2岁的宝宝是最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情况,如果大人不注意给宝宝补铁,容易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赖冬梅提醒,如果发现宝宝皮肤或指甲苍白、面黄肌瘦、注意力不集中、好动、食欲下降或平时经常挑食,应考虑宝宝有缺铁性贫血。在宝宝缺铁性贫血早期,可以通过辅食来调理,如木耳、香菇、紫菜、瘦肉、动物肝脏等食物中就含有较多的铁成分,可以让宝宝多食用这方面的食物。如果比较严重,则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补充一些含铁的补充剂。本报记者 黄敏莹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