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吮指”的是与非
宝宝吸手指,是对,是错?有家长视之为洪水猛兽,大伤脑筋;有家长认为这本是天性,无可厚非。 吸手指这一行为,在正确的时间发生就是对,在错误的时间发生就是错。 0~12个月的宝宝 鼓励吮吸 ◆为什么鼓励? 1.0~12个月的宝宝,吸手指是智力发展的信号,是宝宝必经的生长阶段。 2. 在婴幼儿必经的“口腔期”,宝宝有强烈的吮吸欲,喜欢用嘴探索世界。 3. 在吮吸的过程中,宝宝的吮吸能力得到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大脑开始迅速发育。 4. 吃手指也是宝宝自身用来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通过吮吸手指宝宝可以让自己迅速平静舒缓下来。 ◆怎么鼓励? 1.喂奶时,满足宝宝吮吸欲 a。母乳妈妈适当延长喂奶时间,边喂奶边抚摸宝宝,和宝宝交流,让他感到爱和温暖。 b。混合喂养的妈妈还要注意奶瓶和奶嘴的选择。奶嘴上的洞口不要太大,以免宝宝因太早喝完奶而吮吸欲未得到满足。 2.使用安抚奶嘴 妈妈若担心宝宝因吃手指导致病从口入,可让宝宝用安抚奶嘴。许多安抚奶嘴的设计都模仿妈妈乳头,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吮吸能力,还可帮助宝宝安睡。 温馨提示: 1.保持宝宝小手清洁。用棉质毛巾,温水清洁,或用婴儿柔肤湿巾。 2.勤剪宝宝指甲。建议用婴儿专用指甲剪。 3.经常消毒安抚奶嘴和玩具。推荐用婴儿用品专用清洗剂。 1~3岁的宝宝 寻找吮指的原因 宝还迷恋吸手指,那么要找找个中原因了。 ◆造成宝宝爱吸手指的因素 1.没有得到足够的爱。父母或看护人很少拥抱和爱抚宝宝,很少和宝宝交谈、游戏。吸手指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2.安全感缺失。经常搬家、父母的责骂、家庭关系的紧张,都导致宝宝通过吸手指解压。 3.孤单。宝宝经常独自玩耍,缺少玩伴,会觉得孤单寂寞,此时会吸手指排遣寂寞。 4.不良习惯。因为没有找到可以替代手指的安抚用品,孩子在不知觉中养成了吮指的习惯而不能自制。 ◆如何应对? 1. 多陪伴宝宝,建立宝宝的安全感 和宝宝一起游戏、对话、唱歌、看书,带宝宝去接触大自然……让宝宝感受到父母无间断的爱,有利于宝宝放弃吃手指的习惯,健康自信地长大。 2.为宝宝寻找玩伴 为宝宝准备些适合集体游戏的玩具,如积木、过家家玩具等,鼓励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宝宝在快乐的游戏中体会和别人交往的乐趣,帮助宝宝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3.帮宝宝找一个随身携带的“好友” 许多宝宝都有一个他特别珍视的小玩具,它可能是一个毛毛熊,也可能是一个洋娃娃,宝宝喜欢抱着它到处走。这个“好友”可取代手指的安抚功能。 4. 为宝宝建立专属的活动空间 布置一个温馨的小空间给宝宝,把宝宝喜欢的玩具都集中起来,让宝宝在这个地方总有有趣的东西可以玩。 3岁以上宝宝 矫正“吮指”行为 3岁以上的宝宝仍然有吃手指的习惯,爸爸妈妈就必须立即对其矫正,以免影响宝宝齿颚发育,造成暴牙等,更重要的是,吃手指会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全。 ◆自我检查,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此年龄段宝宝“吸手指”: 1. 是否工作太忙而忽略了宝宝,没有时间陪他? 2. 是否工作压力太大而导致脾气暴躁? 3.爸爸妈妈之间关系是否和谐? 4.家里是否发生较大变故? 5.宝宝是否因为入园、入校而不安? 6.爸爸妈妈是否对宝宝吸手指过于紧张,管教过于严厉粗暴? ◆怎么办? 1. 自我调整,满足宝宝情感需要 根据自我检查的结果,爸爸妈妈可以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状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满足宝宝的情感需要。 2. 咨询医生,采取心理治疗或行为矫正 宝宝吃手指行为非常严重的,家长可以带宝宝一起咨询医生,分析具体原因,如果有心理上的问题,就要进行心理治疗。没有心理问题的则可采用行为矫正,佩戴医用的矫正器,如美国T-Guard拇指型矫正器,尽快帮助宝宝戒除吃手指。 3. 多赞美,少批评 事实证明,以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宝宝改掉坏习惯最有效。多发现宝宝的优点,当他做成功一件事的时候,不管多细小,表扬他。宝宝会在表扬声中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肯定,积累正面情绪,而一个快乐的宝宝对吃手指是没有需求的。 4.转移宝宝注意力 在宝宝吃手的时候,以某种出乎意料的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小玩具,讲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把宝宝的心思吸引到其他地方去。同时培养宝宝的多种兴趣,如画画、弹琴、做游戏、踢足球等,当宝宝投入到这些有趣的活动中时,吃手指的习惯会被逐渐淡忘。文/黄静洁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