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引起的多汗 特点: 这是婴幼儿宝宝常见的原因。婴幼儿宝宝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IU,若日光照射不足,又不能及时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易致维生素D缺乏,加上宝宝生长发育迅速,所以宝宝因维生素D缺乏就引起了佝偻病,有佝偻病的宝宝表现为烦躁好哭、睡眠不安、多汗,尤以头部汗多,但与气候无关。 佝偻病的宝宝除多汗外,还有骨骼的畸形,如方颅、囟门宽大,闭合延迟,出现环秃、出牙延迟、肋缘外翻(哈氏沟)、念珠胸、罗圈腿等。佝偻病多汗的宝宝需要治疗佝偻病,才能解决多汗的问题。 对策: 1.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完成疗程后再进行预防佝偻病的措施,如给宝宝添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奶制品等; 2.平时注意让宝宝多晒太阳。2岁内的宝宝每天要补充维生素D400IU(国际单位)和钙元素600毫克左右(药房里有专给宝宝的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以满足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 3.注意佝偻病多汗的宝宝的护理,要求与生理性多汗宝宝相同。 肥胖症引起的多汗 特点: 肥胖宝宝爱出汗,人所共知,即使稍活动或走走路也会大汗淋漓。 为什么宝宝肥胖会出现怕热多汗症状,由于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增厚,体表的辐射散热和传导散热功能减弱,需要更多的汗液蒸发散热来代偿,出汗就比瘦人多。胖宝宝同时可伴有不愿体力活动、易疲劳、呼吸短促和下肢不同程度的浮肿等。由于多汗,宝宝的皮肤可出现较深皱褶,常伴有折皱糜烂、皮炎及皮癣。随着肥胖加重,行动困难,动则气短、乏力,还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所以肥胖多汗的宝宝,应该给予特殊关照。 对策: ①不能采用饥饿疗法减肥,更不能用药物减肥。②从小培养孩子定时喂奶或进餐;不要加补,不吃零食;③2岁后提倡1%的低脂牛奶或脱脂奶;稍大儿童即应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改掉吃零食的习惯,糖果、巧克力都会增加热量使人发胖;④远离洋快餐垃圾食品和高糖饮料;⑤增加体力活动,从爬行开始,带稍大孩子运动;⑥拒绝滋补保健品,保健品不仅引发肥胖,还促成性早熟。⑥加强胖宝宝皮肤护理,常洗澡既可增加散热,又可清洁皮肤,防止感染发生。
结核病引起的盗汗 特点: 以夜间出汗(盗汗)为特点。还伴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拍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当然夜间出汗并不是结核病的专利,佝偻病缺钙患儿中也多见夜间出汗。 对策 ①首先查明夜间多汗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采取措施;②对于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③低钙多汗参考上文佝偻病处理。 甲亢引起的多汗 特点: 小儿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发病率较低,只占全部甲亢病人的1%~5%,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3岁以内很少得病,3~4岁以后逐渐增多,11岁后得病者最多,女孩较男孩多。甲亢因为代谢异常旺盛,体内产热过剩,所以有明显的怕热多汗症状。同时可伴有多吃而体重减轻、精神亢奋、易激动、情绪不稳定、手足震颤、眼球突出(或无)、发育缓慢等特点。 对策: ①早期确诊。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应及早看医生,及早诊断;小儿甲亢治愈难度大,治疗时间长,容易复发,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 ②精神护理。对甲亢儿童特别重要,减轻压力,避免精神刺激;妈妈应多陪伴宝宝,更多地更换阿姨都会增加宝宝的精神负担,对治疗甲亢不利。 ③合理饮食营养。甲亢宝宝代谢旺盛,消耗增多,加之发育期营养需求也多,要求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富含钙、磷的食物为主,如黄豆、猪骨、水果、蔬菜等;病孩出汗多,应多饮水,以补足丢失的水分;了解和观察孩子的饮食习惯及要求,调整好配餐。 ④甲亢宝宝应忌碘。禁忌含碘饮食,不吃海产品、含碘药物(如昆布、黄药子等),不要接触和使用含碘造影剂,就连平时打针消毒的碘酒、碘伏也应避免。 ⑤保护眼睛防致残。严重内分泌突眼的患儿,眼睑常不能闭合,可引起角膜损伤,故应注意保护角膜和球结膜,可采用眼膏防护,有溃疡者可局部涂以抗生素眼膏(或氯霉素眼药水),睡觉时在眼部覆盖纱布,以防感染。 其他原因引起的多汗 低血糖出汗: 表现为难过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发冷。饮糖水可迅速缓解,注意防止宝宝过度饥饿或过度活动消耗。 药物性多汗: 吃退热药过量,引起大量出汗,甚至虚脱。退热药要慎用,不可过量;还有些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如:伤寒、败血症、类风湿病、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或血液病疾病等也常有大量出汗的表现,通常要请医生鉴别处理。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